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重啟」鍵,你的婚姻真的會變幸福嗎?

最近和閨蜜們聊起了最近大熱的日劇《四重奏》,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起了女主角卷真紀的婚姻。

 

『她的原生家庭讓她太缺乏安全感了,所以在婚姻裡失去了獨立的人格。』

『她沒找到適合她的男人。』

『她根本不了解男人要的是什麼。』

......

聽著姐妹們的討論,我陷入了沉思。

她們說的對嗎?有些道理,又不全對。

婚姻原本就是一場複雜多變而沒有標準路徑的歷險。

如果一定要分析如何才能避開險途中的陷阱、湍流和死胡同,我們不妨順著《四重奏》的劇情將其中的一些玄妙體會。

你無法阻止老天要打雷還是閃電,可是備足冒險裝備,提高生存技能,還是可以降低失敗率吧?!

你們是否坦誠聊過,想要怎樣的婚後生活?

《四重奏》中的女主角真紀,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也曾相愛的兩人走進婚姻後,期待的生活發生了衝突。

小期待落空看似小事,卻一次次累積著,最終落得丈夫“落荒而逃”,寧可“玩失蹤”也不想回家的荒唐結局。

如果把婚姻比作你的一份工作,在你接受OFFER和老闆達成共識時,你們是否有互相問過,你期待怎樣的工作氛圍和條件?老闆又期待你是什麼類型的員工?

如果彼此三觀不合,他希望你絕對服從權威,而你希望平等自由,其實你會重新考慮這份工作了——即使它的薪水非常誘人。

而如果你們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對立,那麼彼此的妥協和努力,會讓你們的關係變得和諧可持續。

比如,你知道老闆希望你更勤奮,你希望老闆給你更多鼓勵,但你們整體上都認可公司的文化和發展方向,那麼,恭喜你們,可以合作試試看了。

其實雙方關係比僱傭關係更平等的婚姻又何嘗不是?

你希望當頂客族,而我希望子孫滿堂;你希望女人全職在家帶孩子,而我希望雙方對家庭各付一半責任。

婚姻裡總有一些矛盾其實原本就存在,只是你們逃避討論,或者忽略 “婚前好好談一談” 這個重要環節,以為隨著時間推移,隨著一紙婚約,“對方” 會妥協的。

結果,自然是在磕磕碰碰中彼此傷痕累累。

其實,正面矛盾,是很好的 “了解彼此”,並尋找到矛盾解決方案的唯一辦法。

假如真紀的丈夫知道她的過往故事,知道她對普通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對家人的依賴感,是不是會更理解疼惜她一些?

如果真紀知道丈夫希望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而還能保留有一分浪漫和激情,是不是就不會拒絕一起去散步喝咖啡的邀請,也不會把他送她的詩集用來墊熱鍋了?

你知道你的另一半並不喜歡吃炸雞的時候加檸檬汁嗎?

《四重奏》裡引來網友熱議的“ 炸雞檸檬汁論”,也是我們在夫妻溝通時常常會走入的盲區。

婚姻和戀愛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我們彼此之間不再像戀愛時那麼 “小心翼翼”。

熱戀時我們往往更考慮對方感受,怕對方嫌自己臭一定會洗個澡再約會,看電影前會問對方喜歡看什麼片,點菜前會問你有什麼忌口。

可是進入婚姻後,我們以為,彼此已經太懂彼此了。所以,炸雞加檸檬汁之前,也忘記考慮,要不要問一下對方,你喜歡加檸檬汁嗎?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日子過得太辛苦了。難道夫妻不應該是最 “放鬆” 的關係嗎?

是,又不是。

其實,“放鬆” 來源於 “你已經知道我不喜歡檸檬汁了,所以我也不用特意跟你說”,來源於 “我不用小心翼翼的假裝我對不感興趣的事物感興趣”,但絕對不同於 “放鬆對另一半需求的持續了解”,或者 “放棄讓自己成為更好、更優秀的另一半”。

當然,一段溝通良好的關係,還需要坦誠與互相信任為基礎。畢竟,如果我問你真實想法,而你還要選擇逃避溝通或者敷衍說謊,也是很難讓關係良性發展下去的。

想一想,在你的婚姻裡,是否也曾有過認為 “你以為” 的就是 “對方以為” 的自以為是的瞬間?

美好的婚姻不能靠孩子“維繫關係”

在《四重奏》中,其實沒有過分渲染真紀和丈夫 “很難要孩子” 這一難題。

看劇的時候也會暗暗不自覺地想,如果他們有了孩子,真紀是不是就有了 “家人”,有了更大的安全感,而她的丈夫也不會一直沉浸在追求 “戀人關係” 的空虛感裡了。

畢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愛情,最終都靠孩子變成親情而 “存活” 下來。可是,家森前妻的這句話卻扇醒了我們—— “把孩子當做維繫關係的紐帶時,夫妻之間就完了。”

有時候真希望更多的男人都了解這句話。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男人,依然會把 “生個孩子” 放在愛情和 “妻子” 的前面。或者,當婚姻出現危機或者溝通不暢時,他們就開始了自我洗腦—— “生個孩子就好了”。

“好了” 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恕我直言,夫妻關係中,孩子的出現,改變的只是 “離婚” 的成本和風險考量罷了。

而如果感情稀薄,矛盾叢生,溝通不暢,誕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又如何能 “好了” ?感受不到幸福的妻子,在壓力更大的孕育路上,又怎會從此 “好了” ?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了更多選擇的自由和追求幸福的能力。想必,“忍辱苟活”,早已不是婚姻的首選項。

無論多想依賴對方,都請讓另一半看到獨立而美好的你

真紀的丈夫抱怨的另一個重點,在於他覺得真紀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和生活,變得不再優雅神秘。

每次聊到這個問題,很多家庭主婦和孩子的媽都很想叉腰白眼——

“你以為全職主婦那麼好當嗎?” “你以為養孩子那麼輕鬆嗎?”

然後,話題就這麼被終結了。

常常有人感嘆,這個社會對女人要求太高了,希望她們職場上獨當一面、風趣優雅,又希望她們在家溫柔賢淑、照顧好老公、養好孩子。

是的,這不公平。每段婚姻彼此的期許和現實狀況不同,注定了總要有人為家庭做更多妥協和犧牲。

可是,丈夫的抱怨其實也可以當成一種提醒。

即使選擇做全職主婦,也不要完全放棄自己的愛好和生活。

無論你是喜歡看書,運動,跳舞,旅行還是寫作,記得給自己留一點點獨立時間。無論你有多投入為家庭奉獻,記得保留你的朋友圈,讓自己有自家男人以外可以傾訴和一起玩樂的對象。

因為,對於丈夫而言,一個全心花在家庭瑣事上的女人,並不會比一個保有自己獨立人格和生活的女人更有魅力。而後者甚至能讓他在感到孤獨或者軟弱的時候,更感覺得到支撐和安慰。

如果有一個開關可以重啟人生,你會不會按下去?

家森在劇中問同伴:“ 如果有一個開關可以重啟人生。你會不會按下去?”

他們都選擇了不會,因為經歷過失敗和不幸,也不想因此錯過與彼此的相遇。

其實,一段最終幸福美好的婚姻,應該也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相遇吧。

在追尋的路途中,也許我們曾經摔得遍體鱗傷,也許我們曾經迷路找不到方向,可是,如果最終能夠溫暖地牽手相伴,又有誰願意假設 “不曾相遇”,願意假設 “如果沒有你”。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如果我們不曾學會如何愛人,不曾學會放下一些自私和孩子氣,不曾為了對方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即使人生重啟,也許,你的婚姻,也不會有太多不同。

找到那個人,好好的愛他,學會從容地相處,讓彼此相愛而獨立。

我們希望有更多經得住世俗考驗的美好,讓我們能依然相信愛情,也相信婚姻。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