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為什麼不滅了朝鮮來補充財政?網友的評論很現實

先在這裡祝大家身體棒棒,萬事如意,一切都美美噠!

某乎上最近有個火熱的話題,明末為什麼不滅了朝鮮來補充財政?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今天咱們聊一個歷史話題:明末的時候,為什麼明朝沒有選擇滅掉朝鮮來補充自己的財政呢?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咱們慢慢來分析,看看背後到底有些什麼原因。

但是時間會改變一切,先秦的南方地區也是爛地。說不定千百年之後,以前的爛地會變成好地。只不過這時間太久,政權的壽命太短,對一個政權而言,意義不大。

不要因為現在韓國是發達國家,就覺得當時的朝鮮半島也是有錢無力的餃子啊

親愛的讀者朋友歷史上的很多決策,都不是簡單的對或錯,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結果。

記得,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人性的光輝,也照出了人性的陰暗。咱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也要思考人性,思考道德,思考和平。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兒,下次咱們再繼續。記得,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你們怎麼看呢?

【朝鮮半島的前世今生之一】前言在我國的北方很多地方,特別是繁華的都市中心區域,幾乎都會有非常著名的朝鮮族一條街、朝鮮族風情街等獨具特色的商業街區,一方面是因為從地理位置講,朝鮮、韓國距離我國北方區域特別是東北區域特別近;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與我們中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更有著非常神奇的關係。朝鮮半島示意圖遠在商朝時期就已經有商朝的王族成員遠赴朝鮮半島避世隱居,而後更是在朝鮮半島建立起政權,將毀於紂王之手的成湯王朝在神秘的朝鮮半島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延續……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是誰幹了這麼狠的事兒?他是朝鮮半島第一個建立起政權的人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世界的格局變化最近一段時間,全世界都在時刻關注著疫情的變化和發展,我們都在共同祈禱疫情能夠早日結束。似乎除了疫情之外,大家也沒有什麼更多的心情去關注外界的動盪和紛爭。但是,前一段時間我們的近鄰朝鮮火了一把,在緊張的疫情間隙,成功的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當然在這個資訊滿天飛的時代,我們還是搬個小板凳安靜的看著就好……朝鮮的古歷史與商朝的關係初識殷末三賢之首箕子說起朝鮮,或者說朝鮮半島更適合一些,就一定要向大家介紹一個人物,這個人名叫「箕子」。這個「箕子」在歷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特別是在朝鮮歷史上,絕對是站在巔峰,神話一般的人物。當然說起「箕子」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認識,但是說起他的大侄子,相信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因為他的大侄子就是商朝「紂王」!

就是你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那個,酒池肉林、 炮烙之刑、揮霍無度最後成為亡國之君的商紂王,當然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是那個狐狸精——妲已。在歷史上,「箕子」是商朝末期人,他是紂王的親叔叔,曾經官拜太師一職,與微子、比干並稱為「殷末三賢」。因為這三賢的緣故,所以「箕子」也做著和比干相同的事,就是勸諫紂王當個明君。剛開始的時候,紂王還能耐著性子聽箕子嘮叨,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但是時間長了,紂王也很煩……比干剜心的典故和結局大家是熟知的,箕子的結局能好得了?比干剜心的故事箕子裝瘋避禍,被迫逃往朝鮮半島紂王怒了,紂王決定懲治箕子,懲治這個不把自己當大王的親叔叔。懲治的方式就是要處死箕子。好在「箕子」平時人緣不錯,提前得到了風聲,而且前車之鑑很多,箕子也大體上能夠猜到紂王要對自己動手了,所以箕子瘋了……對於一個瘋子,紂王沒有痛下殺手,當然為箕子求情的人也不少,念在自己血親關係的情分上,箕子逃過了這一劫。但卻被貶為奴隸,被關在監獄中。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124年,武王伐紂攻破朝歌,箕子趁亂逃出大獄,一直逃到「箕子山」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晉城境內。過起了避世隱居的生活。武王手下大將——哪吒但是周武王求賢若渴,希望箕子能夠出山輔佐朝政,但是箕子卻以「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的說辭拒絕了武王的邀請。箕子大概的意思是:殷商如果滅亡了,我不會做新王朝的臣僕,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忠貞。其實在筆者看來,箕子其實是要「面子」的!

您想,在商朝時期,「箕子」曾官拜太師,別說是武王,即使是武王他爹文王,見了箕子都要揖首行禮。如今改朝換代了,你武王一個小輩當了大王,讓我箕子當你的臣子,對你行大禮參拜,這是箕子所不願去做的。而且箕子畢竟是前朝王族的血親後人,他的態度也幾乎代表著這個大家族的態度,因此箕子才百般推脫,拒絕出山。武王這個時候就不太正經了,明知道箕子不會出山,還裝模作樣多次差人說辭,箕子也害怕自己總是拒絕武王,萬一哪一天武王以此為藉口,把自己給收拾了,那商湯這個綿延千年的大家族可就要徹底的退出歷史舞台了。可能是基於這個原因,箕子借著一個機會,跑了……這次,箕子不是一個人跑的,他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帶走了,浩浩蕩蕩的5000多人一起跑了,從今天的膠州灣出海,來到了朝鮮半島地界,並在那裡正式紮下根來。今日膠州灣傳道授業,深耕朝鮮,建立箕子朝鮮政權箕子此去朝鮮,帶去的不僅僅是5000多人,還有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技文化知識,為推動當地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當然,最重要的是箕子很快就在那裡聚攏了大批的當地人,很多當地人發現了一個道理,跟著箕子的這個隊伍一起生活,能夠吃的飽、穿的暖、睡的香……自然就受到更多人的擁戴和支持。不斷發展壯大的箕子,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當大王的機會,豈能放過。於是在公元前1120年,箕子在朝鮮正式建立政權,史書上稱之為箕子朝鮮政權。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政權。當然直到今日這個話題依然有著許多的爭議,很多朝鮮人認為在箕子朝鮮之前,還有一個有記載的政權,被稱為檀君朝鮮。

在筆者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你一個商朝人建立的政權,卻是朝鮮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政權,這種說法很容易讓人有更多的聯想。當然這些歷史問題,我們還是留待史學家來考證。話說,箕子朝鮮建立後,一直統治著朝鮮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公元前194年,才由一個叫衛滿的小人物給推翻了。這個衛滿到底由何而來,他又有什麼能耐推翻一個政權,我們下次聊一聊這個話題。歡迎大家關注。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