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筍「少1步驟」會中毒!醫示警:害人抽筋、喪命

炎夏是綠竹筍產季,醫師楊振昌提醒,國內、外都曾發生過食用竹筍中毒的案例,原因來自「生食」竹筍導致氰化物中毒,嚴重會使人抽筋、甚至死亡。因此,竹筍一定要經過煮熟後才能食用。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在《健康2.0—名醫觀點》表示,生竹筍含「氰酸」,若吃下肚可能造成氰化物中毒。他說明,這是因為氰化物會抑制身體利用氧氣,一旦身體組織無法使用氧氣,就會缺氧、出現酸中毒,嚴重會抽筋死亡,因此竹筍一定要煮熟後才能為人所食用。

楊振昌表示,國內、外都曾發生過類似案例,泰國曾有過幾十人因採摘竹筍後未經烹煮,就直接醃漬後食用,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他提醒,市面上常見真空包裝的竹筍食品,民眾食用前務必要先煮熟後才能吃。

他並表示,樹薯也有相似情況,但只要經過日曬加熱,就能破壞氰酸等類似化合物,因此市售的樹薯粉無此中毒疑慮;但若未經處理,國外曾出現患者慢性中毒的症狀,因為氰化物結合維生素B12、導致人體缺乏B12,進而出現貧血、失智或神經系統問題。

至於豆薯,楊振昌表示,可食用塊根部分,但長得像豌豆的豆莢因含有魚藤酮,也有嚴重毒性,民眾千萬不要誤食。此外,中毒後即使多喝水或運動流汗,「基本上都無助排毒,氰化物中毒有解毒劑,因此,民眾若因此中毒,一定要盡快就醫治療。」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