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肥肉血脂就不會高?血脂異常的5大誤區您還要迷信多久

1

肥胖者才要預防高脂血症(誤區一)


高脂血症易盯上肥胖者,瘦人就可高枕無憂了嗎?事實並非如此,高脂血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脂血症與環境及遺傳相關,繼發性高脂血症則繼發於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由於部分瘦人先天代謝異常,使其合成轉化增多,分解排洩減少,故引起血脂升高。因此,體形瘦的人也要重視血脂的檢查。


2

沒有癥狀就不必治療 (誤區二)


高血脂對血管的損害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是心腦血管健康的「無形殺手」。高脂血症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最容易引發三類疾病:一是心臟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二是腦血管疾病,主要是腦血管硬化導致腦血管栓塞、腦出血;三是腎臟疾病,腎動脈硬化很容易引發腎功能衰竭。為預防心、腦、腎疾病的出現,降血脂治療不可忽視,迫在眉睫。


3

血脂降得越低越好(誤區三)


高血脂對血管潛移默化的危害必須引起重視,但對血脂的降低也絕不是越低越好。研究表明,血脂過低,機體發生腫瘤的機率會增加。因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過多過少,對身體都不利。


4

少吃肥肉血脂就不會高 (誤區四)


即使少吃或不吃肥肉血脂也會高。因為氨基酸、糖、脂類它們之間的代謝有著廣泛的聯繫。攝入的大米、白面等澱粉類食物,在經過消化作用後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合成轉變成脂肪。而雞蛋、魚等蛋白質食物在體內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經過生物轉化可轉變成脂類及糖。因此,控制主食和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很有必要的。


5

只要管好嘴巴「壞」膽固醇就會遠離我們 (誤區五)


只是相對而言。因為體內膽固醇的來源途徑有兩條。一條是通過外來食物獲得,一條是體內自身合成。體內合成膽固醇這一途徑更重要,因為80%~90%的膽固醇是機體自身合成的。即使把外源性的途徑堵住了,如果體內合成異常或代謝出現障礙,也就說膽固醇合成過多或者膽固醇排洩困難,都會導致膽固醇增高。

15462804063526.jpeg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