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冬至:習俗、禁忌、諺語、天氣、養生重點一次看

節氣「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落在每年國曆的12月21日或22日,2023年的冬至則是12月22日星期五,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270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天的第四個節氣。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在北半球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在北極圈和南極圈分別呈現永晝和永夜的狀態。冬至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逐漸變長,夜晚縮短。《二十四節氣集解》提到「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

相傳自周代開始就有冬至的祭祀典禮,到了漢代《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可以看出冬至已經是重要的國定假日,俗語「冬至大如年」也可以看出冬至的重要性。

陰陽五行學說歸納冬至有「一陽生」之象,由此冬至日也稱為「一陽節」。又因為陽氣始生,加上此時會有許多祭拜與慶祝活動,富有喜氣意味,因此冬至又有著「賀冬節」的稱呼。

冬至有哪些諺語?

  • 冬至烏,過年酥冬至日若下雨,則接下來的過年期間則會放晴。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冬至在月中,霜雪兩頭空;冬至在月尾;賣牛來買被。

    雖然節氣是對照陽曆日期,但傳統農民認為冬至如果落在農曆十一月的月初,接下來這個冬天會相當暖和,冬至落在農曆十一月的月中則無霜無雪較少寒流,冬至落在農曆十一月的月底則冬季將會相當寒冷。

  •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一天長的意思是手工編織時每天都能多織一根線,表示過了冬至這一天後,白天的時間會漸漸變長。

冬至的習俗與禁忌有哪些?

  • 吃湯圓大家都知道冬至要吃湯圓,而這個習俗的由來傳聞是有一家三口生活清寒貧窮,妻子過世後,丈夫為了籌措安葬費用只好將女兒賣給有錢人家,思念父親的女兒為了想讓爸爸能找到自己,就在冬至時以祭拜門神的名義將糯米圓黏在門上,希望能夠與家人團圓,後來吃湯圓就有了象徵團圓的意義,家家戶戶都會大家一起搓湯圓。也由於冬至陰陽交替,古時也有以冬至為一年的開始的說法,南宋詩人陸游曾提到:「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也有俗諺說「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代表吃了湯圓就代表過年、長了一歲的意思。另外,民間認為吃湯圓避免「單數」,因為吃單數可能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另外,紅、白湯圓分別代表人緣與姻緣,兩種顏色的湯圓都該吃。所以湯圓一定要吃兩色、雙數。

  • 避免夜晚在外逗留及熬夜晚睡由於冬至晝短夜長,古人認為陰氣較重,人的陽氣相對較弱,在外逗留容易招致厄運,建議早點回家。若加上熬夜晚睡,可能讓人體陽氣下降更多,對健康及運勢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 進補俗話說「冬至進補,春天打虎」,除了立冬進補之外,冬至也是很適合進補的時機喔!以中醫以及傳統的角度來看,溫補食物特別適合冬天進食,加上冬至過後是陽氣逐漸轉盛,搭配溫補驅寒的事物相當適合。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