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多大才算「兒童」?與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樣

古代「兒童」年齡有什麼標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祝小讀者們節日快樂!

「兒童」的標準是什麼?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但在民間,兒童的年齡沒這麼大,《現代漢語辭典》「兒童」條即稱:「較幼小的未年人」,並在括號中附註「年紀比『少年』小」。

那麼,古代兒童年齡一般多大?怎麼劃分未成年人的?

(繪畫上的古代兒童)

在古代,與現代「兒童」、「少年」比較接近的詞語並不少,但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童子」,這是經古代官方認可的未成年人名詞。古人也習慣使用之,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不只一處出現「童子」。

《國風·芄蘭》一詩即稱:「芄蘭之支,童子佩觿。」用金啟華譯註《詩經全譯》中的譯文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蘿藦的枝兒軟又軟,小孩兒佩著牙錐啊。」這裡的童子有多大呢?《詩經》裡沒有說。

據宋朝經學大師朱嘉釋證:「觿,錐也。以象牙為之,所以解結。」佩觿是一種成人風俗,照此說來,這裡的「童子」應該成年了,實際不是,還是小孩子。《詩經今注》作者、已故當代先秦文化史研究專家高亨認為,《芄蘭》詩中的「童子」應該是「約十二三歲的兒童」,此詩是一個成年女子對嫁給未成年人表達不滿。

(唐朝兒童形象,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187號唐墓出土絹畫)

高亨的「約十二三歲」僅是一家之言,古代童子年齡一般都是多大?從歷代「童科」考試規定來看,並不統一。

據《文獻通考·選舉考八》(卷三十五)「童科」條,童科早在西漢已出現了,通過童科的孩子被稱為「童子郎」,童子郎多是「神童」,可以授官,得相應的俸祿。《文獻通考》共列出8名童子,除1名沒明示年齡外,其他7人均有:12歲4人,13歲1人,15歲1 人,16歲1人,可見漢代的童子年齡在16歲以下,一般在12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相當於現代的「少年」。

到了唐朝時,科舉考試正式設「童子科」,童子年齡的界定更明。《新唐書·選舉志上》稱,「凡童子科,十歲以下」,這個年齡槓子,比漢代要低許,如果依此標準,《文獻通考》所記載的8名童子,均無資格參加唐朝童子科考試。而宋朝,童子的年齡又有變化,提高到了15歲,據《宋史·選舉志二》:「凡童子,十五歲以下。」

(南宋兒童,南宋佚名繪《小庭嬰戲圖》,局部)

科舉制度中有關童子的年齡界定,並不是古代「未成年人」的標準。那麼古代未成年人是怎麼劃分的?這裡又比較複雜,僅從風俗上來說,就有「儒家標準」和「坊間標準」的區別,男性與女性未成年的標準也不同,貴族與平民之間也存差異。

儒家標準的未成年人標準相對清楚,見於《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意思是,從出生到10歲是「幼年」,適宜學習,稱10歲孩子為「幼學之年」,就是這麼來的;長到20歲叫「弱年」,應該束髮加冠了,此年齡段叫「弱冠之年」。

(南宋兒童,蘇漢臣繪《秋庭戲嬰圖》,局部)

從《禮記》規定來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當於現代少兒階段;20歲則是未成年與成年的分界線。20歲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現在18歲以下要高出2歲。到20歲即成年,要行「冠禮」。

冠禮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成年禮儀,又稱「成丁禮」,早期相當隆重,家人、親友、鄉村長老都要參加的。

冠禮是給男性的,女性成年禮儀叫「笄禮」。《禮記·內則》稱:「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意思是,女性15歲舉行笄禮,20歲可以嫁人,15歲大女孩子因此被稱為「及(開)笄之年」。

(尚在哺乳期的小孩,有嬰兒、孩乳、襁褓、孩抱等多種稱呼)

可見,在古代15歲以下女性是未成年人,到15歲就是成年人,與男性相比,古代女性提前5年成人。事實上,這一標準並沒有被嚴格遵守,如女性15歲時沒許嫁(定婚),笄禮就要推遲至20歲時舉行,如此女性就與男性一樣,應該都是20歲成年。

有意思的是,古代民間還喜歡以是否結婚,來劃分未成年與成年。據《周禮·地官》「媒氏」條:「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如果依此標準來說,男子在30歲前、女子在20歲年都可視為未成年人,結婚了才成人。如果一輩子不結婚,到死都是個「孩子」。

(小新娘子,現代表演)

筆者在作社會調查時,發現在今天的農村裡,還有戲稱未婚中老年人為「孩子」的現象。

而在古代,早的有8歲就結婚了,十二三歲結婚更是常見,以「結婚就是大人」的標準,他們已是風俗上的成年人了,而此時他們實際還是孩子,連身體都沒有完全發育好。

來源:網路   版權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

14797880742823.jpg14797880745229.png

14797880754888.jpg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