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日合作的動畫,往往失敗居多?

一語道破,為什麼中國和日本合作動畫往往會失敗

時代正在改變,雖說中國的動畫正在進步,也逐漸和日本展開合作,不過多年下來,雙方一起推出的動畫作品大多不是很成功。

2019年5月時我去了一次秋葉原,和一位在當地工作的中國原畫師一起吃飯,了解了不少業內的情況後,我好奇地問了對方為何中日合作動畫往往比較失敗,尤其是以中國方主導的一些作品。

比如之前播出的《拾又之國》評價就很糟糕,在當地不管B站也好豆瓣也好評價都很低。原作粉絲不滿意,就連單純只看動畫的朋友也覺得觀感不佳。

而製作這部動畫的,正是當年做了《火影忍者》的Studio Pierrot。早前也有中國觀眾說,日本製作的《一人之下》不如他們國內自己做的第二季。

為什麼這些項目明明是業界中有口碑的公司來接手,但最終成品總是不如人意?

我那位朋友是這麼說的:

「假如有間一流的外國動畫公司要幫非洲的動畫做元請(承包),你覺得他們會竭盡全力幫非洲人畫動畫嗎?」

我聽了之後,當下也不知道該回他什麼好。

當對方認為自己的實力壓倒性地高於你,而事實上對方也確實勝人一籌的時候,你和別人合作就沒有什麼話語權了。

而他接著又舉了其他例子,有中國某大型企業來找他們做承包,但找來的兩個負責人根本是對動畫一竅不通的外行人,結果他們在現場還總是對作業指指點點。

動畫製作是一個很專業的流程,一旦日本人覺得你在專業性上不夠,他們會很忌諱你對現場有過多的干涉。

雖說工作態度是一環,但動畫並不是工業項目,只要參數達標就能完事。能否按照導演的預想來完成作品,才是作品品質的保證。

然而這中間需要密切的溝通,當彼此沒有一定的默契時,就像是一盤散沙。

技術方面可以學習,但總體環境中國遠不如日本在動畫產業方面的發達,因此日本雖有一套輕車熟路的規矩,但中國人又想做自己的方案卻沒有實踐辦法的話,就會導致溝通不暢,最終必然會影響結果。

因為歸根究柢,動畫產業是文化的一部分,並不是按照某個標準去發展,水準就馬上有顯著性的提高,至少不是隨便花大錢就能解決的。

如果技不如人,就該虛心學習慢慢累積,想抄捷徑是沒什麼用的。

你如果操之過急地往裡面狂砸錢,單純只抱著想賺一波的念頭,那最終落得失敗的情況一點也不奇怪。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