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延心理學 》

讀書心得分享《 拖延心理學 》

拖延不是一種病,是一種心理障礙 - 書中說。

除了是一種心理障礙,我覺得也很符合人性,想想從早上要起床到要睡覺前,我們都在拖延那一點點的時間,想多睡一點、想晚睡一點,而生活中任何事情也都在跟拖延做拉扯;但小事無害,大事可能就影響到未來了。

瞭解拖延這件事,讓我們能發現錯過多少事情以外,也可以讓我們瞭解到生命中為什麼得不要祝福的原因。

🔎讓我們瞭解一下“拖延吧”!

導致拖延的“現象”要先從現象背後的“心理層面”來看,

書中提到四點:分別是

#害怕失敗

在做許多事情時,我們都會有期望的目標,但是當執行的過程中,發現與自己的“理想”差距越來越大時,心理就容易開始產生恐懼,而有逃避或延遲面對的行為慢慢發生。

#害怕成功

成功不是一件讓人覺得快樂的事情嗎!?看似努力終於得到肯定和回報,但往往會害怕“成功後”所帶來更大需要承擔的壓力和責任,因此你會發現,有時候突然一個難人可貴的機會出現時,我們反而會想一下甚至需要更多時間去想到底要不要接受?

#害怕被束縛

這一部分跟原生家庭或是成長過程有關,從小的淺意識中,往往順服長輩的作法就是乖巧、聽話,但可能不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想法,等到長大後,開始有自由意識、思辨能力和自主權時,就會對“必須”順服這件事情,產生反感。延遲也許不是事情本身的問題而是成長過程中被壓抑的想法所導致。

#缺乏時間觀念

錯誤的時間“無限概念”,這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出現的狀況,容易在規劃安排中,太理想覺得時間足夠用的狀況之下,將事情安排在錯誤的時間點才開始做,也因此常常到最後變得又急又趕。

❗️這幾點真的說到人性的真實性,但往往改變都要從內心、思維學習開始調整,再多的外在行為都比不上起心動念的改變。

因此,作者提出透過四個步驟來幫助改善拖延的習慣,

Step 1. #找出內心的恐懼

Step 2. #制定合理的目標

Step 3. #妥善管理時間

Step 4. #學會尋求幫助

其實人生中許多的問題,都是從生命內心層面有關。可以試著學習如何與自己獨處、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慢慢發現自己內心層面所恐懼或被傷害的地方,從發現->理解->接受自己,最後透過尋求他人的幫助,來改變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的心理層面有情緒、有期望、有傷害、有恐懼,這些都是無法靠自己長時間可以處理與面對,無論我們多麼的堅強,總會有軟弱的一天,而當我們敞開心門,願意接受別人幫助時,你將會發現你不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了。

最後,幫助改善拖延的四步驟沒有說到很多,因為很重要,所以希望留給你自己親自的去品嚐、學習當中的內容。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