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兩拔千斤!這只小蜜蜂鑽進磚牆拔出水泥釘,鍥而不捨的韌性讓人肅然起敬!

康芮颱風遠離,有雨港之稱基隆,一場午後又急又快的大豪雨,整座城市泡在水裡成「水都」,排水系統宣洩不及,又爆發土石流、民房應聲倒地、巨石從天而降砸車,基隆猶如人間煉獄。在氣候極端的時代,政府治水應有新思維,否則非常態的天災若成常態,非民眾樂見之事。

康芮颱風後的一場大雨,讓基隆整座城市儼然成為「水都」,爆發土石流、民宅倒塌、巨石掉落等災害,面對如此極端的氣候,政府治水應有新思維。(翻攝自Youtube) 基隆市過去飽受淹水之苦,多半來自基隆河水暴漲,政府斥資興建堵水堤防,愈蓋愈龐大,並在上游興闢員山仔分洪,引水入海分流,破壞生態環境爭議不斷,不過,基隆河上游住戶的確受到庇護,暫時遠離淹水夢魘。

這幾年基隆好不容易擺脫基隆河淹水威脅,沿岸住戶颱風天不再擔心淹水夜不成眠,無情的水,仍未放過基隆,市區興建停車場、汙水截流站等大型建設,阻斷原先排水系統,再加上系統業者線路侵入排水溝,不肖店家便宜行事直接將油汙倒入自家門前的排水溝,削弱排水溝排水功能,衍生遇雨即淹的惡果。 老天爺更是無情,在0831下午基隆時雨量達94.5毫米,猶如天上直接將水倒到地面,這種猶如B52轟炸機重轟式降雨,基隆近20年罕見,排水系統當然立即豎起白旗投降,任由雨神宰割。

話又說回來,基隆是全台降雨量最多縣市之一,過去主政者強調「路要平、溝要通、燈要亮」,符合平民百姓最基本需求,市府每年4季定時清水溝,比起其它縣市算是勤快多,仍無法逃過雨劫,對災民而言恐怕非天災已了事,是否有人禍?在颱風遠去復舊完成,市府應重新檢討調整治水作為,找出病灶對症下藥才是市民之福。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