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分析:那些越是「得寸進尺」的人,就越受歡迎!

現實生活中,總是有些人喜歡佔別人便宜,或是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時候吃虧一兩次還無所謂,但是久了還是會覺得很厭煩的

但是相較於那些熱情、善於幫助的人,在心理學的角度上,越是得寸進尺的人,卻往往越受歡迎,如何理解這種現象呢?

有利的行為特徵

現代社會價值體系下"得寸進尺"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貪心、不滿於現狀在獲得了某些好處之後還想得到更多的好處是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概念

然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得寸進尺"反而成了一種有利的行為特徵

一方面得寸進尺的人往往比較主動他們更願意去接觸新人與他人建立互動

顯著的心理學規律是人們最開始的關係建立不是說對方有多好有多少共同話題而是取決於雙方的熟悉程度

對那些得寸進尺的人來說他們從來不怕主動打擾別人所以有了更多的與別人接觸的機會人際關係也就更容易建立

"得寸進尺"的智慧

生活中也同樣存在著"得寸進尺"的智慧

比如在工作場合你要找同事幫忙完成一個小任務

如果一開始你先直截了當的說了整個任務對方可能會說自己很忙拒絕你的請求

但是如果具有得寸進尺的智慧結果將完全不同

你可以逐漸打破對方的心理防線循序漸進的提出你的請求

比如最開始你可以叫同事去幫你一個小忙查看自己的郵箱裡有沒有某個文件然後再表達出你的真實目的就是讓同事幫你再檢查、修改一下這個文件這樣他就不大可能直接拒絕你

啟動效應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典型的"啟動效應"

你一開始提出了一個很小的請求在對方看來是舉手之勞所以他不會拒絕你

但當他的這種行為得到了啟動之後你再進一步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也不大可能會拒絕你

通過這些互相幫助就促進了你們之間的互動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形成了禮尚往來的良性循環你自然也會慢慢的受到對方的歡迎

雖然大家都對於「得寸進尺」這個行為感到很感冒,但是如果操作的適當的話,反而能幫你加分不少喔!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