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沈巍爆火3年后,我看到了社会对“好人”最大的凉薄

流浪大師沈巍爆火3年後,我看到了社會對“好人”最大的涼薄

作者:洞見muye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自己允許的。

01

還記得“流浪大師”沈巍嗎?

如今,沈巍又重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但形象和過去截然不同。

他剪短了頭發,剃掉了胡子,人也變胖了一點,臉龐微微圓潤。

三年前,沈巍還是上海浦東的流浪漢,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冬天睡橋洞,夏天睡草坪。

所有的生活用度,包括一日三餐,都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但因為他飽讀詩書,涉獵廣泛,巨大的反差讓他迅速走紅,被網友譽為“流浪大師”。

走紅後沈巍開始網絡直播,賺到了不少錢,但失去自由的感覺也讓他非常難受。

於是,在2020年5月,他發布了“殉網”聲明。

轉眼兩年過去了,沈巍又重新回到了直播間,他把粉絲稱為“沈網親”,顧名思義就是網上的親戚。

復出以後,他一共賺到了100多萬。但是,他把這些錢都借給了“網親”。

他的助理說:“他這個人不會拒絕別人,哪怕是不認識的人,沒見過面。他的認知裡把所有人都當好人。”

有人找他借了一兩萬,多的有借好幾萬的,但至今沒人還過一分錢。

如今,沈巍已經身無分文,但每天依然不斷有人跑來找他借錢。

錢被借光以後,沈巍的生活陷入了艱難,因為沒錢交房租,每個月都在發愁。

沈巍的經歷,讓我想起米列的一句話: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覺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

他以為自己是在幫助別人渡過難關,但有些人其實是在欺騙他。

有人說,摧殘一個人最狠的方式,就是把善良獻給惡毒之人,並被其不斷吸血。

那些找沈巍借錢的人,就像是吸血的螞蟥,恨不得吸干他身上最後一滴血。

02

《伊索寓言》中講過一個小故事。

寒冷的夜晚,阿拉伯人坐在帳篷裡取暖,帳外一只凍得瑟瑟發抖的駱駝,想把頭伸進帳篷裡。

阿拉伯人見它可憐,答應了。

可沒過多久,駱駝又懇求把脖子也伸進來,一來二去,駱駝的整個身子,都鑽進了帳篷。

帳篷體積太小,容不下一人一畜,最後駱駝把阿拉伯人趕出了帳篷。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像阿拉伯人一樣,因為善良,給自己招來了麻煩。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

1987年,在山西下鄉的馬少榮一家返回北京,由於沒有落腳的地方,東家住幾天,西家住幾天。

看著居無定所的哥哥,弟弟馬少明動了惻隱之心,讓哥哥一家搬進了自己家。

正是這個決定,給馬少明的後半生帶來了無窮的煩惱,也讓兄弟倆反目成仇。

一開始馬少明夫婦只是旁敲側擊,提醒馬少榮一家搬離,再到後來直接下了逐客令,可馬少榮依然不為所動。

這一住,就是30年。

為了盡快結束這一切,馬少明甚至承諾,只要哥哥肯搬走,他願意拿出10萬元資助哥哥一家租房。

沒想到馬少榮卻一口回絕了。

再到後來,10萬塊錢的資助漲到了20萬,馬少榮仍不滿意。

迫於無奈,馬少明不得不尋求媒體的幫忙,經過調解,馬少榮終於松口,可以搬出去,但堅持要求弟弟拿出25萬。

其實馬少榮一家並不缺錢,夫妻倆每個月有近7000元的退休金,兩個女兒都已結婚生子,也不需要父母的資助,完全有能力承擔房租。

他就是賴上了弟弟馬少明。

有網友評價說:“柿子找軟的捏,人找好說話的下手,是馬少明夫婦的善良,縱容了哥哥馬少榮一家的惡。”

王小波也曾說過,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永遠記住,人性是經不起縱容的。

沒有底線的善良,只會讓貪得無厭的人得寸進尺,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最終受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不要因為善良,給別人撐傘,淋濕了自己。

03

有人總結了成年人社交的潛規則,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

“善良要有底線,大方要有原則。不分青紅皂白,只知道對人好,只會辜負自己的一片好心。”

正如哈耶克所言,當善良失去原則的時候,可能比惡還惡。

作家斑馬講過一個真實故事。

同學A的母親患了白血病,她的母親有醫保和退休金,她本人收入也還不錯,家裡有房有車。

母親確診以後,A的第一反應不是帶母親到醫院治療,而是迅速在朋友圈求助,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的母女情,懇求大家捐款。

和A關系不錯的同學立馬建了捐款群,一經帶頭,群裡同學紛紛開始捐款。

一位同學提議說:斑馬公眾號做得好,可以找他幫忙募捐。

同學A找到斑馬,希望他能通過公眾號給母親募捐一點錢。

斑馬說:深表同情,無能為力。

A特別生氣:你也是有父母的人,怎麼這麼冷血?

斑馬回答說:你自己有收入,母親有醫保有退休金,現在剛查出癌症,你就忙著從別人口袋掏錢。你是自己有孝心,還是想讓別人幫你盡孝心?

有句話說得好,人活在世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無愧於人生一世。另一條是不能慣著別人的臭毛病。

真正的善良,是隨和而不失棱角,柔軟而不失鋒芒。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我們的善良投桃報李。

熱心要交給值得的人,不要等到寒了心,才發現付錯了真心。

04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寫道:

“我的不幸,恰恰來自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中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痕。”

這個世界上,活得最疲憊的,往往都是那些心太軟,不懂拒絕的人。

我認識一個朋友,在某三甲醫院當護士。

她之前跟我吐槽,剛畢業進入醫院那會,因為不懂拒絕,被親戚朋友折騰夠嗆。

一旦親戚朋友家裡有人生了病,或是想看某個知名專家,搶不到號,都會把電話打到她這裡,尋求幫助。

讓她感到無奈的是,她不過只是一個小護士,手上沒有任何權力。

她又不好意思拒絕,總覺得如果耽誤了對方看病,就是自己的責任。

所以,每次有人找她幫忙,她就會聯系在醫院工作的其他同學。

一來二去,她欠了很多人情,有些同學也漸漸對她開始有了反感。

有一次,一個初中同學說母親患了高血壓,讓朋友給推薦個專家。

朋友給她推薦了某個專家,對方又讓她幫忙掛號。

朋友找同學、同事問了一圈,最後也沒掛到號,便如實相告。

誰知對方並不領情,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朋友聽完當時就拉黑了對方。

這件事以後,但凡有人找她幫忙,她都會直接拒絕。

當她學會拒絕別人以後,頓時發現自己的世界都清靜了。

心理學上說: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自己允許的。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和尊重一個好脾氣的人比起來,人們更容易尊重一個會發脾氣的人。”

你硬氣一點,才不會讓那些欺軟怕硬的人欺負;你敢於拒絕,才不會讓那些心機深重的人利用。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