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病不能拖,否則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這3種病不能拖,否則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尿毒症被稱為“第二癌症”,可見尿毒症有多麼可怕,很多人聽到尿毒症,第一反應就是“沒救了”。事實上,尿毒症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腎衰竭的最末期,伴隨著一系列的腎病並發症。

這3種病不能拖,否則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雖然尿毒症不是突然發生的,但是很多生活細節不注意,或者某些腎髒疾病沒有及時治療,都可能讓你離尿毒症更近一步!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容易引起尿毒症的3件事

1、感冒不及時治療

曾經有一則新聞介紹,一名年輕女性在感冒一周後被查出尿毒症,令人震驚。

很多人認為感冒是一件小事,得了感冒也不以為意。雖然感冒不會直接引起腎炎,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容易感染細菌,一旦沒有得到抑制,就會誘發急性腎炎,最後導致尿毒症。

這3種病不能拖,否則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2、經常憋尿

經常憋尿會對腎髒造成嚴重負擔。腎髒是主要負責排洩的功能,它需要通過生成尿液,將體內的代謝產物、廢物以及多余的水分排出。

長期有憋尿習慣的話,帶有細菌的尿液就會逆流至腎髒,引發急性腎炎,對腎髒排洩廢物的功能造成影響。一旦代謝廢物長期積蓄在體內,可能會誘發腎衰竭。

3、使用腎毒性藥物

腎髒屬於身體的排毒器官,但是一旦濫用一些腎毒性藥物,就可能對腎髒造成損傷,誘發腎衰竭。

不少人為了減肥,或者相信一些民間偏方,對於用藥沒有謹慎意識,經常使用一些中藥雷公藤、止痛藥、四環素類抗生素等腎毒性藥物,由此而引發的副作用可能會引起腎衰竭,為尿毒症埋下隱患。

3種病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這3種病不能拖,否則會「悄悄」變成尿毒症!

1、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導致尿毒症一個重要的原因,高血壓病人需要嚴格控制血壓,因為高血壓和腎損傷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伴而行的,會一同加重疾病的發展。而糖尿病人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也可能導致腎病發生。

2、尿路感染、尿失禁

研究數據表明,由於尿路感染最終患上尿毒症的幾率已經達到21.8﹪。

尿路感染或是泌尿系統感染一旦沒有及時治療,就會演變成慢性、反復的感染。尿路感染久治不愈,會對腎髒造成損害,影響排尿。而大量的排洩廢物無法排出,就為尿毒症發病創造了條件。

另外,有些人出現尿失禁的現象,但是礙於面子沒有及時治療,但是一旦延誤了治療,膀胱殘留的尿液也會侵害腎髒。

3、慢性腎炎

長期的慢性腎炎如果得不到治療,腎髒的損害會逐漸加劇,最終導致腎衰竭,出現尿毒症。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