喜事突遇喪事!鄰居結婚當天「爺爺突然去世」爸連忙關門:誰都別說出去

在老家,兩件事情比天還要大,一個是結婚生子,另外一個就是老人過世,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這都是老規矩,也是鄰裡之間相互幫忙的表現,一年365天,村子裡面有人結婚生子,有人老去,都很正常。

那天,我們家前院鄰居家兒子結婚,本來一大早我父母都過去幫忙了,畢竟大家都是鄰居,關係也挺不錯的,早點過去幫忙也是應該的,只不過沒想到,那一天,爺爺忽然間走了,母親不敢聲張,悄悄的一個人到了喜宴那裡跟父親說了這件事情之後,父親本能的反應是不相信,但還是跑回家看了具體什麼情況,隨後,他做了一個決定,連忙把門給關起來,還不讓我母親出去吃席,更不讓家裡人聲張出來,父親說,等過了十二點,再說這個事情。

1.

爺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姑就嫁在了我們村隔壁,離家挺近的,大伯,二伯他們兩個常年定居在外地,老家是很少回來的,所以爺爺自然而然的就住在我們家了,大伯在四川工作,二伯在福州上班,他們把房子買在了外地,老家也就空閒起來,早年的時候,不管是大伯還是二伯,都想著讓爺爺住進他們家,說房子已經蓋好了,不住放著也是可惜,但畢竟爺爺年紀大了,把他一個人放在一個房間裡,也始終是不放心,後來就是父親做了主,把他領到家裡面來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或許是大伯,二伯覺得不好意思吧,覺得贍養老人這件事情,應該是兄弟三個人輪著做的,只不過是他們兩個離家都1000多公裡,爺爺肯定也不會去,就這樣,爺爺跟著我們一起生活,而大伯,二伯他們每個月都會給我們家轉2000塊錢,算是爺爺的生活費,爺爺雖然80來歲了,但身體還是挺不錯的,他在家裡面種地,在院子裡面種菜,生活過的還算可以,有時候菜長起來,爺爺還會收上來給鄰居們送過去,我們週邊這幾戶人家相處的都還不錯,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時候,爺爺喜歡搬著凳子坐在家門口,週邊的幾個鄰居也都會過來跟爺爺說說話,聊聊天什麼的。

那一次說來也是巧了,父親在外地上班,母親去奶奶家了,就把爺爺一個人留在家裡面,結果就收到鄰居打來的電話,說爺爺忽然間暈倒了,趕緊回家看看,現在想起來也是挺害怕的,如果說不是鄰居發現爺爺,那後果不堪設想,那次爺爺是突發腦梗塞,後來還是鄰居幫忙一起送到了醫院,在醫院裡面住了20多天,爺爺終於恢復的差不多,也就出了院,不過從那之後,爺爺身邊就不能再離開人了,父親也從外面回來,在老家做點小生意。

這樣每天起碼能夠陪爺爺,有人說爺爺雖然說躲過了一劫,但是這個病一旦發生,也就預示著人可能要走下坡路了,畢竟說來爺爺也是80多歲的人了,其實我們心裡早就有預期了,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2.

說來也是巧了,前面鄰居他家兒子結婚,我父母那幾天也一直前去幫忙,忙前忙後的,當天結婚的時候,父親還當了司機,幫他們搬東西,而母親呢,接近10點的時候才從鄰居家回來,因為婚禮這個事情流程很多,從舉辦婚禮,到吃飯,可能要到中午12點多了,但是爺爺一定是等不到那個時候的,他必然是很餓,母親總是不放心他,便想著先給他做一點飯吃,讓他墊一墊,等宴席上上了大肘子或者是四喜丸子的時候,母親就想著再給他端過來。

爺爺說他喜歡吃大肘子,還囑咐母親,方便的話就給他帶回來一些,只是10點多了,喜宴還沒正式開始,母親擔心爺爺餓,想著回來給他做飯,或許等到11點多的時候,人一多事情一忙起來,她就沒時間了,母親說她第一次回來的時候,爺爺還躺在床上聽著戲曲,母親跟爺爺說要煮飯了,想問他吃什麼,爺爺說他還不餓,沒有什麼心情吃飯,隨便煮一點,先墊墊胃就行。

母親做好飯,聽到有人叫她,便又去了鄰居家,等忙完的時候,大概是11點多,母親端了一碗湯,從鄰居家回到我們家,本來想著讓爺爺順順口,吃點好的,只是走到家門口的時候,母親看見那個電視依然在播放著戲曲,然而爺爺卻沒了動靜,母親以為爺爺睡著了,就小心翼翼的走到爺爺身邊,推了他兩下,結果卻發現爺爺一動不動,母親不敢想像,小心的又喊了幾聲「爸」,卻一直得不到回應。

母親慢慢的握著爺爺的手,發現爺爺的手開始失去了溫度,這一刻她嚇壞了,連忙跑出家門,跑到鄰居家去,想把父親叫回來,但母親沒有大聲喊,是趕緊走到父親眼前,父親那時候正在跟人說話,母親一把拉著父親就往外面走,行色匆忙,慌慌張張,父親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看母親的神色,也覺得不是什麼好事,便低頭說「你慢一點,這是人家辦婚禮呢,不要那麼急急慌慌的」,然而母親卻壓低了聲音跟父親說「爸走了,你快回家看一下吧」。

走了?就剛剛?不可能,剛剛爺爺還在聽戲。

父親自然是不相信的,畢竟剛剛母親還跟他說要盛碗湯給爺爺帶過去,剛剛人還在,現在怎麼就可能走了呢?再說了,就算是急病也不可能啊,畢竟這幾天爺爺的氣色還是不錯的,再急,能這麼巧嗎?然而,不由的父親不相信,因為當他走進屋裡,來到爺爺床邊的時候,他也繃不住了,爺爺真的沒有了呼吸。

3.

這可怎麼辦?人家那邊婚禮還沒結束,這邊老人家已經走了,按照村裡的規矩,老人家過世是要放鞭炮的,還要給在外的子女打電話,尤其是閨女,閨女從外面來的時候,是要哭著進院子的,是以此告訴大家,閨女們都回來了,以前,我們村裡面就有過這樣的事情,也是在同一天,一家辦喜事,一家辦喪事,只不過那家辦喪事的人,不知道從外面進村子的這一批人,是來參加喜事的,他以為是來參加喪事的,看到人之後就跪下直接哭了。

後來這件事情,誤會雖然解開了,但是那七八年裡,兩家經常鬧彆扭,而且辦喜事的那一家,日子過的也不是很好,據說最後離婚也是因為這,當然,這都是鄰居間說的話,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但是想來也是,人家辦喜事,你這邊要把喪事說出去,確實有一些晦氣、但人都走了,這件事,藏是藏不住的,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父親沉默了,他思來想去,最後做了決定,就是把我們家的門給關上。

為了以防萬一,父親讓母親留在家裡,他出去參加人家的婚禮,畢竟在我們這裡有個規矩,就是你如果不到婚禮現場,主人家是要敲你的門,過來請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兩個人過來請你,到那個時候,爺爺去世的消息想瞞就瞞不住了,為了以防萬一,父親決定出去跟他們喝酒聊天,等宴席過了之後,也算是人家的喜事辦完了,那個時候再通知大傢伙兒也不算遲,父親走了,走的時候從外面把門給上了鎖,這樣人家也進不了我們家裡面了,一直到下午2點多,宴席算結束了,父親還陪著鄰居主家,把前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們都送走了,送走完之後,父親就跟鄰居握了握手,告訴他家裡面有事,便匆匆離開了。

回到家之後,父親給大伯,二伯和大姑都通打了電話,要他們趕緊回來,也果然如此,大姑本身離我們家就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騎著電動車過來了,人還沒有進院子,便開始痛哭起來,到了這一刻,鄰居們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便紛紛來到我們家,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多,辦喜事那家的鄰居來到我們家,他們手裡拿著黃紙,拿著兩百塊錢都交給了我父親,還跟父親握著手說謝謝我父親當時沒有把這件事說出來,如果說出來的話,這個婚事可能辦的也不是很順利,父親就說,都是鄰居的,大家都能理解。

各個地方,可能規矩不一樣,有的人說死者為大,紅事遇白事,紅事讓路,也有人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應該是白事讓路,也有分細節的,過橋紅讓白,過路白讓紅,活人不搶奈何橋,死人不搶陽關道,不管誰讓誰,我覺得當時父親做的還是對的,畢竟人家正在舉辦婚禮,你忽然間哭喪,這說出去不好聽,以後鄰居也沒得做,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抬頭不見低頭見,還是以和為貴!

後來,那個婚事的鄰居,在葬禮的那幾天一直在我們家幫忙,一直在出力,直到眾人散去,他們才離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