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增廣賢文》有言:“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一個人,當他三十歲的時候,如果還沒有積極進取的豪情和心態, 終究會拖累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狀況。

當他逐漸到了四十歲之後,如果他的豪情和打拼還未給他換來一定的財富,那麼他當下和未來的生活都不會過得太好。

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流轉,當人邁過五十歲這道大坎,如果三十歲和四十歲的成就都沒有完成,那麼他這輩子成功的幾率會越來越小。

這番話,雖然說有些偏激,可卻道出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在時光裡面,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不同時期的使命。倘若完成不了,終究會對後半生產生影響。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有人就疑惑,古有姜太公八十歲釣魚輔周滅商,今有肯德基創始人年老才發展事業,為何說“五十將來尋死路”呢?

某位作家是這麼說的,這世上大多數是偶然,而小部分才是必然。而我們皆為平凡之一員,本就是偶然的大多數,一點一滴方能安穩一生。

關於生活和工作,現在這個社會,有這樣三個數字,叫做“996”。這種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道出了當代人的不易,更表明人對於現實生活的退讓和妥協。

要知道,在如今的生活,比“996”更為殘酷的,並非是現實,而是人之無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這是社會現狀

這個社會是“紛繁復雜”的社會,而我們人也會是“復雜急躁”之人。

當我們二十歲的時候,面對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想法呢?那就是對未來充滿著期盼,在象牙塔頂端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當我們三十歲的時候,已經快成家立業了。面對這個世界,雖然還是豪氣沖天,可心中的想法卻變了一些。那時候的我們,都想“安穩”過一生。

當我們四十歲的時候,已經走入“中年”的邊緣了。當我們回望前半生,我們會發現,在當今的社會,“富貴無憂”又談何容易呢?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有人是這麼說的,三十歲到四十歲,是人不斷向上打拼的十年。這十年,如果打拼得好,自然能為四十歲以後的青雲直上做好鋪墊。可如果打拼不好,也許只能在當下這個位置過一生了。

這話雖然說得有點死板,但卻說明在“歲月”的現實裡,我們其實很難改變身外的一切。唯一能改變的,只有那顆能接受現狀的心。

當我們觀望四周,看看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就會發現,能三十可豪,能四十可富的人,又能佔多少呢?

所謂“鳳毛麟角,難圓定缺。”現實中,每個人都背負著各不相同的貸款和壓力,所以說,三十不豪,四十不富,是這個社會大環境中的現實狀況。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五十將來尋死路”不虛,但人終究回到平淡之中

很多人都認為,在前面那幾十年,如果少了一些金錢和事業上的積累,那麼人將過不好下半生,甚至會在五十歲後便過得如同“走向死路”一般。

這個說法,讓我想起了古人所言,不知老之將至。很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不僅是現實,更是現實背後的本質,難以扭轉的歲月。

為何說“歲月”是現實背後的本質呢?因為任何人都只能在時間裡面生存著。當寒來暑往,春去秋來之後,我們會發現,日子沒啥變化,可人卻“早生華發”。

蘇軾有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一尊還酹江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無論這個人多有本事,甚至心態有多好,他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面對世界的內心,可卻改變不了已然發生的現實。

就像我們人到五十之時,不管我們成就如何,賺了多少錢,其實都只不過是外在之事物而已。有錢的,自然過得好些,沒錢的,自然清貧一點。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教育時,當我們面對家庭的開銷時,當我們面對那難以陳述的生活壓力時,其實這個社會中的任何人,都過得不容易。

終究到最後,我們將會隨著歲月的時光,回到平淡之中,從而“淡然”地過一輩子。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在當下的社會裡,我們經常說“996”。早出晚歸,每星期只放一天假。這樣的生活,在社會上應該算是常態了。

年輕人認為,996的生活就是他們難以言說的痛苦,毫無自由可言。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996的生活,不過是漫漫人生路的一部分而已。

這兩種態度的截然不同,反映了成年人轉變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對生活的妥協,以及對歲月的坦然接受感。

就像之前的一個朋友,他的工作生活,其實比996還要辛苦。曾問他:“為何還要這麼努力地工作,不覺得疲累嗎?”

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感慨萬分。他說:“很現實,你不去和生活抗爭,生活就會壓垮你。你想吃飽喝足,三餐果腹,就必須接受這樣的日子。有些時候,與其被迫接受,不如坦然接受。”

人,立身在這個社會,不就是要遵循著這個殘酷而又真實的道理去生活嗎?996的生活,是一種現實,其實更是人的一種“無奈”。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比996更殘酷的,是無奈

曾有人說:“活了大半輩子才明白,不是人能改變外界的環境,而是外界的環境在改變著我們。你不承認也得承認,你不接受也要接受,這就是現實人生的無奈。”

就拿“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這樣的規則來說,你說它現實,它很現實。你說它死板僵化,它真的死板僵化。這一切,都源於歲月下人的“無奈”。

面對時光,我們會有“人生一世,如駒過隙”的無奈感;面對現實,我們會有“抽刀斷水水更流”的無奈感;面對生活,我們會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無奈感。

不管怎麼說,在這個社會,只要人還要吃飯,還想打拼,還需要有所成就,別被人看不起,就必須坦然接受無奈。因為這樣的無奈,比996更要殘酷。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