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的人嗎?

一個自信的人和一個自卑的人,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會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會被它們所製約;而後者,則會把自身的缺點看得很重,生怕被別人看穿而經常遮遮掩掩,卻又從不行動起來去改變。

對於自卑者來說,在其心裡會存在“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兩種形象。由於無法成為“理想的自我”,又不滿意“現實的自我”,於是自卑就產生了。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談到一個觀點,就是幾乎每個人都存在自卑感。只要這種自卑感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我們就可以由此讓自己變得更好。

然而,當你的自卑感超過了某種程度,那你的一言一行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時,你必須要有意識地解決這個問題了。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為什麼你的自卑感會這麼深?

對自我缺乏自信,就會形成自卑感。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遺傳因素;

2,兒時經歷;

當然,成年之後一些不好的經歷,也會或多或少增強我們自身這種自卑感。但最核心​​的因素,還是來自於遺傳因素和父母在小時候對我們的教育方式。

譬如內向的性格比起外向的性格,更容易出現害羞的心理,而這種症狀,很大程度是來自遺傳的。

在這個基礎上,一旦後天父母運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即便是一個天性外向的人,當她面對父母時,也會產生一種“不好感覺”;這種自卑的壓抑感,就會好像“心魔”一樣湧現出來。

而在父母跟孩子之間,有一條能夠起到深遠影響的決定性準則,就是他們彼此之間是否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由於完全依賴母親的哺育,所以相對於父親,我們的心裡偏向會更加信任母親。

只要母親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能夠盡可能地滿足到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會由此建立對母親信任的安全感。這就是母親的角色。

至於父親的角色,根據德國心理學家格羅斯曼夫婦,對近百名有父親相伴成長超過22年的孩子進行調查研究所得,父親能夠對孩子將來人際交往的能力以及孩子的自尊心產生顯著的影響。

那些在兒童時期與父親擁有良好關係的成年人,自尊心的平均水平和對朋友或愛人的信任度,也顯著高於那些沒有這種成長經歷的人。

換言之,如果父親沒有盡到自己作為父親角色的責任,不是缺少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是每次跟孩子接觸都對他大聲責罵、批評,對他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信任,那麼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孩子很難建立健全的自尊心,從而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

但不管父親還是母親,如果他們沒有跟孩子建立互信的關係,就很容易“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各種談判和懲罰”。

在這些父母的潛意識裡面,對孩子會存在這樣一種思想:你想讓父母愛你,你就要實現我們對你的期待;否則,就要懲罰你,貶損你。

例如他們會跟孩子說,“你不早點結婚生兒育女,就是不孝”,“你做不完這件事,你以後都不要回家”,“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你簡直就是個廢物”等等。

嚴格的教育,一定要建立在足夠的信任感之上。

這種缺乏信任、得不到認同的教育後果,會導致孩子出現“自我認知錯亂”的心理,無法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不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就是用父母的評價去看待自己,也就是覺得自己很沒用。

以下這八條症狀,在自卑者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果你剛好是這樣,從今天開始,就試著去改變自己了。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1

容易受傷

自卑的人,由於童年時期受過傷害,變成了自己的心理陰影,於是長大後,會對一切看似對自己容易造成傷害的事情,感到特別敏感。諸如:

  • 別人不屑的眼神
  • 自己並沒有受到歡迎
  • 他人針對自己的玩笑
  • 偶爾被人忽略的情況

自卑的人心理都異常脆弱和敏感,很容易把一些“中立”的事情放大,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讀,態度偏向消極。

某程度上這是以一種過度的自我防衛機制,於是很容易就會有種“被傷害”的感覺。

2

害怕犯錯

正因為自我防衛心理過強,對於自卑者來說,也許就會產生兩種心理狀態:

1,擔心自己做錯而被別人責罵,激發起自己的心理陰影,而表現得戰戰兢兢;

2,為了掩蓋自己犯的錯,很容易惱羞成怒,故不斷給自己找藉口以獲得安慰;

內心深處的恐懼,導致自卑者無法面對犯錯後所遭遇的情況,於是做什麼事,都容易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這種負面心理,會讓他們很難擔起相應的責任。最終,“逃避”這個行為,就成為了他們最常見的選擇。

3

追求完美

當自我價值受到損害之後,自卑者就會試圖用“完美”的形象來進行自我防禦。只有“完美”,才能夠保障他們不會再受到任何被指責的傷害。

所以他們的表現通常如此:

  • 跟人相處時非常小心翼翼,說什麼做什麼都異常謹慎;
  • 做事之前會拖拖拉拉很久,覺得做不好倒不如不開始;
  • 給人永遠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形象,不會發生衝突;
  • 稍微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各種傷感和自責,很受挫;

但是這也隨之產生一個問題:

怎麼做,才能稱得上是“完美”呢?這個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由於心裡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所以自卑者經常會感到很糾結,到底採取這種做法去做會更好,還是採取那種做法會更好呢?

舉棋不定、前瞻後顧的思想,反而給人更不好的感覺,於是他們又會感到傷心。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4

自我懷疑

正如前文所說,由於家庭教育的原因,從小到大從父母口中獲得的自我評價,都是負面或者否定,所以潛意識裡,他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他們眼中,自己只有缺點,至於身上的閃光點,不是找不到,就是從來沒有覺得它們是優點。

他們會用這樣的心態看待自己:

  •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 對自己要求過高,覺得要比所有人厲害才有資格自信;
  • 失敗一次就灰心喪氣,從未想過怎麼去調整做法;
  • 經常為錯失機會而感到自責,卻又周而復始地故步自封;

對於自卑者而言,那個自我懷疑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傷害到他們的地方。

“知恥而後勇”對於其他人可能是一種激勵,但是對他們來說,“知恥”反而是一種更加深層的傷害性刺激。

5

害怕被否定

自卑者對於“自我否定”,會感到非常恐懼。一旦自己的言行被他人否定了,就會讓他感到非常受挫。

因為這種“否定”,會給讓他們釋放一個信息——他們仍然是一個不夠好的人,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

於是他們就會:

  • 掩藏自己的缺點,避免犯錯;
  • 過分迎合別人的價值觀,害怕不被接納;
  • 經常做老好人,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
  • 放棄自己的需求,犧牲自己去滿足他人;

對自卑者來說,其中一個最困難的事,就是跟別人說“不”。

一旦這個字說出來,意味著自己會在他人心理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繼而自己的價值就會被他人否定。

為此,他們只能壓抑自己,以取悅他人的方式跟別人相處。

6

很難自我相信

自卑的人很難自我改變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敢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他們的思想經常會這樣表現:

  • 只留意自己那些不行的地方,從不努力培養哪些做得好的地方;
  • 容易萌生“宿命論”,動不動就把自己不好的遭遇歸結命不好;
  • 對自己的“沒用”深信不疑,對於鼓勵的話語只會一笑置之;
  • 經常沉浸在自己失敗的世界裡,不相信自己有成功的可能;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能不能自我控制,會決定他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自我控制點高的人,自然遇強越強;失敗了也懂得重塑內心,調整做法。

而自我控制點低的人,則很容易放任自流,在負面思想的循環圈裡越陷越深。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7

自我厭惡

由於自我懷疑的思想根深蒂固,從而導致自卑者越來越討厭自己。

從平常的生活當中,就可以看得出自卑者的思想:

  • 很容易討厭自己的言行舉止;
  • 自我封閉,而不願意接觸他人;
  • 覺得自己很可悲,卻又“活該”;
  • 憤世嫉俗,對自我充斥負面情緒;

一直以這種心態面對生活,導致自卑者每天都活很累,好像什麼時候,都提不起精神去做事似的。

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8

害怕改變

這就是自卑者的矛盾之處。

一方面覺得缺乏自信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不敢主動去改變這個局面。

因為改變,就意味著會遇到很多挑戰,他們害怕接觸這些挑戰,也擔心挑戰失敗,所以寧願呆在舒適區,繼續得過且過。

雖然討厭自己自卑的樣子,但跟面對挑戰相比,反正那個不好的樣子都已經習慣了,改不改變都是這樣生活。

最終導致他們只能一直原地踏步。

這種思想當然是錯誤的。如果你對此不管不顧,自卑感就會一直蠶食著你的身心,導致你的人生變得越來越糟糕。

那怎麼才能改變這種自卑呢?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用行動改變你的自卑

記住,行動是獲得改變的唯一手段。

看完一篇文章,知道了一些知識,獲得了一些心理滿足感,卻從不按照這些知識所說的那樣去行動,那你是永遠改變不了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認知一致性”,就是自己想的和做的,人的心理趨向會盡量保持一致。

所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行動計劃,把這個計劃用最醒目的方式去提醒自己,然後每天按照這個計劃進步一點點,一點點就好。

通過這些行動,給自己積累成就感。當這些成就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在你心裡就會慢慢形成一個正向循環的信心源頭。

有了這個信心的源頭,你就能夠擺脫父母對你的影響,建立自己對自己的正確評價體系。

千萬不要從未開始行動,就認為自己做不成

你是想以一個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還是想繼續以自卑的樣子,度過人生?

如果你有這八個症狀,說明你正在被自卑感侵蝕著自己

以下六條建議,是最基本的做法:

1,從別人身上學習

觀察那些你認為自信的人,看看他們的言談舉止是什麼樣子,然後想一想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麼表現,試著去了解學習。

找到一個喜歡的模仿對象,用他的姿態去矯正自己不好的行為舉止;如果找不到對象,就設想一個你渴望要成為的人,以這個角色行動,直到跟你的性格融為一體。

2.,反省自己的行為

想一想,你做什麼事情會表現得非常自信?而做什麼事又會優柔寡斷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你兩個姿態?

思考背後的核心問題,經常自我反省,然後專注去解決,你才能夠收穫進步。

3,積極的自言自語

積極的語言,不是對著鏡子說“我行”,“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之類,儘管這些某程度上會鼓勵到自己。

真正的做法是,減少去說“我不行了”,“我做不了的”,“我沒用”等等這些消極語言。

如果你經常這樣表達,那麼你就應該調整改變,用一些更為積極的語言,諸如“我可以努力嘗試一下”,“雖然有困難,但肯定能夠相處辦法解決的”,“失敗就失敗,下一次再來”等話語,提醒自己事情存在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只有灰暗或消極一種結果。

4,用自信的樣子來行動

平常走路也好,說話也好,練習出一種自信十足的姿態來行動,讓自己熟悉一下,自信的感覺是什麼樣子,從而形成習慣,做到不卑不亢。

可以設想一下,自己在各個場景中,自己如何自信表現才會更好。

5,從擅長的事情當中積累自信

你喜歡做什麼,對什麼事感興趣,然後以此來積累自信。當你對這件事做得越來越熟練的時候,你就建立起自己的價值了。

你對畫畫有興趣,就把這件事努力做好;你擅長寫作,你就寫出自己的風格。千萬不要跟別人比較。

6,正確對待各種人和事

有些人比你厲害,那是因為他付出過努力,也可能是因為家庭原因造成,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這並不會構成你自卑的理由,畢竟你也有自己的價值所在。

同理,別人比你差,也不是構成你鄙視他的理由。要懂得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無論你能否從別人身上或者從這個世界裡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你都要學會用一種平衡的心態來對待,不被動接受,也不過分強求。

不要渴求做個完美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自身的價值,用最好的姿態來面對世界。

盡力而為就好,沒必要任何事都要盡善盡美。

當你做到這樣子,你的自信就會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來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