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垃圾車上的布偶越來越多,其實是有原因的

垃圾車鋼筋鐵骨、虎背熊腰,黑漆漆的肚子裡無所不包,雖然不至於避之不及,但也難給人一種親近感。

絨毛娃娃蓬鬆溫暖、柔軟可愛,毛茸茸的外型有治癒人心的力量。下至三歲小孩,上至八十歲老婆婆,少有不喜歡它們的人。

這兩者搭配在一起,有點像生人勿進的殺手和乖巧活潑的小姑娘,稍微違和,又隱隱有些別緻的美感。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絨毛娃娃會被夾在垃圾車的尾部。垃圾車的樣式各有不同,但後蓋上的拉手往往是標準配備——正好可以緊緊卡住娃娃。

更細心一點的垃圾車,還會在下面固定個塑膠籃子,防止娃娃在行車顛簸中掉落。

貨車樣式的垃圾車,車尾往往只有左右兩個短拉手,但使點勁,勉強也能塞得下一隻娃娃。

這種掛法一般來說,比較適合體態嬌小的娃娃,如果換成體型較大的,場面可能會顯得比較驚悚。

或者比較滑稽

實際上,只要發揮聰明才智,垃圾車上就沒有不能掛娃娃的地方。

比如栓在垃圾車尾燈上的「金毛獅王」,風馳電掣中鬚髮飛揚,很有一種肆意瀟灑的風格。

相比之下,填在車側空隙中的三倆娃娃,往往都是一副在暗中觀察的可愛模樣。

當然,直接用細繩繫掛在車側也是可以的,但這種手法比較簡單粗暴,相對而言少了些美感。

少數垃圾車還會像炫耀戰利品一樣,將各式娃娃一字排開地掛在車頭。

只不過這種掛法,容易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

一來,垃圾車要固定好娃娃的位置,以免其遮擋牌照;二者,垃圾車本身的體型不能太小,它至少得有個能掛得住這麼多娃娃的「大頭」。

所以說只追求顯眼的話,肯定還是車頂更合適。

那為什麼日本垃圾車上會掛著絨毛娃娃?早在很久以前,就有網友對此感到疑惑。

(為什麼了垃圾收集車上會有絨毛玩具?)

在那之後,每次遇見類似的場景,同一個問題總是反反覆覆出現。

這當然不是什麼未解之謎,實際上2016年日本的一期綜藝節目,就在電視螢幕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優しい人なら解けるクイズやさしいね》,可以直譯為「溫柔的人才能解出的謎」,也可以簡單譯成《溫柔解答猜謎》。

總而言之,這個節目的主軸就是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景象,並向觀眾解釋其中所蘊含的溫暖人心的故事或設計理念。

例如東京塔會每月一次熄滅上半部分的燈,是為了提醒大家欣賞滿月。

自動販賣機上會標註具體地址,是為了人們在遇到緊急情況尋求幫助時,可以精準報出所在位置。

而垃圾車上常常掛著絨毛娃娃,是為了拯救那些被主人遺棄的小傢伙,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照顧它們。

根據節目對垃圾處理人員的採訪,這項活動其實開始於2008年前後,彼時已經漸漸在全日本範圍內流行。

因為他們實在沒法狠下心告訴孩子:「你的娃娃被垃圾車攪碎了。 」

「希望大家多多愛惜自己身邊的東西」

這些娃娃或許曾被當作家人,但當它們被丟棄時,小主人可能不會意識到,不少垃圾車都內置一個旋轉粉碎裝置。

該裝置可以把大體積的垃圾攪碎,使垃圾車能裝載更多的東西。

於是,將「絨毛娃娃」和「其他垃圾」區別開來,成為了部分從業人員的工作之一。

甚至不止是日本,歐美的垃圾車有時也會有類似的舉動。

只不過相較於日本,歐美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更偏重於垃圾處理人員的精神分析。

2005年,《紐約時報》曾發出過一篇名為《它們既柔軟又可愛,為什麼要把它們綁在卡車上?》的報導,其中引用了紐約市環衛局常駐藝術家米爾·萊德曼的一段話。

她從1970年代末就注意到有垃圾車會將絨毛娃娃作為裝飾品綁在車上:「它們就像是在無窮無盡的旅途中一直伴隨著他們(垃圾處理人員)的精神慰藉。」

在這方面,垃圾車上掛著的娃娃等同於他們的獎章,也是他們積極伸出援手的證明。

垃圾車太剛強,太「氣勢逼人」,它迫切需要一個乃至於更多柔軟的毛絨娃娃,來緩和自己的形象,以獲得他人對自己的認可,以及自己對自己的認可。

時至今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垃圾車掛起了娃娃,像臺灣這些年也出過不少報導。

2012年,台南的一位垃圾車駕駛員莊聖宏在工作中撿到一隻沒有破損,也沒有污漬的米老鼠。

心生可惜的同時,他決定「救它一命」,還為它找了一副同樣被人丟棄的眼鏡,讓它更有「男子漢氣魄」。

莊聖宏把這隻酷酷的米老鼠娃娃用束帶綁在垃圾車的車斗上,時日一長,他開始覺得小傢伙總是孤零零的,於是開始為它尋找同伴。

之後不論大小、不論正版盜版,只要是被遺棄的米老鼠,他就會特別留意,並使其成為垃圾車的一部分。

2015年登上電視新聞時,莊聖宏的垃圾車已經蒐集有近30隻米老鼠,這些絨毛娃娃經環保局評估的結果是「安全無害」。

據其本人描述,許多孩子希望跟著家長一起去倒垃圾,就是為了和車上的米老鼠大軍打打招呼。

另外,桃園市也有一輛出名的「娃娃車」。

2017年,桃園市環保局的兩位清潔隊員認為垃圾車總是為民眾帶來髒亂的感覺,於是決定廢物再利用,用被遺棄的娃娃裝飾垃圾車。

原先他們只是擺些體型嬌小的娃娃,後來才發現大隻的絨毛公仔更惹人注目。

當絨毛娃娃越擺越多,垃圾車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其中一位清潔隊員表示,自從將垃圾車改造成娃娃車,明顯感受到嫌惡目光變少,民眾燦爛笑容變多。

大家不再掩鼻而走,而是一邊驚呼「好可愛」一邊拍照留念。

「有民眾看到娃娃在垃圾車上,即便髒了、破了還會向我們要回家,說要拿回去洗洗收藏,也有民眾主動拿不要的娃娃給我們,就連負責其他區域的同事,都會把收運垃圾過程中碰見的娃娃帶過來。」

「娃娃車」逐漸成為了桃園市的傳統,直到前陣子才又經歷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簡而言之,有一輛更具名氣、裝飾娃娃更多的資源回收車遭到部分人士惡意檢舉,市政迫於壓力不得不考慮是否強制將車上的娃娃撤下。

所幸在評估安全,且大多數網友群情激奮之下,市政府最終決定保留車上的娃娃,並不排斥將來會出現更多的「娃娃車」。

如今,這些毛茸茸的小傢伙可以掛在車尾,軟化那些冷冰冰的宣導標語。

也可以裝飾在車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甚至可以在車頭站崗,為垃圾車開路。

就像影視、遊戲中常出現的「殺手配女孩」的經典組合一樣,在論及「為什麼垃圾車上會掛著絨毛娃娃」這個問題時,我們其實很難涇渭分明地劃分出,到底是殺手拯救了女孩,還是女孩拯救了殺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