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朱麗葉都換成了黑人?事實證明,好萊塢在「自欺欺人」上走遠了

繼黑人魚、黑血公主、埃及黑後之後,又一個IP被「黑」了。

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選角確定,飾演「羅密歐」的男主為好萊塢當紅小生「蜘蛛俠」湯姆.赫蘭德。

而女主則是24K純黑的黑人,名叫「Francesca Amewudah-Riversin」。

...她是一名舞台劇新人,別說作品,連中文音譯名字都沒有,但她愣是能搭檔好萊塢大熱門蜘蛛俠搭檔。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真讓想不出其他因素。

瞧瞧這奔放的嘴唇,這大骨架,這豪邁的髒辮頭。

...你不說她是朱麗葉,我以為這是新版羅密歐要朝向動作片發展,專門請來的UFC教練。

或者說這要順應LGBTQ大熱潮,讓羅密歐依偎在朱麗葉的臂彎,在新時代弄潮兒的審美審判下,上演性轉版的千古經典?

朱麗葉,愛我請打我一次!

...看完這個搭配,網友們也都不過那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是羅密歐與巧克力吧?」

「我寧願讓赫蘭德演朱麗葉。」

「終於找到他們兩家是世仇的原因了!」

而除了女主是黑人之外,為了配得上女主的血統,其他角色也有將近50%變成了黑人,再想到這黑與白的婚戀大戰。

這哪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分明就是《查理的巧克力夢工廠之黑白巧克力》。

...當然了,作為大洋彼岸另一頭的觀眾,我們可沒有這麼人種煩惱,也不反對黑人在影視劇裡的資源表現。

威爾史密斯、摩根弗裡曼、黑珍珠哈利貝瑞在中國也都具有非常殷實的粉絲,實力與膚色沒有關係。

我們討厭的,當然也似乎是全世界人都討厭的——

是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已經到了自欺欺人的地步。

...把明明已經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的經典形象,愣是要翻天覆地改成完全不同的樣子。

你看,以前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哪個不是俊男美女,哪個不是白嫩俊俏?

70多年來的固定形象突然變成了外貌粗獷的黑人,這讓人誰吃得消。

......而放眼歷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小說發表自1554年,那個時候英國還沒到非洲壟斷經濟,美國也沒有開始殖民,不過第一批黑奴已經被綁送到了歐洲與美洲。

這個背景下,誰又能聯想到黑人能與白人能愛得死去活來?

要真是這樣,那羅密歐大可以不必服毒,隨便攢錢點就把朱麗葉買了便是。

......當然,我也沒有調侃這段歷史的意思,但它就真真切切擺在你面前,是真實發生過的,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又有濃厚的歷史背景,如今選用黑人做主角,卻對歷史全然不顧,這又不是一出當代的「掩耳盜鈴」?

有人可能要說了,人家美國玩自己的政治正確,你一個中國人摻和什麼?

但問題是,這可從來不是他們自家的事兒,文化侵略一直在發生,而且步驟明確。

我們同樣在目標範圍內——

......第一部,先是黑化+女性化

黑人席捲好萊塢是從那次「白人警察跪殺黑人」事件開始的,再加上me too行動的共同發酵,兩撥當時還算弱勢的群體枝葉相持,慢慢發酵出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勢力。

緊接著,迪士尼宣布最新IP《小美人魚》由黑人新人「哈裡.貝裡」飾演。

這個消息當初一經發出就引起全球熱潮,有人反對有人支持,鬧得那叫一個腥風血雨。

...最離譜的是,在完全沒有人種焦慮的中國,竟然也有一大批「自由人士」大肆宣揚迪士尼的正確決定。

帶節奏、買水軍無所不用其極,巴不得在腦門上寫上「黑人好」三個大字。

也不知道這香蕉人到底是哪裡沾到「黑」了。

難不成是因為被人割掉後放的太久,內部已經糜爛不堪?

...緊接著《白雪公主》又宣布由拉美裔的演員「瑞秋.澤格勒」飾演。

《灰姑娘》不僅也換成拉美裔,連教母都成了身穿金色禮服的黑人。

...漫威那邊也陸續登場了「黑人美國隊長」、「鋼鐵之心」、「光譜」、等等黑人英雄。

DC也有意把超人改成黑人躍躍欲試,《007》同樣在黑化,時不時拋出話題試水。

最離譜的就是亞馬遜劇集《指環王》也能加入黑人,明明是顏值發光的精靈族,碰上了黝黑的皮膚只能苦慘了後期特效,不知道該加高光還是黑光。

...而同時,女性化角色的版途也在急速擴張。

這一點在漫威身上最為明顯。

自第五階段開始,漫威的英雄陣容幾乎全都變了性,、女浩克、女黑豹、女鋼鐵俠、女鷹眼、女

...漫威正在全面女性化,幾乎下一代英雄均為女性。

再加上黑人運動的相互作用,方向也就愈發精準,最經典的莫過於《驚奇隊長2》。

巴基斯坦裔的驚奇少女,非裔的光譜,就連導演都是黑人女性,而原本給驚奇隊長的個人solo秀也強制改成了3人平分天下。

最終影後布麗.拉爾森生了一肚子氣,但礙於「弱勢群體」的淫威也不敢造次,只能硬著頭皮完成這部驚駭世俗的爛作。

......而當把所有IP換成女性+黑人後,就開始了最重要的動作——

審美霸凌。

這就是第二步,先給你打好標籤,再噁心人。

大家都知道,在相關文章裡或者女性博主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審美不該被定義」,這句話翻譯過來是「環肥燕瘦各有所美,胖的瘦的都不該有外貌焦慮」。

當然,方向是對的,我們不應該被固定的審美所局限,陷入自我修正的無限焦慮中。

不過,在自由旗幟的支持下,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另一層意思:

我說美就是美的!

...於是乎,就發生了各種魔幻事件——

《小美人魚》上了4年熱搜終於上線,被吹成天仙下凡的「哈裡貝裡」,現實表現像是一條混入海底的鯰魚。

不管是人魚狀態還是人類狀態都讓人看不出是哪裡「美」,或者哪裡是「魚」,充其量也就是個「人」而已。

海底的七位姐妹組成了血統大拼盤,雖然政治正確拉滿,但主角美人魚仍是最丑的那位。

...她在岸邊偷瞄王子的橋段,觀眾以為她是想吃了王子的海怪。

被打撈上漁船後,那皮膚狀態讓人誤以為是海洋環保宣傳片。

最後收了雙腿的人類橋段,更是一場「小太妹整治貴族」的問題兒童教育片。

...最終,《小美人魚》無論是在北美還是中國市場口碑均滑鐵盧,虧損超過2000萬美元。

而另一頭,《白雪公主》主角雖然是拉美裔,膚色不算深,但惡毒的皇後卻請來了知名大美女「蓋爾.加朵」。

有這皇後在,魔鏡還能說世間最美的是白雪公主?

不,好萊塢說她美,她就是最美的。

...最離譜的還有《變形金剛》。

系列初代的女主是梅根福克斯,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超級大美女,無論是漂亮的臉蛋還是勾魂的身材都讓人過目不忘。

麥可貝也知道香車美女的視覺搭配,福克斯的角色定位雖然是花瓶,但她在麥可貝的高光鏡頭下,光是顏值就有了足以匹敵變形金剛的香艷場景。

...此後無論是超模羅西.漢丁頓,還是美國甜心尼可拉.佩爾茲都延續了這一傳統。

將汽車人變形的炫酷場面與高光下的美女共譜成一曲年輕人的熱血搖滾。

...然而到了去年的《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不僅男主是一名拉丁裔、家有重病小孩的小偷,女主更是一個肥胖體質的非裔科學家。

BUFF在觀眾臉上招呼啊。

而女主無論是身材、長相、甚至是演技都讓人找不到替換前者的必要性,更別提在形象上的價值。

...換成這麼「實用」的外觀,角色應該有非常大的劇情價值吧。

可這部電影的女主和前幾部一樣,甚至說還不如,也不過是跟在汽車人身後跑而已。

此後的黑人更是層出不窮。

《史密斯夫婦》變成了黑黃配、《飢餓遊戲》貫穿全片的白人女主也換成了黑人、就連最新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的怪獸世界,都能塞進去一個金毛黑皮的小猩猩...

...到最後好萊塢乾脆玩瘋了,讓黑人穿越到埃及當起了《埃及豔後》。

在那個黑人命比紙薄年的年代,她愣是能號召全國俯首稱臣。

直到現在,黑人甚至穿越到16世紀和白人談戀愛,實在讓人看不懂,到底是為了「弱勢群體」著想,還是「為了黑而黑」。

......而細思極恐的是,正如我前文所說,以上舉例的作品除了線上劇集之外,電影均是在內地上映過的。

我們也在射程之內。

無論票房如何它們也著實將這次文化浪潮吹到了中國,並在「美元與自由」的號召下,率領了一批又一批「買辦大V」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侵略。

你說不角色該換黑人,他們就罵你種族歧視。

你說演員形象不行,他們就罵你審美不行。

總之,好萊塢端什麼菜你都得吃,要不然就是你種族低賤,山豬吃不來細糠。

...而到這時,好萊塢真正的狼子野心才浮出水面。

有人說,好萊塢目前的做法看似給黑人戴高帽,其實就是暗地裡潑髒水。

大張旗鼓採用黑人做主角,實則用一堆粗製濫造的作品,進一步抹黑人種形象。

不信你看,這幾年「變黑」的作品,有哪個作品叫好又叫座了?

...《小美人魚》撲街了,《埃及豔後》被全世界罵成「時尚最爛劇集」。

《超能勇士崛起》虧損7000萬美元,《飢餓遊戲》虧損5000萬美元,漫威的《驚奇隊長2》、《蟻人3》、《女浩克》也紛紛折戟。

《黑豹2》作為闊別三年的回歸之作,在內地也不過勉強破億。

凡是被更換膚色與性別的作品,除了製作低劣就是劇情敷衍,像是隨手在廢棄垃圾桶裡撿了幾張劇本就開機拍攝,然後拿點兒零錢投餵給營銷號大肆鼓吹——

這些作品所「存在」的輿論價值,往往比本身更重要。

...質量差也就罷了,好萊塢還非常喜歡指使黑人取代一些白人的角色。

從《小美人魚》、《埃及豔後》還是現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IP早就在觀眾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形象,強制換成黑人後不僅將整個作品基調打翻,也讓忠實粉絲的童年感覺被強暴。

再將視角抬高,整個文化環境也不希望黑人這樣硬生生取代白人來「勝利」。

就連黑人博主都忍不住吐槽:

「如果要讓觀眾看到更多的代表性,那就創造一個原創黑人公主,而不是把小美人魚變成黑人!」

...可好萊塢是真的在乎有色人種的利益嗎?

再看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禮。

今年頒獎禮上出現兩大事件,一個「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拿獎時對關繼威全程忽視。

儘管關繼威恭送著獎盃上去,但唐尼跟他連眼神接觸都沒有,奪過獎盃扭頭就和旁邊的白人卿卿我我,像是從傭人的餐盤上拿過一杯香檳那般自然。

...關繼威可是奧斯卡最佳配角,但影後來了也沒用。

石頭姐靠《可憐的東西》拿到影後,上一代奧斯卡影後楊紫瓊為其頒獎。

石頭姐和唐尼一樣,同樣是回過頭就把獎項奪走,跟楊紫瓊沒有寒暄半句,甚至連正臉都沒瞅她幾眼,轉頭就忙不迭迎合著旁邊的白人姐妹。

...更可怖的是,這兩件事發生後,任憑整個亞洲的聯合討伐,唐尼和石頭姐都沒有任何回應,反倒是楊紫瓊和關繼威主動「原諒了自己」。

亞洲人挨打,亞洲人認錯,亞洲人為白人擦屁股。

結合奧斯卡上這真實的一幕,再回看這些年的黑化、女性化運動。

好萊塢從來也沒有想過真真正正的配合什麼「平權」,只不過是在機械性完成某些指標而已——

你說黑人少,那好,我把白人改成黑人。

你說女人少,那好,我把男人改成女人。

...前幾年網傳007將改成女黑人但能不能改,改完合不合理,這個他們不考慮,他們只是想讓你閉嘴。

更遑論為黑人、女人量身定做原創作品了。

當然,有是有,但還是那句話——

它們「存在」的輿論價值,往往比作品本身更重要。

...等改完了,上映了,引來觀眾的一眾差評,他們就立刻辦起了無辜臉:

「不是你們讓我多加入黑人嗎?怎麼加完了你們還不高興?」

最後得出結論:

黑人多、女人多的電影都是爛片。

但明知道是爛片,相關維權人員還必須買票,把這碗「珍珠翡翠白玉湯」吃下去,吃完不許吐,還得誇做得好,做得妙,下次多加點兒黑人!味道好極了!

就在這麼互相擺爛中,相互拉鋸成了一場笑話。

堪稱21世紀最強的行為藝術了。

......好萊塢颳起一陣妖風,整個西方市場都在這種巴比倫式的自欺欺人中穿上皇帝的新衣。

不過好在內地市場不買帳。

2012年,中國內地票房榜前10中有7部電影來自好萊塢,2018年,內地票房過10億的有8部是好萊塢。

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降到了5部,21年和22年降到了只有2部。

...縱觀整個進口片排行榜,前十名除了2022年的《阿凡達2》拿下16億票房之外,其餘的電影均是16、17、18年的老片。

好萊塢越來越不行了。

就連《紐約時報》都針對該現象發表了文章《中國為何對好萊塢失去興趣》,分析其中的原因,尋找好萊塢失寵的秘密。

但你分析半天,折騰半天也沒用。

說來說去其實很簡單——

你們那自欺欺人的一套,哥們不吃!

...——全文完。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