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避免受寒 预防方法有?

類風濕關節炎如何預防,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疾病類型,它是現代人的高發病,此病是慢性疾病,病程時間是很長的,若不及時治療就對關節部位有很大的損傷,還會引發很多並發症,因此,為了避免出現危害,我們應該盡早的預防。那麼,預防類風濕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如何飲食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幫助?

預防類風濕的方法有哪些?

1、預防類風濕要避免受風、受潮、受冷

大部分患者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受涼、受潮等病史,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較多,是“百病好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要防止受冷、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留意保熱,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冷侵襲,留意保熱是最重要的。

2、預防類風濕還要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凡是能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就強,很少患病,抗御風冷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3、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精神活動狀態有密切的關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方面,遇事要留意不可過於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要記住“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4、留意勞逸結合

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也是預防類風濕的要點,過於疲憊,人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輕易引發一些疾病。

5、預防類風濕還要預防和控制感染

實驗研究表明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誘發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因素之一,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蛀牙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

雖然現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為了各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能夠更好的恢復健康,建議各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生活中的飲食也不可大意,如辣椒豬肉湯等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是有幫助的。

吃什麼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幫助?

1、花菜根酒

黃花菜根、黃酒各50克,將黃花菜根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沖黃酒內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日2次,連服數天。本方具有清熱通絡的作用,適用於熱痺、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關節無紅熱者忌服。

2、茄根酒

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白酒500毫升,將茄子根洗淨,切碎,用白紗布包好,封口,再將茄子根放入白酒中浸泡3日,啟封即可飲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次飲15毫升,每日2-3次,連服7-10日。本方具有清熱祛風,除濕通絡的作用,適用於熱痺、關節紅腫熱痛、口渴、便干、發熱等症。關節無紅熱者忌服。

3、辣椒豬肉湯

瘦豬肉100克,辣椒根90克。將瘦豬肉洗淨,切塊,辣椒根水洗後用紗布包好,封口。再把豬肉、辣椒根、蔥段、姜片、花椒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燉煮半小時至肉爛,去辣椒根,吃肉飲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日1劑。本方具有溫經散寒、祛濕止痛的功能,適用於關節疼痛較劇者。熱痺忌服。

4、桂漿粥

肉桂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肉桂研成細末,粳米洗淨,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肉桂末、紅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熱空腹吃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日1劑,5日為1個療程,有效再服1-2個療程。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寒痺。熱證及陰虛火旺者禁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