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來都不是靠「容忍」

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在《康熙來了》、《奇葩說》裡,總能波瀾不驚地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逢凶化吉。什麼是情商?很多人覺得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別人舒服。30歲之前,蔡康永也是這麼認為,但是30歲之後,他慢慢意識到:所謂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關注自己。

一、什麼是高情商

1.高情商,不是一味的遷就別人

什麼是情商?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彼此相處舒服。但事實卻是大多數人總在做著讓別人舒服的事,卻得不到自己內心的自我認同。何炅和林志玲,是兩個一直被貼著“高情商”標籤的公眾人物,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們永遠面帶微笑,永遠讓場面熱絡,總是能照顧好每個人的情緒。他們似乎沒有不開心的時候,也沒有感到疲憊的一面,永遠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有一次,蔡康永對林志玲說:你這樣做一切都很好,前提是不能感到很累。如果你因為這樣而很累,那就是在委屈自己。高情商,不應該是一味的抹煞自己的情緒,然後去委屈自己成全別人。這樣的確遷就了別人,卻也完全忽略了自己。這不是高情商,這只能算是有教養,或者是作為一個主持人的敬業。

蔡康永在一次採訪中說:和所有人都能好好相處;永遠沒有情緒、很冷靜;很會處理麻煩的場面……你不覺得聽起來,像在描述東京銀座開夜店的媽媽桑,或者是夜店的公關嗎?這不是高情商的人,該有的樣子。

是的,所謂情商,最終應該是為了讓我們自己活得更舒服,而不是用一堆狗屁規則,限制自己,步步為牢。

2.高情商,不是一味的遷就別人

不久前,康永哥的一句話被頂上熱搜:我鼓勵大家成為一個冷淡的人。

馬東也曾在《奇葩說》中說過:很多人從鏡頭前熟悉康永哥,都認為他是一個很溫柔的人。但我與他私下交往後發現,溫柔只是他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在溫柔底下,是康永哥講原則、通世故的冷峻堅持。

所謂高情商,不是對所有人都保持溫暖和友好,那只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交際花,該溫暖的時候保持溫暖,該冷淡的時候保持冷淡。

在專訪中,蔡康永跟我說:只有你想要變溫暖的時候,再變溫暖就好。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不要把溫暖當成是理所當然,非做到不可的義務。你如果對所有人都無條件的溫暖,那我被你溫暖的對待,我會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被你珍視的,我覺得你只是一視同仁而已。

是的,我們與人為善,但不是每個人都值得我們花費心力去遷就。孔子說:“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面對那些冒昧無理的同學,面對那些沒有邊界感的親戚,面對那些沒有素質的陌生人,請做一個冷漠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省下更多珍貴的心力,去好好對待那些真正值得的人。

二、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請舒服的做自己

小S在《康熙來了》中,不管對面坐的是政治大咖,還是天王巨星,她都該懟就懟,毫不忌諱的上下其手,看起來跟高情商毫無關係,甚至有時候很沒禮貌,但不管是觀眾,還是嘉賓,大家依然都很喜歡她。

蔡康永評價小S說:她非常地做自己,這是情商很高的一件事。她非常地做自己,這是情商很高的一件事。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說“活成自我”,或者“用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可現實中,面對客戶的刁難,我們默默點頭;面對同學的求助,我們勉強答應,買對親人的催婚,我們不敢拒絕,於是我們成了一個好員工、好同學、好孩子、好顧客.......,終其一生扮演了很多種角色,卻始終沒有成為自己。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說:我們訓練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所以,怎樣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蔡康永在新書的書名裡告訴了大家:

為你自己活一次。

你看這個世界上過得好的人,大部分是該吃吃,該喝喝,該打扮打扮,該結婚結婚,他們從不迎合別人,只是努力的成為自己,他們絕不是那些人人稱讚的老好人,而只是一個不清新也不脫俗的普通人。

希望我們每個人,也能活成我想成為的自己,然後恰當的與人相處,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高情商,該有的樣子。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