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連威脅和恐嚇都不管用?與孩子溝通方式要改啦

語言是一門藝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

你也一定會認同:會說話和不會說話的父母調教出來的孩子有著天壤之別,因為在你我的身邊有著太多會說和不會說的父母。

如果我們想得到積極、健康、努力的孩子,作為家長就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可是這種努力不只有行動,口頭溝通其實更為重要。

所有的父母都一樣,給孩子足夠豐富的食物、足夠保暖的衣服、足夠多的希望、足夠多的金錢的付出,可是為什麼孩子之間的差別會那麼大呢?

原因有很多,會不會說話絕對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這些話是我們從很多家長那裡收集來的,殺傷力最強的一些句子,孩子最不喜歡聽到的句子,看看你是否在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隨口就說呢?

一、不!

卻代表了父母太多想要表達的內容,對孩子的不信任、不允許孩子的嘗試、否定孩子的努力,一切的消極的改變可能就是這一個字。

如果在生活中這個字使用的太頻繁,孩子聽著聽著就把這種消極的情緒理解為理所當然,當他們想要嘗試去進取時,這個字就會反復的出現在他們的腦海裡。

更多的時候,和這個字無關,和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有關。我們可以把不這個字用修辭手法變成我們希望孩子做的那樣,而不是毫無積極引導的無任何意義的批判行為,要知道很多父母真的很喜歡批判孩子。

二、幹的好!

幹得好、做的不錯這是最常用的口語讚美孩子的話,孩子也最愛聽到父母給出這樣的讚美。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你真的想要去表揚孩子,請在幹得好這三個字前面加上你,你幹的好,你做的不錯,你弄懂了,你明白了。

從幹得好到你幹得好,你已經感受到不同了是嗎?你幹得好這個句子是從你開始的,然後是他們做的事情,家長在誇孩子在某件事上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我們對某件事的看法。

幹得好:是家長的看法。

你幹得好:是家長基於事實對孩子行為的客觀的評價。

孩子當然需要客觀真實的評價,而不是你的看法。

三、不要和我辯論,我是家長

當孩子和我們辯論時,討論某些重要的問題時,甚至在聊到某些能夠快速激怒家長的事件時,我們會給孩子提出要求:你不要和我辯論,我說的都是正確的,我說的就是王法。

為什麼不能辯論呢?辯論是孩子思維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認真聽孩子在說,而不是直接切斷和孩子之間的辯論式的談話,我們來換個方式試試。

切斷式的:你不要再說了,你說了也沒用,我是你的爹媽,你就得聽我的!

溝通式的:我知道你希望我對這件事的看法與你一致,但是不好意思,我的判斷不會改變。或者:你有問題,你不可以不理解,但是我只是在告訴你我的答案。

這兩種表達方式是不是大不同?當我們能夠清楚的說出我們對孩子與我們辯論的看法時,孩子就能夠清晰的理解我們的反應,孩子也能夠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讓你們之間的分歧得到澄清。

無論哪種方式,孩子都可以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或者關注,並去驗證他們的任何一個論點,他們不是你的跟屁蟲、附屬品,就是這樣子。

四、如果你在做一次我就……

如果你再做一次,我就……

你能怎麼樣?

在生活中我們聽過太多這樣的話,我們身邊太多的家長拿這句話來要挾自己的孩子,即使這樣的要挾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威脅一個孩子,讓孩子害怕我們。

威脅的事情,通常是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再做一次之後,你沒有任何懲罰,你就違背了我們的信譽,我們的話在孩子面前越來越不值錢,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要怎麼辦呢?威脅孩子時,給孩子選擇的權力,把如果你再做一次我就……

這樣的說話方式變成:

如果你繼續(某種行為),你就等同於選擇了(接受你要提出的某種懲罰),你可能會說:孩子我告訴你,如果你選擇看電視,那麼週六日你就只能選擇不允許玩電腦。

同樣的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第二種方式中沒有任何的威脅,只是在表達我們的觀點和期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