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政40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明信卡+新聞圖片+youtube影片)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簡稱臺灣博覽會,是1935年(昭和10年)日本統治臺灣40週年時,於該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此50日期間在台灣各地(以台北市為主場地)所舉辦的博覽會,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1次舉辦大型博覽會。臺灣第2次舉辦大型博覽會的時間,則是要到戰後的1948年,台灣省政府在台北市舉辦的1948年臺灣省博覽會;第3次的大型博覽會則是在2010年,也是以台北市為主場地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籌備]

日治時期臺灣最高行政機關臺灣總督府於1934年6月編訂下一年度預算時,通過補助60萬圓舉辦博覽會。同年11月2日在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室舉行的官民會議中做出決議,決定該博覽會的命名與舉辦時間。12月11日,臺灣博覽會舉辦計畫正式在臺灣總督府會議中拍板定案。

[運作機制]

臺灣博覽會規模龐大,故為舉辦此博覽會,許多組織也因此成立。

臺灣博覽會的總裁為當時的臺灣總督中川健藏,實際負責執行的會長則由當時臺灣總督府的總務長官平塚廣義擔任。並設副會長、名譽顧問、顧問、評議員、委員等職位,共2701人,皆由臺灣總督府的一級單位局長、臺灣地方行政長官以及日本國內各地的長官兼任,皆為無給職。

臺灣博覽會下設有事務局,掌理展館硬體、公共設施以及臺灣博覽會宣傳、入場券銷售、觀賞者接待和會場內的衛生與鼓勵各地參展等業務。事務局的職員大多數是由臺灣總督府所屬的各相關單位依其專長借調,亦不支薪。

另有官民合組的「臺灣博覽會協贊會」,由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松木幹一郎擔任會長,臺灣日日新報社社長河村徹及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員後宮信太郎二人擔任副會長,為臺灣博覽會的協辦單位,負責臺灣博覽會的餘興活動、宣傳以及會員募集事宜。此協贊會的經費由會員的贊助金而來,會員依造捐款多寡可依次分為有功會員、特別會員、贊助會員和正會員四類。捐款的會員可以獲得臺灣博覽會的紀念會章及入場證。

[參觀要員統計]

計819人,其中比較重要者有

中華民國:主要以福建省為主,包括省主席陳儀、省府委員林知周、外交課長陳宏宗、長樂縣知事王白秋、廈門市長王固盤、閩侯縣長陳世鴻、福州電器公司林天民及劉崇侃、福州放送局長黃天如、北平政務委員李擇一

滿洲國:滿洲國駐日本大使謝介石

朝鮮:黃海道參與官張錫元

[歷史定位]

臺灣日治時期後期,日本國力甚強,日本政府的整體情況已不遜於當時的歐美列強,殖民統治的成果也成為日本國力的一部份,臺灣博覽會的舉辦正可以作為日本統治成果的一次對內與對外的總檢視。

日本始政40週年紀念 - 台灣博覽會(1935)

台灣第一次博覽會.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