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一幕!中國軍工慷慨為俄神盾艦加油,終結俄37年尷尬史

今年4月23日,俄羅斯海軍22350型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率領艦艇編隊前往青島為中國海軍慶生。恰在同一天,它的姊妹艦、22350型2號艦“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開始出海進行海試。

在試航一個多月後,越來越多“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的試航圖片披露。其中,海上補給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這背後中國軍工業貢獻了一份力量。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這事兒。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在試航期間進行海上補給試驗,補給設備為中國造

22350型護衛艦上次開始海試還要追溯到5年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當時的境況非常尷尬,因為艦上大都采用了新技術,而俄國防工業提供配套武器(一開始是四面陣相控陣雷達沒搞好,後來又連主炮也沒造好)又跟不上艦船的建造進度,直接後果就是艦艇的建造工作一拖再拖。

最終,“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於2014年底開始投入海試。可後來又因為防空系統遲遲未能通過試驗,最終導致海試持續近4年的時間。據報道,期間高層震怒,俄核心軍工企業“金剛石·安泰”集團總裁因此被炒魷魚。

相比“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投入海試時的狀態就要好很多了,前者打通各個環節為後者鋪好了路。根據俄官方的說法,“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其實早已具備海試狀態,只是要等“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弄妥當之後再展開海試工作。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因為已經有前輩鋪好路,“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計劃於2019年前服役並非不可能。

△在首艦克服各種困難後,“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更快的服役應該是水到渠成

從公開的圖片來看,“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在海試期間已經進行了海上補給試驗,執行補給任務的為同在試驗的23130型“帕申院士” 號中型遠洋油船。

“帕申院士”號的背後是蘇俄海軍一段比較尷尬的歷史,蘇聯海軍在1982年接裝2艘中型遠洋油船(其中一艘隨“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訪華)後,整整37年再也沒有新油船加入。並不是說蘇俄沒造,而是幾艘大型遠洋油船在造時趕上蘇聯解體,造好的船體只能賣給中國、印度等國。

這裡說的油船其實就是補給艦,只是蘇俄沒有補給艦的概念,因此都這樣稱呼。但隨著船型的不斷發展,其實後來的蘇俄油船和補給艦並沒有大的區別,23130型便是如此,它雖然側重油料補給但也能進行干活補給。

△艦運即國運,蘇聯建造的巨型補給艦最終遠嫁中國,為中國海軍效力

23130型滿載排水量萬余噸,由民船改進而來,外觀有著顯著的民船元素。作為補給艦,它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那套補給系統,而這套補給系統正是中國提供的。據早前報道,俄涅夫斯基造船廠為23130向武漢企業訂購了橫向干貨和液貨補給設備各兩套以及一套縱向補給設備。

補給艦艇雖不如戰斗艦艇顯眼,但它的存在卻是一支遠洋海軍戰斗力的縮影,蘇俄海軍37年沒有接裝補給艦的背後正是它們海軍向綠水收縮的寫照。反過來說,23130型及其後續艦艇的建造也象征著俄海軍在一定程度上的復蘇。

△“帕申院士”身上有明顯的民船特征,其補給門架(下圖)核心技術來自中國

值得玩味的是,這“復蘇”的背後中國軍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不斷有聲音指出俄羅斯海軍造艦緩慢,中國可以向俄羅斯出口054A等軍艦。這種說法出現的背後其實是對俄羅斯海軍建設一無所知,俄海軍當前的建設整體是圍繞近海防御的,適當保持遠洋存在,若不是烏克蘭斷供發動機,俄造船工業基本上可以滿足自身的需求。

那麼,中國能夠“幫助”俄羅斯海軍的發展麼?當然可以,23130的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俄羅斯軍工當前的最大問題是因為國力衰退,只能在武器裝備等核心領域發力,而無法在各個領域無法面面俱到。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許多俄原來從西方進口的領域,都是中國軍工的機會。

△我國現在能出口的最先進軍艦為054A及其同級別配套武器系統

再說大家關心的軍艦出口,且不論俄海軍要(買)不要(買得起)那麼多的大中型艦艇,中國能出口的(艦載)武器其實都在各大軍工集團的手冊上寫的清清楚楚,對比俄軍現役裝備,這些武器對俄有吸引力麼?答案不言自明。

退一步說,就算俄羅斯真的看上中國的一些武器,“老大哥”的心態也會讓其觀望。畢竟我們雖然進步明顯,但口碑仍需要積累,如果我們能夠通過23130型補給艦這種“外圍模式”逐漸獲得俄羅斯人的認可,那麼未來中國軍工逐步走向俄軍核心領域也將水到渠成……

俄羅斯如此,中國軍工走向國際高端市場同樣如此,要讓它國采購你的高端武器,首先其實也是一個口碑積累的過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