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家洪蘭教授為你揭秘: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讓孩子更聰明

每 一個家長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寶寶聰明,智商超群。

因此自打他一生下來,各位寶媽寶爸就制定一系列的聰明寶寶育兒計畫,

比如堅持母乳餵養、吃促進大腦發育的事物、參加興趣班、早教培訓班…… 

   

今天跟家長們分享著名的教育學家、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講的很簡單的三個方法,讓你的孩子越來越聰明!  

   

01.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

中國人很喜歡打小孩,這一點是我怎麼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曾經去過一個政府部門,這是全市只有幾個人能考進來的地方。

有一個聽眾,他告訴我說,他的孩子一歲兩個月,

被他打了以後,孩子會害怕會哭不要他抱。 

我就花了半個小時去跟他講,不要打孩子,孩子還那麼小,

話都說不出來,你打他幹什麼呢?

等我演講完了,剛從會場出來,他就追出來,

高聲地問我:「那幾歲可以開始打呢?」

我想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要打孩子。  

我們大腦裡有個部分叫前腦,也叫做總裁腦。

我們的計畫,情緒控制,策略都是前腦負責控制的。

前腦一旦受傷,人格可能改變。 

所以我常跟家長講,不管孩子考試考的怎麼樣,絕對不能拎著孩子的頭去撞牆。

因為大腦的每個部分都很重要。 

   

比如下圖中紫色和灰色交界的地方,是聽覺皮質。

中國人特別喜歡打小孩耳光,你把他打傷了聽不見了怎麼辦呢? 

    

大腦結構圖 

    

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

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

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

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02 .人的大腦神經細胞會再生 

三歲定終生這種話是不對的  

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

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 

   

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有位89歲的老人家患鼻咽癌,

治療他的時候需要注射放射性的藥水,以便追蹤癌細胞的擴散。

注射三天後,老人家就過世了。

經家屬同意解刨大腦,就發現齒狀回這個地方是發亮的,

這表示他在注射完放射性的藥水後生長出了新的神經細胞。

   

1998年的這個實驗非常重要,是醫學界的革命性的發現,

但更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教育領域。

人的大腦神經細胞會再生,所以三歲定終生這種話是不對的。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沒有所謂的「輸在起跑線」。

我們的人生是一個馬拉松,我們的孩子是要走到終點的。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學的慢一點,沒有關係。

人家的孩子練一次,我們的孩子可以練一百次,總是能學會的。 

   

有這樣一個實驗:

將同一窩出生的老鼠,隨機分成兩組,注射放射性的藥水。

一組老鼠被設計走比較簡單的迷宮,

另一組老鼠被設計走比較難的迷宮,走出來後才會找到東西吃。 

三個月後,老鼠們發育成熟。

經解剖發現,走較簡單迷宮的老鼠的大腦神經細胞比較少,

而另一組走較困難迷宮的老鼠的大腦神經細胞較多。 

    

學習是「學+習」。

開竅慢的孩子,只要堅持學習,就能變得聰明。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意思是:別人學一次就會了,就學他一百次;

別人學十次就會了,就學他一千次。

如果真能照這樣子去做,雖然再笨,也會變得聰明,

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 正所謂「勤能補拙」。 

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

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

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人生是馬拉松,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捩點。 

   

03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孩子有一生的時間需要學習,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於一時一刻,

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 

經常打罵孩子,引起不好的情緒,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汶川地震以後,曾經有一個很重要的實驗。

在地震發生25天之後,用核磁共振儀掃描受災人員的大腦,

發現主管情緒的大腦部分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所以,我們看到,情緒可以極大地改變大腦。 

汶川地震後倖存者腦部變化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媽媽寫過一本非常棒的書。

書中,她說到自己從來不曾因為兒子大提琴拉得不好就去打他。

她說,如果孩子挨了打,他就會從此對大提琴產生恐懼,

就可能再也不會去摸琴,他也就不會成為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所以,孩子會因為恐懼而不去做一件事。

你因為孩子數學不好打他,結果他看到數學就恐懼,

越恐懼越不敢學習,結果一輩子都可能學不好數學。

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 孩子只要喜歡就會去做,而感到恐懼時就會逃避。 

拿學習這件事來說,主動的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

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 

    

有的時候,你認為孩子具有某個缺點,

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有情緒障礙。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負面情緒就會放大。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 

    

04.允許孩子犯錯 

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  

如何對待孩子犯錯?

正確的答案: 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 

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

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 

很多家長說,我的小孩喜歡說謊,說謊就要打啊。

其實,道理應該反過來,你不打他,他是不會跟你說謊的。 

因為在人的大腦裡,說真話的時候會用比較少的血,

而說假話的時候,需要編很多細節,不然就穿幫了,所以說假話要用較多的血。

而我們的大腦則是天然傾向於用較少的血。

也就說,大腦更愛說真話。 

   

另外一方面,當你允許孩子犯錯的時候,

孩子對於別人的過錯也會表現得比較寬容。

這個寬容心就是我們大人養成的。

如果我們對錯誤趕盡殺絕,不允許孩子犯錯,他就會想盡辦法去欺騙你。

愛因斯坦說過:「不曾犯過錯誤的人,表示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4個雙胞胎的大腦圖顯示: 

同一個父母帶,同樣的教育方式, 但是大腦結構卻顯示不一樣 

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間能力好的人往往語言能力不怎樣;

語言能力好的,空間能力常較差。

也就是說,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

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都好,所以我們不必去苛求孩子。 

            

愛因斯坦的腦在他離世後捐了出來,並做了詳細的分析,

發現他在掌握空間的頂葉聶葉交會處的確比別人大15%,他的腦細胞也比別人多。

但是愛因斯坦到三歲才會說話,如果生活在現在,會被認為語言遲緩,

他的私人書信及日記被公佈後,有人認為他是閱讀障礙者。

他的右腦比較發達,很可能跟他左腦功能不甚強,

他自然地去用他最擅長的腦去處理訊息有關。

 因此,家長不能總是將自己的孩子貶低到塵埃裡,

總是貶低孩子,有一天孩子就會真的低到塵埃裡。

父母應該順其自然,要教會孩子瞭解自己的長處,接受自己的短處。

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

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能力,

不斷進步,建設屬於孩子的正向循環。 

05 .孩子的自制力是成敗的關鍵  

曾經有實驗追蹤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嬰兒到2008年,這些嬰兒已經38歲時。

研究結果顯示: 決定他們成敗關鍵因素是自制、正直和毅力。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舉個例子:小提琴大師與生手的大腦對比發現,

這兩者大腦裡面構造不一樣,是因為小提琴大師每天的反復練習造成的。 

勤能補拙,著名的「一萬小時原理」 也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制定規則和底線。 

規則和底線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因為他需要知道什麼情況是底線,

會得到怎樣的回饋,這樣才會有安全感。 

在規則以內,他的活動是自由的。

但是如果沒有規則,他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踩到底線。

   

我們前面也說過,小孩子最害怕沒有安全感。

今天家長打牌贏了,心情好,給 小孩子一百塊。

第二天,打牌輸了,看見小孩子就生氣,打他一耳光。

這種就太可怕了,因為家長的行為他無法預期,就會無所適從。

孩子是通過別人管理才能學會管理自己,沒有外在的控制就不會有內在的自制。 

   

如果你要去市場,事先就要和孩子說好,只能買一個玩具。

 

去了以後,選他喜歡的一個玩具。

可是市場會把糖果、口香糖等都擺在結帳的地方,

小孩子一看到就可能要鬧了,要買糖。這時候怎麼辦? 

我們可以借鑑美國媽媽的一個做法。

美國媽媽把孩子抱出去,放在汽車安全座椅上,

等待他哭完,平靜下來,再和孩子講道理。 

   

我們做過實驗,兩歲的孩子哭兩分鐘,五歲的孩子哭五分鐘沒有問題的。

小孩子沒有那麼傻的,不會哭給空氣聽。

孩子是知道是非的,他只是要測驗你的底線在哪裡。 

父母所制定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

相反的,這會形成一種規矩,讓他們有安全感。 

孩子最怕的是,家長今天和明天立的規矩不一樣。 

   

06 .要想孩子學的好,需掌握這三大法寶  

法寶一:遊戲  

現在很多家長有著深深地焦慮,總是想讓孩子多學點。

小小的嬰兒,從搖籃裡一醒過來就開始放英語錄音給他聽。

其實,遊戲才是學習的好夥伴,而最好的遊戲就是和同伴玩。 

大家可以仔細想一想,哪怕是會說話的機器人,

按下按鈕,它也只是會說「Hello」,

再按一下按鈕,會說「How are you」。

但是人不一樣,孩子跟朋友玩的時候有各種可能性,

我們甚至看到兩個孩子沒有任何的玩具就玩對方的手。 

我們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總是希望他不要去玩,最好20個小時都在念書。

這其實是不對的。

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是學習的夥伴,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

兒童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

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

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

會玩的孩子其學業成績也會比較好,EQ高。

如果你太兇,就沒有人喜歡跟你玩,太懦弱別人就要欺負你。

這些都可在遊戲中感悟習得。

通過遊戲,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集體中成長。 

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的孩子,長大後只會玩電子遊戲,

因為只有電玩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

能夠忍受孩子重複、不合理的咒駡和毆打而不離去。 

  

法寶二:運動  

人在運動的時候,人的大腦會產生三種神經傳導物質:

多巴胺、血清張素和正腎上腺素。

  

我 們知道,醫生給多動症孩子開的藥叫利他林,

是為了增加患兒大腦的多巴胺,增加自控能力。

對憂鬱症的患者,醫生會開百憂解,

是為了讓患者大腦的血清張素增加,因為血清張素可以鎮定情緒,有助於緩解焦慮。

而正腎上腺素的作用就是使人比較專注。

其實這些藥物帶給人的東西,通過運動就可以得到。 

並且我們通過實驗發現,

一直運動的老鼠的海馬回比沒有運動的老鼠的海馬回大15%,其重量多了9%。

在對老鼠的研究中,一直保持運動的兩歲的老鼠——

相當於人類90歲,它的大腦和6個月的老鼠一樣年輕。 

所以,小孩子在運動後去做功課的效果是最好的,

因為運動後,大腦會分泌大腦的營養素BNDF——其可以促進神經細胞長出新的分支。  

此外,運動還使大腦年輕。

有運動的二歲老鼠大腦與六個月大的老鼠一樣年輕,

有運動的老鼠大腦遭活性氧氧化分解的脂肪與DNA比較少。 

法寶三:廣泛地閱讀 

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

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

閱讀是最快的吸取資訊的方式式,

眼睛一分鐘看字668個字,說話最快一分鐘250個字,閱讀比說話快3倍。

同時,閱讀改變大腦。

   

大家知道我們跟黑猩猩98.5%的基因是相同的,有1.5%的基因不同。

曾經有一次我們研究所的博士班考試題目就是:

從演化的觀點來解釋,為什麼我們跟黑猩猩的基因只有1.5%是不同的,

可是我們和黑猩猩的現狀卻有如此大的差異? 

差異在於我們有文字的傳承,我們有閱讀的能力,

我們是所有動物裡面唯一能夠享受到祖先智慧的動物。

牛頓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閱讀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背景知識決定你所看到的東西。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多讀課本就夠了。

錯!我用一個實驗來證明背景知識很重要。 

大家看這張圖,上面有12、13、14三個數字對不對?

但是當圖中出現了A和C的時候,你認為中間的那個是13還是英文B?

同樣的訊息,因為你的背景知識不懂,所以你的解讀就會不同。

  

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 

  

閱讀可以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

那麼,如何增加閱讀能力呢?

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才是真正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

 要讓孩子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因為凡是走過都會留下痕跡,

廣泛閱讀會促進增加一個人的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決定了你所看到的東西。 

來源來自網路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心理學家告訴你:最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

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前兩天回家的時候,看見鄰居家的老人帶著孫子回來,

手裡提著一個“XXX醫院的”袋子。

孩子臉色發白,看著病懨懨的,問孩子怎麼了,

老人說這一段時間孩子總是吃冰棍、喝冷飲,

導致孩子發燒感冒、食慾不振又總是拉肚子。

記得上次在超市遇見孩子的奶奶在買冰棍兒。

一次就買了三十幾根,我說這夠吃一個多月了。

老人苦笑著說:“還一個多月,我家那個傢伙十天不到就會吃光。”

“你們沒有規定每天不能超過一根嗎?”

“說過,但是沒用,孩子聰明的很,知道自己開冰箱門。

不給就躺地上哭,沒辦法。”

                         

曾有媒體報導孩子一個小時吃下三根雪糕,

引起腸胃出血,雪糕變血糕的教訓!

因為沒有規矩,孩子無法有真正的自律,

控制不住自己,就自然管不住自己的嘴。

孩子貪吃控制不住自己、

不自律的背後,一定有個需要被看到的原因,

你看到了,問題就解決了。

                    

孩子不明白不自律的後果

大部分父母都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

讓孩子購買文具、小零食等。

但是逐漸媽媽們都會發現給孩子花錢沒有計劃性、

看見什麼買什麼,還沒到發零花錢的日子,孩子就花得精光。

最後只能給孩子提高零花錢的額度,

或者讓孩子預支零花錢,

有時家長拒絕,孩子甚至會“偷拿”家長的錢。

解決方法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大人「言行不一」

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大人說的和做的都不是一回事。

就拿孩子想多要零花錢來說,

媽媽一邊嚴厲告訴孩子“要節約用錢”,

但是卻不由自主從錢包裡給孩子拿錢,

媽媽心軟了,放任了孩子的行為。

                        

而規矩的破壞,往往都是從幾塊錢開始的。

所以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各位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

不管孩子怎麼哀求,我們都不能對孩子妥協。

對孩子妥協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孩子知道怎麼樣去違反規矩、不把規矩當回事兒,

而當我們真正意識到孩子根本沒有自制力、想讓孩子改正就晚了。

                       

孩子知道有人為他善後

很多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事情,

幫孩子整理書包啦,幫孩子打點衣物啦……

造成孩子處處依賴父母,

離開父母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個人事務,也就是媽寶。

                 

做事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

越是著急要用的東西,越是找不到;

不是把要帶到學校的東西忘在家裡,

就是把要帶回家的東西忘在學校裡,常常要勞煩家長來回跑……

                     

為什麼孩子總是丟三落四的呢?

孩子是個“小馬虎”,其實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習慣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丟三落四也一樣。

父母做得越多,孩子的自理能力越弱。

解決方法

當媽媽的有時要學會“ 狠下心來 ”,

給孩子自主成長的機會,不再替他們做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

讓自己離開孩子的視線一段時間,不給孩子依賴的機會。

對孩子的書包、文具,不幫忙檢查,不替孩子「圓場」

                    

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時候去檢查一下,

發現了遺漏,過一會兒再提醒孩子檢查一遍。

或者再狠心一點,讓孩子吃個苦頭吧,不跌倒一次不知道疼!

如果孩子丟了或者忘了東西,絕不立刻給他買!

讓孩子自己回頭去尋找,或者找替代品等,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讓孩子多吃點苦,長大後就不會受苦。

                      

孩子覺得時間還早

經常有媽媽反應,平時上學的時候孩子回來就知道寫作業,

但是暑假的時候就像變了人一樣,根本就不知道學習,光記得玩。

孩子知道兩個月以後開學要交作業,為什麼還是不想學習呢?

為什麼會存在「知易行難」的情況?

                

先看一個例子。

假設你要參加一門考試,考試時間是下個月的今天,

對考試內容你有一定了解,但不夠系統;

有一定信心,但也不能說100%會通過。

你會立刻開始安排複習計劃,從明天開始備考嗎?

對很多人來說,多半不會。

                  

那麼假設明天就要考試了呢?

你是不是會立刻起床、洗漱,多少讀點、做點題,

盡量增加通過考試的成功率?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時間。

               

做一件事情,本質上就是「動力-阻力」的博弈。

那麼,你不去做一件事情,無論背後有什麼原因,

歸根結底,一定是因為去做的收益,比不上成本。

無論是收益還是成本,

只要時間足夠長,我們都會傾向於認為它「不太重要」。

就是說,如果老師明天就要檢查作業,孩子會立馬寫完;

如果老師要兩個月後檢查作業,孩子通常會拖延。

                  

解決方法

很多媽媽的誤區是什麼呢?給孩子規定了過於復雜的計劃。

比如:每天要讀半小時書,背50個單詞,讀2篇英語文章,寫1000字……諸如此類。

                  

這樣的計劃,先不說其可行性,至少就存在著兩個問題:

1)讓孩子每一天都疲於奔命,從內心裡感到畏懼。

因為孩子每天所看所想的,

都是「今天還有很多任務沒有完成,我要去完成它們」。

2)偶爾有一兩天沒有完成任務,就會成為壓力,

讓孩子感到挫敗感,很容易就沮喪、喪氣,從而難以堅持下去。

                  

正如我一直所強調的:越精密、越複雜的系統,它也就越脆弱。

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呢?

從最簡單的系統開始,通過一點點的積累,

慢慢對其進行優化、改造,最終實現一開始規劃的目標。

這就是「一分鐘行動」:

不要給孩子設定複雜的計劃,而是從一分鐘內可以上手完成的動作開始。

                      

舉個例子:

比如,讓孩子寫作業,不要給孩子設定「寫數學題」的任務,

而是告訴孩子:一吃完飯就開始看數學題。

然後,再慢慢加大劑量,

一直到孩子習慣了「每次吃完飯都要寫數學題」為止。

我們要狠下心來,催促孩子從「一分鐘行動」開始,

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我們都要堅持「一分鐘行動」,

千萬不要被孩子的“媽媽我想再玩一分鐘”給打斷。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

人如陶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

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

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品質比傳授知識更有益。

而自律是必不可少的品質之一。

我們希望孩子有自由,就一定要讓孩子有自律。

我們希望孩子有自律,就一定要從生活中抓得多一些。

幫孩子堅持一個計劃,到幫孩子養成一種習慣,

都是需要父母日積月累的“狠心”與堅定。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

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來源來自網路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