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決定壽命!60歲後「不要太瘦」維持這樣體重剛好 「老來瘦」不等於長壽:學會3招保持晚年健康

65歲的張叔,是一名退休教師。退休後,張叔一直將「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作為長壽秘訣,一日三餐從不多吃,生怕自己會變胖。

有時候朋友一句玩笑話說:「老張,幾天不見又胖了。」張叔便會十分在意,本來吃的就不多,聽了這話,張叔乾脆就不吃了,一日三餐家變為了兩餐,甚至一餐。

最近,張叔時常感覺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在家幾次差點摔倒,就連去廁所都感覺有些吃力。起初,他還以為是年紀大了才會這樣,隨著情況加重,又一次摔倒後,家人直接帶他去了醫院。

「小腿腿圍30公分,握力測試25千克,再加上癥狀,初步看來,這應該是肌少症。」醫生一番檢查後,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肌少症?醫生這是怎麼回事,人老了不是瘦點好嗎?」聽到和自己認知不同的肌少症,張叔迷惑了。

「肌少症是一種老年綜合征,因為表面上老人的身體外表沒有顯著異常,所以常被忽視。」

聽到醫生的解釋,張叔若有所悟, 難道「千金難買老來瘦」竟是一場騙局?

一、千金難買老來瘦?又錯了好多年!

「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是流傳在大眾中的一句長壽秘訣。然而這句話並沒有醫學根據,反而成了老年人需要「當心」的另一種醫學疾病的病因,它就是肌少症。

肌少症,全名叫做肌肉減少症。指的是人體肌肉總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出現全方位的進行性減退的疾病。

亞洲肌少症工作組發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受到肌少症困擾的患者多達5000萬。專家推測,未來2050年這個數字可能擴大到5億。

而臨床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肌少症病發率高達14%-33%,將近三分之一的老人都深受此害,在80歲以上老人中病發率迅速升高到50%到60%。由此可見,肌少症正在逐漸成為老年群體中的常見病。

肌少症給患者帶來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行動能力受限,由於肌肉生理功能和力量的下降,患者常常感到虛弱無力、行動困難、行動遲緩等。

因此老人的反應能力大大降低,跌倒的風險也成倍增高,跌倒後帶來的骨折、受傷、心腦血管病發、意外去世等等,嚴重威脅老人的生命健康。

二、這樣的體重才健康,你達標了嗎?

體重是當代人十分關心的身體特徵之一,年輕人以瘦為美,老年人以瘦為壽,看起來似乎很合理。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人體並非越瘦越好,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究竟多少體重是最健康的呢?真想讓你大吃一驚!

判斷體重是否健康的最佳標準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體質指數BMI,它的數值考慮到了身高,是通過體重(千克)和身高平方(米)的比值得出的。BMI的正常范圍是18.5-23.9,當人體BMI小於18.5屬於偏瘦,大於23.9屬於微胖,超過24屬於超重,超過28則屬於肥胖人群。

體重不管過重還是過輕都會帶來一些危害。當體重過低,人體由於能量不足,很多活動都會受限,最顯著的就是腸胃功能受到影響,造成營養不良的癥狀。當體重過重,營養過剩引發肥胖,會導致人體內的內分泌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腫瘤、三高等風險。

根據BMI,人們就可以輕鬆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符合健康標準了,不過老年人並不能單純地以此為標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劉慧表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脊柱彎曲,身高、體型會有很大的變化,醫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的BMI和年輕人有很大不同,老年人BMI低於21就屬於消瘦了,高於26.9又容易增加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老年人BMI保持在21-26.9的范圍內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想要保持完美的身形和健康的體重,也可以參考另外兩個指標,分別是體脂率和腰圍。

體脂率指的是脂肪和體重的比值,一般來說男性15%-18%,女性20%-25%。

《中國成人超重與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中提到,成年男性腰圍85公分以上,女性腰圍80公分以上就代表中心性肥胖患者,這意味著身體內臟脂肪過高,可以根據這個標準預防肥胖,不過特殊人群不能參考,比如:青少年、老人、孕婦、特殊病患等。

有的朋友說,根據公式自己不太會算,不知道自己算的答案是否正確。小妙在這裡給大家放上一張對照表,方便大家了解自己的體重健康,你達標了嗎?

三、保持體重健康,做好3件事

人人都知道保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性,但是光學會判斷體重是否健康,知道重要性也沒有,人們也要了解具體的方法和途徑,將其付諸於行動。

1.營養均衡

體重正常的人群想要維持健康體重需要在飲食上做到膳食平衡,減少油炸類、醃制類、膨化類垃圾食品的食用。

每日三餐可以參考以下標準:單人一天攝入的食物穀類300-500克、蔬菜瓜果400-500克、雞鴨魚肉100克、豆製品50克、油脂25克以內等。

處於超重和肥胖困擾中的老人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做到「四少一增」。意思是少量多餐、少吃高熱量食物、少吃油炸食品(油脂攝入減少10-20克)、少喝酒等,增加食物纖維,比如多吃玉米、雜糧等。根據這個要求在以上基礎上有所增減,就可以保持足夠的營養,又能保持健康的飲食。

2.適當鍛煉

2021年11月8日,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會的刊物上刊登了韓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對657萬名研究對象進行7.4年的隨訪,通過對體重變化、運動模式和參與者健康情況的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後,得出結論,體重變化和運動習慣掛鉤。

其中體重過輕缺乏運動的人死亡率最高,接下來是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的人,而一直保持規律運動體重變化穩定在5%的人最低。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在運動規律的人群中,長期缺乏運動的人死亡率升高46%,運動習慣由高變低死亡率增加24%,從缺乏運動變積極運動死亡率增加15%。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規律的運動習慣和穩定的體重是死亡風險降低的兩個要素,同時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因此生活中保持穩定、適量的鍛煉非常重要。

3.睡眠充足

《兒科雜誌》上曾寫道,兒童睡得越晚越容易肥胖。醫學界曾有多項研究證實睡眠會導致體重過重。

這是因為生物鐘的紊亂會使人體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睡眠不足的人飢餓激素、瘦素、酪肽YY等物質水準變化會使人對食物產生更多的需求,很容易飲食失控增加肥胖風險。

由此看來,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對健康體重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提升睡眠質量的「法寶」:甘菊茶、櫻桃汁、白米、萵苣、綠茶、熱牛奶、核桃等等,可以在睡前選擇其中之一,輔助睡眠。

歲月易逝花易謝,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肌少症病發率的升高,並不只是老年人面對的風險,也將是年輕人未來有可能遭遇的威脅。

因此學會保持健康體重,預防肌少症的出現是每個人都值得努力的事情。那麼,現在的你是否擁一個健康的體重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