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婦躲進山林,12年連生10個娃,30歲妻子像40歲,從不避孕為養家不結扎:多子多福,是我的夢想

2020年6月,一位自媒體行業的攝影師發布了一條視訊:

90後夫妻,9個孩子,草棚,貧瘠的土地,視訊一經發布便引來了高度的關注!

90後夫妻和他們的9個孩子

在如今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巨大壓力下,人們的生育意願一再降低,

兩個孩子已經是大多數家庭能接受的最高標準了,然而有人作為90後,卻生了9個孩子?

一開始人們紛紛表示懷疑,真的假的?這不是找群眾演的劇本吧?

90後夫妻和三個孩子

2020年6月6日,一群人帶著相機話筒,千裡迢迢來到了保安鄉上鎮村弄鄧,

他們的采訪對象就住在村子深處的山林,一座破舊四面漏風的木屋裡,

韋國則的家

下面來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兩位主人公吧

韋國則,91年出生,瑤族人,小四年級文化,他看起來個頭不高體型消瘦,

從事建築工地打零工行業,在很多90後的婚姻大事還沒有提上日程的時候,

他已經是9個孩子的父親了,第10個孩子又要即將出生。

韋國則本人,91年

蒙秀萍,90年生人,瑤族人,從未上學過,剛三十出頭的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要蒼老了許多,

兩個眼眶深深的凹陷進去,密集的生育和貧困的生活,讓她的身體得不到足夠的修養,已經顯得非常弱不禁風。

蒙秀萍本人,90年

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們已經有9個孩子了,3個女兒6個兒子,

但是在蒙秀萍的肚子裡還懷著一個,預計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會出生了。

難以想象她懷著身孕,還要照顧身邊其他歲數都還不大的孩子,該有多勞累。

韋國則一家人

雖然他們生了這麼多孩子,但是礙於經濟條件,和躲避計劃生育,卻不是個個都在醫院生的,

前四個均是在家裡,由蒙秀萍的婆婆親自來接生的(真是藝高人膽大)

韋國則的木屋子,妻子坐在門前

通過這張照片可以近距離看到,他們生活的房子是怎樣的簡陋,一塊塊木板拼湊在一起,

刮風灌風,下雨漏雨,夏天蚊蟲咬,冬天溫度低。

生這麼多難道沒人管嗎?

他家的情況確實屬實,該家庭為當地低保戶,全家11口人全部享受最高品類低保,

每人每月1350元。但部分內容存在不實之處,宣傳部曾多次上門宣傳生育政策,

勸導進行節育手術,但勸阻無效、收效甚微。

為什麼要生這麼多孩子?

有人選擇丁克一輩子不要孩子,有人選擇這輩子必須生個兒子,每種選擇的背後,

都必然與某種經歷有一定的關系,根據韋國則的描述,他之所以生這麼多也是有原因的

1、傳統思想,多子多福

韋國則屬於少數民族,瑤族人,在他生活的地方,還存有多子多福的封建觀念,

家家戶戶都是兩三個孩子,甚至更多(當然沒他這麼多)

韋國則生活的村子

2、原生家庭的遺憾

韋國則的父母只有他一個兒子,小時候和玩伴玩鬧被欺負卻孤立無援,

他總是會想如果我有個哥哥,也許情況就會不一樣,

韋國則本人

11歲那年父親去世,年幼的他遇到任何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所以 村裡唯一的獨生子這個標簽,在他的心裡並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遺憾。

而妻子蒙秀萍雖然出生三個月母親就去世了,但好在家中兄弟姐妹眾多,

成長過程才顯得沒那麼孤單,這讓韋國則心生羨慕。

韋國則說他家就他一個孩子

同時,他是獨生子這件事,也並非源自於父母的開明思想所以選擇只生他一個,而是另有隱情。

在他14歲那年,他得知了一個讓他驚訝又痛苦的真相: 養大自己的父母居然不是親生父母!

韋國則的養母,已去世

原來他的親生父母家境貧困,且孩子眾多,韋國則是排行第四的兒子,

而他的養父母又恰恰都沒有生育能力,於是兩家商量之下就把他過繼給了養父母家,

他體諒親生父母的難處,也一如既往善待養母, 但是自己明明就有兄弟姐妹,

卻一直孤單長大的事,卻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這些經歷在他的心裡埋下了一個種子:將來一定要多生幾個孩子!

只是他不會想到,多年以後,他不僅完成了當初的「夢想」,還因此得到了關注。

韋國則和他的妻子

3、缺乏避孕常識

韋國則表示,並不是自己非要生這麼多的孩子,而是自己實在不懂得該怎麼避孕,

他說計生辦給他拿來了很多避孕t,但是他不會用!

他說不會用避孕套

90後的他,居然不懂得怎麼使用避孕套,這無疑是比他們生了10個孩子,還要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采訪者問為什麼不讓他的妻子去做結扎手術,韋國則說他的妻子身體一直不好,

前些年得了病, 沒有辦法做結扎,所以有了孩子只有生下來

但問他有什麼病,他卻說他也忘記了,不知道。

他說妻子無法結扎

而對於讓他去結扎的事,韋國則認為,結扎對男人的身體是有傷害的,

他的妹夫就結扎過,之後身體就不好了,變得沒有力氣,做不了重活,

而他是家裡的主力,要工作掙錢養家, 所以他不能結扎,不然沒人來養他的孩子。

韋國則說不能結扎

4、夫妻感情恩愛和睦

2005年兩人相遇相識,身在異地的孤獨感讓兩人的心漸漸靠攏,之後迅速墜入愛河並私定終身。

韋國則將蒙秀萍帶回來家中,擺了簡單的酒席就算是結婚了,那年韋國則16歲,蒙秀萍18歲。

韋國則說, 有了就生, 是夫妻兩人共同的意思,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單親家庭。

有孩子就生是兩人的意思

他雖然有親兄弟姐妹,卻從小與他們分離,父親在他14歲時去世,這一切讓他倍感孤單,

而妻子雖有兄弟姐妹,但是母親早早去世,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她的生活也是不幸福的,

所以兩個人都想多生一些孩子,都喜歡大家庭人口眾多的氛圍感。

蒙秀萍不嫌棄韋國則家窮

蒙秀萍從不嫌棄韋國則家貧寒,因為她的原生家庭一樣也很窮。

有的人因為貧窮,所以想要得到更多,而有的人因為貧窮,所以不求奢望太多,

韋國則和蒙秀萍就是後者,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對於物質上匱乏的盡力而為,

最重要的是家裡人丁興旺,和和睦睦就好。

村子修的新公路

生這麼多孩子要怎麼養?

有多少人都覺得養兩個孩子已經亞歷山大,即便不追求多麼富裕的生活,

那也是生活得沒那麼輕松。而他們已經生了9個,肚子裡還懷著一個,

這麼多人吃飯、穿衣、就學問題該怎麼解決?

采訪者提出現實問題: 「那你日常的生活費用怎麼搞?」

他回答到,之前會去廣東那邊做建築工, 

一天900元

但是現在母親去世,他要在村裡守孝兩年就沒有出去。

韋國則聊自己的收入情況

「生了這麼多孩子,你有沒有想過怎麼去撫養他們?」

「撫養也沒有什麼困難的,我出去打工的話,剛剛夠他們生活費」

「那以後他們讀國中,讀高中,讀大學怎麼辦?」

「讀大學,讀高中我慢慢,打工去付錢啊」

「沒有錢我去貸款啊」

韋國則非常樂觀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在我們看來非常棘手的問題,在韋國則看來卻並不是多困難,

多一個孩子就好像只是多一副筷子而已的事,

他的思維簡單又純真, 沒錢就去掙,掙得養不起就去貸款

總之,生活在他心裡真的沒有那麼苦,他的觀念總結為一句話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

背著孩子的蒙秀萍

采訪者問道:

「這麼多孩子,你都能記得清他們的名字嗎?」

「當然記得啊」

「那你家的老七叫什麼名字?」

「········」

韋國則拿出戶口本,這才念出老七的名字

韋國則的幾個孩子

後來他們怎樣了?

1、生完第10個孩子就上環

韋國則說,其實他們也不想再生了,表示等生完第10個孩子就「完美收官」,讓妻子去上節育環。

生完第10胎準備上環

2、政府出資給建了新房子

由於這件事在短時間內的廣泛傳播,當地的相關政府部門也快速注意到了他們,並對他們進行了優待照顧,

2019年,這對90後小夫妻已搬入了, 政府出資新建的50坪的兩層小樓

而在山上的簡易房子,因為靠著地,收割莊稼的時候會住上幾天,平時並不住在那裡。

他們生活在新房子裡

3、享受最高低保政策

這家人共12口人全部享受最高品類低保,每人每月1350元,

合計每月16200元,社會愛心人士也有對他家給予物資援助,

贈送給韋國則家的生活用品

同時給他安排了公益崗位,讓他不便外出的時候也能有事做,多一份收入。

工作中的韋國則

4、繼續努力生活

他們的事情被報道出來以後, 曾有人表示想幫他撫養孩子,但是都被韋國則夫妻拒絕了,

也許他們不懂得什麼叫做優生優育,但是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愛,是真真切切的,

孩子們雖然生活的貧困,卻也沒有遭受被虐待無視,從這方面來說,韋國則也是算是有責任感的

吃飯中

結語:在如今,寒門出貴子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父母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孩子將來的受教育程度,

以及人生的發展道路,韋國則的事情畢竟屬於個別案例,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

我們與其去批評他不如祝福他,看完之後你們有怎樣的想法呢?

他們的孩子真的能出人頭地嗎?哪怕只有一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