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放棄也是一種得到

有一種得到叫放棄,乍一聽你會不解其意,

如果有緣悟得其中精髓,你會豁然開朗,覺得這個世界比之前更加美好更加開闊了,

如果你悟不到,只能在紅塵的困擾中進退兩難,

於是更加體嚐到這世間的百般愁苦和心酸。

我們需要隨時保持冷靜和清醒,認真對待你所得到的和你即將失去的,

追求某種事物只是為了享受追求過程中的種種快樂,而不是非要執著於最後的結果。

有種智慧叫放棄,如果我們在某種環境下學會放棄,結果往往是出乎人的意料。

這裡所謂的放棄是指在清醒的時候所做的慎重的選擇,不是盲目和感性的行為。

人生的修行裡,包含了許多的因和果,

人們常說百年修得同船渡,萬年修得共枕眠,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從前種了什麼因後來就會收穫什麼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就千辛萬苦了。

佛說,放棄也是一種得到

世人總愛去貪戀一些他們認為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心花怒放,失去了痛徹心扉,

煩惱隨之而來,古玩收藏家因為錯過一件珍品而常常自責遺憾,

喜歡錢財的人,除了錢沒別的追求,一但錢財落空一無所有時,往往會選擇輕生,

說白了,這就是貪戀造成的魔障。

這種物慾的貪戀是否能從心裡徹低捨棄呢?答案是肯定的。

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屬於你的,有句詩這樣寫到“萬裡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生動而且深刻的揭示了事物的無常,權力不屬於你,只要人一走茶就會涼;

錢財不屬於你,離開人世無法帶走,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會從人們的記憶中慢慢被抹去,

即然如此無常,那麼我們有生之年到底得到了什麼呢?

可悲的是最終我們什麼也沒得到。

那麼我們何必貪戀某些事物呢?

金錢不能一點沒有,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權也可以有一點,

只要能造福一方百姓,不是為了個人私慾就好,日後的功德必是無量。

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勝過所有物質所帶來的一時快樂,

如果能一直保持這種淡然的心境,當有一天離去時,也肯定會含笑而逝,

前題是,我們必須得放下物質上的貪欲。

佛說,放棄也是一種得到

徐志摩曾說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是他說的最讓人不得其解的一句話。

林徽因是個聰慧的女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徐志摩的意思,毅然選擇了梁思成,

那麼,徐志摩,最後得到了什麼呢?

結果正好驗證了他的那句詩的寓意,在一次旅行中飛機不幸失事,

俆志摩永遠地離開了讓他又愛又恨的女人們,真的是失之他命啊。

這是一段情事,不管怎樣的情事皆是迷障,比物慾還難勘破。

物不會糾纏你,你也體會不到物對你的感受,

可情不一樣,需要放棄的時候,真的是欲罷不能,心如刀絞,最後卻又不得不分開。

不好的情就像毒酒,往往是致命的,可這酒是那麼濃香宜人,讓沒有定力的人沉淪其中,

能怪誰呢?

佛說,情事就是魔來纏你,你用定力能鎮住他,便能安然,

如果不能避開,只能忍受他帶來的折磨。

在這個世上,情往往具有誘人的外在表象,情綻放時,到處桃紅柳綠,芳香宜人,

令人心醉令人神往,當花開到盛極之時,必然衰敗,

當滿園枯花敗柳的哀像盡顯時,會讓人頓感物是人非的悲涼。

佛說,放棄也是一種得到

《紅樓夢》裡,曹雪芹描寫了黛玉葬花這一幕,還作了一首《葬花吟》,

以此揭開了賈府開始衰敗的序幕,他是在變相的告訴我們,繁華過了頭就是衰敗的開始。

感情也是一樣,當兩個人好的不能再好了,於是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許多人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當初是那麼好,那麼相愛,

其實不用奇怪,這都是人的本性使然,有句話聽來很有寓意,是這樣說的: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有一種得到叫放棄,有一種撤退叫勝利。

我們可以試著去學習一下孫子兵法,

欲擒故縱、以退為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圍魏救趙,

這些手段和策略是前人從大量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智慧,

把職場、情場當成戰場,合理運用它們一切就會盡在你的把握之中。

我們總會被眼睛所欺騙,其實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假象。

佛祖當年還是迦毘羅衛國的王子時,看到平時美豔的宮女睡覺時是那麼的醜陋,

更奠定了他不想當國王只想出家的願念。

其實很多事情背後的真相是很殘酷的,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寧願不去相信而已。

生活在這婆娑的世界裡,願你能慢慢懂得,有一種得到叫放棄。

來源來自toutiao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