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月薪3萬和月薪30萬,遇到的男人是不一樣的」這封女兒的信爆紅了..

這是一封新時代女性寫給母親的信,也給我們廣大女性作了一個提醒。

我們先一起來讀讀這封信,珍編會在文末等您:我理解你們對我的期待,但更希望你們看到我的成長。

媽,原諒我今年春節沒有回家。幾乎每年春節我都會糾結到底回不回家。

因為有些話,我已經聽了太多遍:「你都多大了,還不趕緊結婚?」「北京那麼辛苦,在縣城裡找個穩定的工作不好麼?」「女孩子,就該早點嫁人,結婚生子!」

「你都多大了,隔壁家女兒兒子都生了!現在不生,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

你們的擔心,我都知道。我更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好,希望我能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家庭,一個安穩的人生。

woman holding baby sitting on green grass field under sunset

當時,我沒有辦法說服你們。

人最害怕的是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一生,請原諒女兒一聲不吭地離你們而去。

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這是海明威說的,大城市的氣質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寫這封信,就是想告訴你們,我很幸運留在了北京,過上了自己喜歡的生活。

2011年,我去了北京,一個人,那是我第一次離開老家。

那一年,紙媒還沒開始走下坡路,仗著自己本科專業對口,也算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我成了旅遊雜誌的助理記者。

一開始一個月只有三萬塊錢,每天穿著球鞋,套上個外套出門,跟著老記者東奔西跑。

見客戶、做採訪,每天累到回到出租屋倒頭就能睡著,我在夢中也時常想起你們做的飯。

她說,小時候學過一個成語「為富不仁」。

但長大後才發現,很多有錢人都懂得很多,經歷很豐富,做事兒很認真,為人很寬厚、理性,比窮人更好相處。

我說,你現在只能和我這個窮人相處,明天還得一早去捷運見眾生。

photo of mother and child beside body of water

媽,你知道嗎,後來我才明白,對一個年輕女人什麼最重要,就是眼界。

眼界就是不會花一個小時去為了幾塊錢討價還價,就是不會隨便對自己孩子說學這個沒用、學那個沒用,更是不會對一個女生說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更見過很多看似沒用的東西恰恰是生活美感的來源,在雜誌社那兩年,最大的見識就是見過、採訪過很多旅行達人。

媽,這些人的瀟灑人生讓我羨慕,我多想像她們一樣,擁有這種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

有個姐姐ELVA,當年是知名雜誌社旅遊版的主編,30歲那年,居然辭職去美國讀研。

當時周圍所有人說覺得她瘋了,可她說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她說到了美國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什麼大齡學生。在國內,周圍的人都說:「你都30了,怎麼還不結婚呢?」

等她去了國外,大家一聽30,都說:「你才30呀,還有很多事可以去做呢。」你以為你是奇葩,結果你是最正常的。

她跟我說,千萬別因為年齡為人生設限,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嘗試改變。

有個女人,研究生畢業,父母就催著她趕緊結婚生孩子,安排了無數次相親。

可她畢業以後選擇去非洲拍紀錄片,現在她會說四五種語言,還給我們看她在非洲跳舞的影片。

woman carrying child on color run

她說,她不想40歲的時候已經跟老公沒話說,更不想60歲的時候在跳廣場舞,所以她想多看看這個世界。

唱著自己原創的歌,全國各地跟著樂團去表演。

是啊,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我在老家幾乎沒有遇見過。

但在北京,我看到她們像一顆顆小小的火種,聚在了一起,成為了彼此的光。

媽媽,我真的見到了這個世界上的各種各樣的人生和活法,結婚生子只是眾多活法中的一種,並不是只有這一種啊。

2013年,我離職了,我開始做兩件事:學英語和健身。

那時候帶我的老師說:你是什 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多和那些優秀的人在一起,她們的思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

這些話,我直到現在都記得。我在新公司月薪4萬,我咬牙辦了1萬2的健身卡,報了5萬塊錢的英語課。

當時你覺得我瘋了,我也沒解釋,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一個年輕女孩如果有錢,最應該投資的是自己,而不是首付。

你們總覺得一個女孩在外面工作太辛苦了,外面社會太功利現實了。

是啊,北京確實很現實。北京講規則,冰冷地容不得半點兒「後門」。

girl and woman near people at the field during day

但也是在北京,只要你足夠優秀,你想要的一切都會來找你,現實功利的背後不就是承認你的努力嗎?

之前,我其實也遇到過幾個男生,但是都不靠譜。反而,我現在把時間都放在工作上,遇到的男生越來越靠譜,因為月薪3萬和月薪30萬遇到的人和愛情真的不太一樣。

所以我更不著急了,我想去看看當我年薪百萬的時候遇到的男生又是什麼樣,原諒你女兒的貪心吧。

媽,你還記得嗎?我上初中的時候,你們單位裁員,你被迫失業。那時你跟姥姥和爸爸說,想要自己開個服裝店。

當時她們都嘲笑你,快四十歲的人了還這麼不切實際,開什麼服裝店,不上班正好伺候孩子照顧家裡。

我記得那晚你特別落寞,把自己關在房裡,第二天出來的時候你就真的只是成為了一個好媽媽。

老家的朋友們都經常問我,北京這麼辛苦,為什麼不回來。我總是笑笑不答,但心裡始終有一個詞不停閃爍—— 「可能性」。

woman in white dress shirt holding her daughter in tutu dress beside of asphalt road during daytime

是啊,在這個充滿偏見、不理解的時代,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不同的活法,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今天的我,見過最好的,體驗過最差的,所以更珍惜眼前的。

親愛的媽媽,我知道你們會擔心我一個人沒辦法照顧自己,但其實我一直在不斷充實著自己,自己一個人照樣活得很精彩。

28歲那年,我特別忙,我去過了冰島,見過了極光。去過了肯尼亞,見過了動物大遷徙。

在瑞士滑雪,在紐西蘭蹦極,在古巴的老爺車裡大笑拍照,在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邊,跟著和快和我一樣高的狗狗瘋狂奔跑。

幾年前我羨慕的那些人描述的生活,真真切切地變成了我的日常。

你們記不記得,我去年回家參加同學會,好多人都不太能理解我。

但是我理解,因為我以前也不理解這些人,後來當我接觸的人形形色色,見過的世面越來越多,我發現那些用iPhone X的人沒有炫耀;那些拿著愛馬仕的人也沒有炫耀;那些開著保時捷的人也沒有炫耀。

媽媽,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偏見,它們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侷限」。

原來只有經歷越多,才明白以前的偏見是多麼的無知。

我以前的眼界不夠,見識不多,就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有多精彩,一個經歷越多的人,就越知道標準在哪裡,也就越懂得怎麼去生活。

媽媽,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你從塞維利亞大教堂遊歷過一圈,就不會以為失去一個前男友,就失去了整個世界;

你在華盛頓住上幾個月,就不會再有狹隘的反美情緒或者狂熱的西方崇拜;

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品得出葡萄酒的身份和產地,看得出普洱茶的好壞和年份,說得出莫奈和梵谷的區別。

所有的這些,不是為了在聊天的時候炫耀,而是為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從容不迫,不會過於大驚小怪;

不會因為一個幾萬塊錢的包被男人騙;不會看到所有人都迷戀某位嘻哈明星就不加分辨地狂熱追隨;不會因為一份不錯的收入就拋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woman in white cap-sleeved shirt and blue pants walking beside girl in gray tank top

前兩天我看到了剛來北京念大學的表妹,她問我衣服在哪裡買的,我看著她的樣子就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我跟她說,不貴,以後你也可以買。

媽媽,今年我,30歲。這些年你總問,在北京過得怎麼樣,早幾年我可能還會含糊一下,今天我想很堅定地告訴你和爸爸,我在北京,我終於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我不再著急向你們證明我是誰,因為我知道,愛我的你們,終將會明白我是誰。

我承認那些平凡生活裡的細碎美好,也懂你們為我的擔憂,但我也希望你們能理解我的追求。

婚姻生活,也許真的很美好,我心底也會有向往,但是,現在的我,還是想有自己的事業,為自己的人生定義,我還想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不著急,我希望你們也別著急。我想,所謂的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就是既理解了世界上人與人的不同,又能堅持自己的初衷。所以我能理解你們。

這是我第一次給你寫信,因為我發覺,人生可貴的事兒,是堅持自己的選擇,而人生最難的事兒,是理解與改變。

九年前的我,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去北京,今天的我,也應該有勇氣和您心平氣和地說說話。

我理解你們對我的期待,但更希望你們看到我的成長。媽,我在北京過得很好,未來也一定會更好,無論事業還是婚姻,你的女兒都會過得精彩,放心吧!

愛您的女兒,敬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