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的自測和祛除法,只需兩個「藥」!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由於現代人不良生活習慣,如運動量少、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大魚大肉等,易使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下面我們自測體內濕氣過重的?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衝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7.陰部潮濕。

8.皮膚上長扁平疣。

濕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頭未乾出行,晚上洗頭未乾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未消汗後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內刮痧拔罐的等等。

濕: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

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

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

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下面給你科普下這兩種「藥「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裡。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至於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紅豆,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

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除了紅豆薏米粥,大家還可以多了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舉一反三,自己進行加減,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貪睡、心中空虛:薏米紅豆加桂圓

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薏米紅豆加百合、蓮子

胃中寒痛、食慾不佳、怕冷:薏米紅豆加生薑

腎虛:薏米紅豆加黑豆

腳氣:薏米紅豆加黃豆

咳嗽:意米紅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體羸瘦:薏米紅豆加山藥

洩瀉、腹痛、糖尿病:薏米紅豆加南瓜

體虛、早洩、遺精、夜尿過多:薏米紅豆加芡實

孕婦:減薏米,加少量黃芪、黨參

產婦:減薏米,加大棗、小米、紅糖。

夏季祛濕有技巧

■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 第3招: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 第4招::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