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判斬首,劊子手不忍下手,最後兩人一同自殺,後人至今敬仰

那是風和日麗的一天,但是卻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

這一天,崇文門外聚集了無數圍觀的百姓,他們有的是無知群眾單純湊個熱鬧,有的是這個犯人的死敵,但是更多的則是憤怒和悲痛的百姓,他們來的目的是為了給眼前的這個人送行。他們眼睛中包含著淚光,痛哭流涕,因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於謙。

於謙

於謙緩緩的從囚車上穿過大街,來到了崇文門,這位朝廷曾經的兵部尚書,拯救了大明的英才,死之前家裡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從他的家裡沒有搜出一兩銀子,那些妄圖搜集罪證的小人打開了他家的密室以為能夠找到金銀珠寶,但是他們找到的卻是明皇御賜的蟒袍劍器,除此之外別無他物,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位於少保竟然身無長物,而他們更忘記了,就在不久之前,如果沒有於謙在明朝兵敗土木堡之後整頓朝綱,扶立新君,對抗瓦剌,大明現在已經是半壁江山淪入敵手。

土木堡之變

這樣一位一心為公的英雄,現在卻在囚車之上,即將被斬首。

這究竟是為什麼?

很多老百姓都不理解,不只是老百姓不理解,滿朝的文武百官其實也沒有幾個理解的,於謙的罪名是迎立外藩,但是誰都知道那是非常時期的特別之舉,當時皇帝被敵國瓦剌俘虜,於謙為了穩定人心迎立皇帝的親弟弟當了皇上,皇帝則變為了太上皇,但是之後於謙一直在為英宗回到朝廷而奔走,不止如此,於謙不止一次的為了打消代宗(也就是皇帝弟弟)的疑慮而上書,為了提升英宗的待遇於謙更是不遺余力,所以即便是英宗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於謙實有大功(謙實有功),但是他仍舊下令殺害了他。

因為於謙被嫉妒,因為於謙的敵人對明英宗表示,如果不殺於謙,明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殺了於謙,只為了所謂的名正言順(雖然實際上這根本不成立)。荒唐可笑的封建帝王,一個錯誤的時代,注定了一位英雄悲劇的結局。

於謙走上了刑場,把頭放在了刀下。“動手吧。”於謙一臉淡定。他已經了無牽掛。

刑場上的於謙

但是劊子手沒有落刀,他看著於謙,放下了刀,所有人都驚呆了,劊子手一字一頓的說道:於少保,我殺了無數惡人,但是我不能殺你,我殺了你就背上了千古罵名。”於謙熱淚盈眶,“壯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我死得其所,你動手吧。”劊子手拿刀的手顫抖了,他奮力舉起了大刀,但是並沒有落下去。

他自刎了。他始終無法殺死這樣一個英雄。

於謙哭了,但是他也笑了,“有這樣的知己,夫復何求?!”於謙請求自刎,這一年他正好60歲。

杭州於謙墓,至今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真英雄才能流芳百世

於謙死後,都督陳逢冒著殺頭的危險收斂了他的屍體,把他運出京城葬在了杭州西湖之畔,後來於謙平反,他就一直長眠於杭州。

不遠處,正是岳飛的陵墓。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