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心理學:為何包辦婚姻能到白頭,自由戀愛卻都離了婚!原因就倆個字

最近看新聞發現了一個規律,

一方面是某某地方的老夫妻,一半為了另一半怎樣的不離不棄,怎麼樣的用盡一切的辦法逗另一半開心;

而另一方面就是某某明星又出緋聞,接著就又曝出離婚消息等等,不知道你們的感覺是不是這樣。

在以前,不管是男女在婚姻上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的時候,倆個人甚至都沒有見過面,只是聽從父母的安排,便和那個人走到一個屋簷下,卿卿我我、柴米油鹽,生兒育女了。

他們過得幸福不幸福,沒人會知道。這種現象老一輩人雖然沒有像古代那樣嚴重,但是情況也沒有好哪裡去。

也曾調皮的問過父母,他們當初是怎麼在一起的呀,

父母給的答案是:當初也是聽他們父母的安排就到了一起。

那個時代就是那樣,一個人到了嫁娶的年齡,都是父母托媒人給介紹,見上一面,只要不是十分的看不上眼,就定下來了。

有的人害羞,甚至連樣貌都沒看清,就稀裡糊塗的答應了,過了一輩子。

雖說當時有機會和條件,男女能在一起勞動,能有機會接觸瞭解,可是就算是有看順眼的,沒父母的同意,你就是再喜歡那也是不成的。

而那個時代早就離我們遠去了,很多人都是自由戀愛,自己尋找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就算是有媒人介紹的,也都是找個機會讓倆個人見下面,

在不在一起,還是靠自己決定的,父母雖然會給很多的建議,但是決定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可是有沒有發現,老一輩人他們結婚之前沒有什麼感情基礎,通過倆個人的不斷磨合,雖然也會磕磕絆絆,但是大多數還是能走到了白頭。

而那些自由戀愛的,有很多都離了婚,具調查80後的離婚概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

那就是說差不多快有一半自由戀愛的人,沒有走到最後……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沒感情的走到了最後,有感情的卻紛紛分了手,這不和邏輯呀。

其實我覺得會出現這樣鮮明的對比,是因為人的欲望;是人的貪心造成的。

老一輩人他們之所以從開始的沒感情就在一起,還能白頭到老,是因為他們“安分”。

你也可以認為他們“無知”,他們沒有見過一些新鮮的事物和一些美好的生活,也就沒有了攀比之心,因為那個年代家家戶戶差不多都是一個樣子。想要過上好一點的日子,就要低下頭來,努力去的勞動。

而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安分”了,由於資訊現代化,我們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鮮的事物和條件,看到別人有的,自己也想要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也要有。

這種不“安分”有積極的一面,它使我們進步,讓我們更加的努力奮進,讓我們達到一個又一個我們想要的目標。

可是不知不覺中,我們也把這種不“安分”帶進了婚姻裡,

我們經常的聽到一些評判:人家的老爺們怎麼樣怎麼樣,人家買了什麼什麼好東西,人家的老婆怎麼怎麼的好。

這種“不安分”讓我們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另一半,總是不肯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對方,無視對方的好,卻把對方的缺點,無限的去放大。

既然另一半總是不合自己的心意,那麼出軌或是“另起爐灶”就不意外了。

所以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樣的另一半。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對方的優點跟對方在一起,這叫做愛情,卻要和對方的缺點相處一輩子,這就是婚姻,在工作上我們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可是在感情上,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最好“安分”點……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