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兒》

如果孩子是同性戀,身為父母的,可以輕易地接受嗎?

作為一個社會現象,或許大部分的人對同性戀並不排斥,但是這事一旦發生在自己子女的身上,就難以接受了。

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震驚、無助、擔憂以及不願意相信,心中還有説不出的痛。

可能還會陷入負面情緒:「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才會生出這樣的孩子?」、「怎麼這種事會出現在我家?」

就像韓國女作家金惠珍著作的《關於女兒》這本書裡的「我」,作為一名母親在面對女兒同性戀的行為時,如出一轍的心情。

以「我」為敘事者的母親,在耳順之年除了派遣照護員的工作,還靠著家中多餘房屋出租,在丈夫過世後養活自己。

母親一生都為女兒而活,對女兒抱有許多期盼。可是,女兒所做的遠遠不及她的期待,只當個大學流浪講師,也沒有好好結婚生子。

母親一直不面對、不承認女兒是同志的消極抵抗,如今卻因為女兒經濟困難必須和伴侶一起搬回家,瞬間把她推入殘酷真實。

作為母親,女兒的行為儘管讓她怒不可遏,但她更痛心的是女兒的未來,和擔憂女兒老去後的生活。

她不知道女兒能如何面對他人眼光,害怕女兒受苦、被閒言閒語,尤其看到自己照顧著的那個終身未婚,將寶貴的年輕歲月浪費在毫不相干的人身上的病人——珍,在年輕時曾輝煌過的人生,卻在老年時失智以後,無法得到任何人的無償照顧,被所有人遺忘,她更加無法擺脫那種人生可能會是自己和女兒的未來的恐懼。

母親常想到的是,女兒今後怎麼辦,在年華老去之時,一個人是要怎麼生活過日子?

於是,當女兒的同事被發現是同志而遭到不當解雇,無法達到經濟獨立卻具正義感的女兒發起抗議,母親責怪女兒「為什麼搶著去管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白白虛度光陰,浪費寶貴的人生。

母親要女兒在很多事都可以假裝沒看到、沒聽到的同時,到自己見到療養院將失智者像垃圾一樣隨意丟棄,從最初的一言不發,最後也忍不住犯下自己所説的錯誤——多管閒事,她跳脫既定的處世原則,挑戰體制。

因為她的不顧機構人員阻止,將人生歲月所剩無幾的珍帶回家照顧,讓原本可能孤獨死在療養院的珍,終得以在一個有人陪伴的美好午後安詳離世。

在女兒面對抗議以後接踵而來的威脅、暴力事件,母親感到害怕——雖然「不同」不代表「錯誤」,但當世界的殘酷擺在眼前,她很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平凡的結婚生子、當個「正常人」就好,以免她受到更多傷害。如果真的「不同」,她內心冀求「他人放手讓她們去做擅長的事情,讓她們得到合理的待遇」。

她從療養院粗暴對待老人事件體會到,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享有「平凡生活」,那些看似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其實都與自己的命運共通,今日她先被碾壓,明日難保不是自己。

這個故事並沒有結局,母親到最後依舊認為,去理解身為同性戀的女兒,是「放棄了女兒可以光明正大、平凡生活的人生」,要接納不是在一時半刻就做得到的。也許會有那麼一天,能理解女兒和她的伴侶的奇跡會不期而至。

要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這回事,並不是那麼容易,沒有經歷過不會明白身為父母的心情。不過,可以試著理解,同性戀不是疾病,也不是罪,是生來就這樣的,這些孩子除了性取向不同之外,其實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一樣,要相信他們也可以過好自己的人生。

當面對這種無法改變的事實,逃避不是辦法,可以試著用心去傾聽、努力去接納,沒別的,只因為一個字:愛。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