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被搶手機,老師冷眼旁觀不援手,眼睜睜看兩兄弟被群毆!

導語:據知,傷者向老師求助時,老師卻以“學校以外的事不關學校的事”,拒絕幫他取回手機,讓他大失所望。

中學生被毆打後,滿臉是血,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鵝嘜17日訊)一名中學生在學校外被一批學生搶走手機,因向老師求助無門,結果待哥哥到來一起向該批學生討回手機時,兩人反遭對方圍毆受傷!

此事件於昨日傍晚7時許,在峇都喼的一間國民中學外發生。警方接獲投報,已扣查4名涉案男子。

該事件事後被上傳至網絡,並受到網民關注及分享。

據悉,一批壞學生搶走傷者的手機後,便跑到學校對面的草場,傷者擔心寡不敵眾,因而向友人借手機聯絡哥哥,再向學校老師求助。

據知,傷者向老師求助時,老師卻以“學校以外的事不關學校的事”,拒絕幫他取回手機,讓他大失所望。

傷者哥哥抵達學校後,該批搶走傷者手機的學生仍呆在學校對面草場,他便帶著傷者一起向該批學生討回手機;不料對方不但不歸還手機,還圍毆兩人。

傷者被打至重傷,目前仍在士拉央醫院加護病房治療,且未渡過危險期。

鵝嘜警區主任阿裡阿末助理總監今日受詢時,證實警方已接獲投報,並將涉案的4名男子扣查。

他說,涉案的學生年齡介於15歲至18歲;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第148條文(持械騷動)調查此案。

擴展!初中生打架一般怎麼處理?

首先看後果,如果打人致傷致殘,同樣需要教養收容,同時監護人要賠償;如果僅僅是普通的打架斗毆,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除了要通知家長、學校處分之外,還需要做好教育善後工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到好的作用。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處理:

一  教師務必要了冷靜,心態要平和。我們應該明白,同在屋簷下的一家人之間都難免有摩擦。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未成年的中學生在日常相處時產生矛盾更是極其正常的現象。我們沒有必要把中學生打架這樣的事情當作洪水猛獸,沒有必要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學生打架肯定是過於情緒化的表現。要是我們當老師的也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難免會暴跳如雷,不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保持冷靜是我們妥善處理學生打架事件的前提。

二  以教育為主,對當事人不疏遠,不打擊,不放棄。當前,我們處理中學生打架的事件時往往是以批評甚至謾罵為主,動不動就通知家長來學校。

現在,某些學校領導還創造了所謂的“家庭教育”法:認為打架是嚴重違反紀律的行為,必須請家長把學生帶回家一個星期進行家庭的教育。

沒有改變就繼續在家裡呆著,不能再來學校上課了。有個別主要領導還公開跟大家說:“學校沒有辦法教育你們了,讓你們家長教育;家長也教育不了就讓社會來教,讓派出所來教……”我們是不贊同這種處理方式的。

顯然,中學生是未成年人,正是接受學校教育的年齡,犯了點錯誤不足為怪。我們不應該疏遠他們,也不要打擊他們,更不能拋棄他們。

三  要找出學生打架的真正原因,分清責任。我們以往面對打架的學生總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青紅皂白,凡是參與打架的學生一律要接受批評和處罰。這樣簡單草率的處理是很不妥當的,因為打架的雙方很難服氣。

不妨舉個例子:張三閒著沒事,拼命踢門,剛好門撞到李四的臉,於是李四一氣之下出來給張三一腳……像這樣的情況,明顯要先找肇事者張三啦。我們必須先讓張三承認錯誤,並跟李四道歉。

然後再找李四進行必要的教育。再比如:去年我校發生了多起女生因搶熱水洗澡而打群架的事件,學校領導非常惱火,都一一嚴肅處理她們了,還把她們趕回家進行所謂的“家庭教育”。

其實,說句良心話:學生之所以打架,學校本身也是有責任的。為什麼不及時把水燒熱?為什麼沒有提供足夠的熱水?為什麼管理人員不盡責不及時處理等等。我們一味的責怪學生的確是有失公允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