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生在世界各國學習一圈後,她有了這些感悟

天道教育

  一個女留學生,從中東到美國,再從美國到英國、到整個歐洲,一路學一路實踐。很少有留學黨能夠同時去到這麼多國家,體驗這麼多不同國度的教育方式,更有令人艷羨的實踐經歷和豐富的生活體驗。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麼一個大神女留學黨的故事。

  從本科到現在的研究生出國四年,我分別在卡達,美國,和英國三個國家讀過書, 今天來分享一下在世界各國留學分別都是怎樣的體驗。

  在中東

  我在美國西北大學的卡達校區讀過兩年多。這個校區像是美國教育和中東文化的結合體:因為它使用的是美國本科的教學系統,但是卻融合了一些獨特的中東元素。美國本科的教育體驗接下來會說,先來說說在中東讀書是怎樣的體驗。

  關鍵詞一:壕。

  是的,就如大多數人所想,在中東國家念書,尤其是在石油國家,感受到的就是濃濃的土豪氣息。入學的第一周學校就會發放最新款的Mac 15寸筆記本電腦,我所在的新聞系在大一下的時候還會順帶發放一只尼康或者佳能的單反供新聞拍攝練習使用。Mac筆記本電腦每兩年會重新發一台新的。雖然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學校需要重新收回電腦和相機,不過這種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四年之後想必你也不會想要再用了。

  在卡達這樣一個人均GDP世界第一的國家,我們的教學樓都是經過高級建築師精心設計可以拿去評世界大獎的。我們的寢室在我搬進去的第一天也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

  在中東讀書時候的宿舍,我的單身公寓大約70平左右。

  而因為我們是學新聞的,我們的新聞演播室(studio)也非常土豪,擁有和好萊塢一樣新款的各種器材。而最重要的是,這還是臨時的新聞演播室,因為正式的正在建設中……

  學校的新聞編輯室

  我和同學們在上新聞主播/電視課

  學校的其他福利也很好。比如學校經常會有免費的五星級酒店的自助餐。比如在各個假期學校都會選一群學生,由學校出錢去各個國家做志願者。我在大一的時候參加過學校去南非首都開普敦的項目,在開普敦玩了整整10天自己幾乎沒有出錢。在感受當地文化的同時,也被學校帶著吃各種各樣當地的海鮮和其他好吃的。

  學校組織的南非之旅

  如果不想參加學校組織的旅遊,也可以自己申請去別的國家和地區。但是這種時候需要自己的旅行計劃和目標。通常我們需要做出一個項目或者完成自己所定下的目標。

  在大一的暑假學校給我大約2200美金去西藏呆了10天拍了一個關於西藏當地藝術品與商業衝突的紀錄片。大二的暑假因為我申請到了在北京的實習,學校也給了我大約3000美金補貼我在北京的生活和住宿費。大三的時候,因為我代表學校去美國首都華盛頓D.C. 參加一個政治學術會議,所有的機票住宿也都是學校承包。

  2013年在西藏拍紀錄片時候留下的照片

  但是我最感動的還是大三下在紐約實習的那小半年。原以為在紐約那麼昂貴的地方實習,對住宿條件也沒有什麼很大的期待。沒想到走進學校租的地方的時候就徹底驚呆了:就是豪華型的酒店式公寓啊。地理位置在紐約的Central Park旁邊,離時代廣場步行只要10分鐘不到。

  而當學姐告訴我我住的單身公寓需要6500美金一個月的時候,我的內心也是顫抖的。不知道靠我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再住那麼貴的房子了。

  紐約實習的地方

  這些申請補助的項目在美國有些大學也會有,但是給的手續相對麻煩,金額也不會那麼大方。

  關鍵詞二:不靠譜

  在哪裡讀書都會有利有弊。在中東的兩年多我對這個國家也是槽點多得不能再多了。

  首先,很多中東人非常不靠譜,而且非常慢,經常說好的事情臨時就會變卦。如果一個中東人和你說要見面,請務必確認時間地點,因為他們可能轉頭就忘了。然而,就算說好了時間地點,他們也基本不會準時到場。他們的理由有:啊,路上塞車;啊,我朋友找我有點事;啊我有點別的事……通常來說,能在約定時間內遲到一小時都算不錯的了。

  他們的慢和不靠譜是息息相關的。我在中東的那兩年多西北大學在中東都沒有獨立的教學樓,原因是我們的教學樓正在建。他們立志打造一個很土豪的教學樓,到什麼程度呢 —— 西北新的教學樓光在新聞/傳媒周邊的投資就已經超過了一億美金。這個教學樓裡有4D電影院,6個最高科技的新聞編輯室,一個受到美國首都華盛頓新聞博物館(Newseum)啟發的立體電子博物館。

  效果圖是這樣的——

  看起來好像很不錯的樣子,但是這個樓似乎永遠沒有竣工的一天。我在2012年入學前,學校說大概2013年底可以完工。後來,負責人和我說2015年一定可以完工了。然而現在已經2016年了,我本科都畢業快一年了,這個樓也沒有將要竣工的跡象。

  同理可得多哈各種各樣的工程建築。我最先能想到例子就是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說好的2009年投入使用,硬生生拖到2014年才正式完工。

  由於他們慢工作時間又短效率又經常很低,做很多事情都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銀行和政府機構經常下午一點就下班了。比如明明可以很快處理好的事情他們非得一拖再拖。想想天朝的效率再想想中東的,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關鍵詞三:伊斯蘭教

  既然是在中東了,受伊斯蘭教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

  最明顯的就是周圍的同學了,基本上90%都是妥妥的穆斯林。每天要朝拜五次,最早的一次在早上五點左右。

  然後由於穆斯林在周五都需要做禮拜,所以在大多數中東國家雙休日都是周五和周六,和我們是不一樣的。有一次我周五我起了個大早打算去商場逛街,結果所有店都關門了因為要做禮拜。於是我硬生生坐在商店門口五個小時等商場開門。

  伊斯蘭國家的日常生活

  其他影響我上次在沙烏地的文章裡也有提到過,類似於穿著不能太暴露,健身房醫院寢室分男女,女生和男生也不能有太過輕密的舉動之類的。在美國大學裡男女混住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西北的中東校區,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有半個小時的步行距離,而且是絕對嚴禁異性踏入寢室的。

  在美國

  雖然我本科的一半多時間都是在中東度過的,但是我畢竟讀的還是美國的教育體系。所有的教授,學習內容都和美國西北大學本部設置的幾乎一樣。

 我覺得美國的本科教育體制,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壓力大,作業多。

  網上最流行的關於美國教育的3S很好的概括了美國大學的壓力情況。Social,Sleep,Study,幾乎很難做到三者兼得。想要好好social認識人,又想好好學習拿好成績,那就勢必意味著你可能不會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了。

  在美國留學,大家最感同身受的大概就是deadline了。每次在作業截止之前都會讓自己焦頭爛額,壓力巨大。

  尤其是像我這種學新聞的人,教授有時候會給你一個9個小時的deadline:也就是說,在這9個小時之內,要找好採訪對象,約好採訪時間,完成至少3到4個採訪。還要拍攝出相關所有內容,寫出腳本,做好剪輯,配好所有文字音效。如果你有這方面經驗的話就會知道,9個小時基本上是在打仗的,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剛進大一的時候我對這種學習模式相當不習慣又想拿好成績,加上對當地文化的不熟悉加上壓力大,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會哭。

  當然這是屬於我們新聞系自己的慘痛經歷,我下次會寫一篇文章專門講述在美國學新聞不得不說的故事,今天就到這裡了。

  建築系的deadline好像是更恐怖的存在。因為畫稿內容多,又極其複雜,通常都需要在作品截止日期前幾十個小時不睡覺,吃飯的時間也很少。學建築的朋友和我說他每次都能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試期間瘦很多,感覺人都會憔悴幾圈。

  其他專業也是這樣,感覺永遠都有不停的due due due,文科生永遠都有讀不完的reading和寫不完的paper,理科生永遠都有做不完的problem set,CS永遠都有碼不完的程序……

  Northwestern Evanston Chicago

  美國課堂的還有一大特徵就是發言吧。在大學以前,我們習慣的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筆記,這是中國式的教育方式。在美國,尤其是在seminar裡面,不發言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剛出國的那段時間一度讓我壓力非常大,不僅因為當時的語言問題,不習慣發言也經常是讓我緊張好久才能憋出一小句話。但是不發言不僅會在總評上扣分,教授對你的印象也會是沉默寡言,所以一直都是漲紅了臉也想說出點什麼。幾年過去了,現在我在感興趣的課上會成為發言最多的學生,這在幾年前的我是不能想像的。不過這幾年所付出的想想也都是辛酸淚。

  說真的,我覺得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各有好處。中式教育注重灌輸,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消化很多知識,效率也會很高。美式教育則是注重辯論,在相互的討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難就難在要如何從習慣中式教育的模式中轉變為美式教育的學習小能手。

  不過不得不說,如果你是立志要在大學裡好好學點東西的,美國留學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課業壓力大,難度高,很多時候不是你想學,是你會不得不學。人在高壓的狀態下,會讓自己的腦子轉得更快。而更多的reading和paper也會讓你不知不覺地學到很多東西。而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課程都是相通的。你在讀歷史的時候需要用到文學課上學的內容,而你在政治課的時候又可能和歷史課相通了。這一轉化是非常奇妙的過程。

  但是這一切都是有慘痛的代價。在出國前就聽說上美國大學相當於讀四年高三,你懂的。

  2015年我在芝加哥的本科畢業典禮

  在英國

  英國的教育系統沒有美國的壓力如此之大,不過如果想要好好學,也絕對不輕鬆。

  我現在研究生學的政治專業一個學期3門課,但是每門課每個禮拜的必讀書有時候會達到四本那麼多。除非你沒日沒夜地讀,要不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除此之外,每門課每個學期也有一到兩篇2000字左右的論文和一個演講。學習的量絕對不少,但是個人覺得壓力沒有美國的教育大。

  平時作業多這也就算了,英國教育體系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是考試和一些大論文會放在假後。也就是說,在你已經辛苦了一個學期想要好好放鬆一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再過20多天就面臨著本學期的期末考。這種感覺是相當沉痛的。2015年的聖誕節,當英國人民在歡慶聖誕的時候,我卻在苦逼地準備考試。

  倫敦

  不過可能是英國的學制短(本科三年,研究生一年),學費也相對美國低一些,也可能是因為英國大學,乃至英國政府對中國人都稍微友善一些,我到英國來之後就明顯發現中國留學生比在美國要多得多。走到大街小巷甚至圖書館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中國留學生。這樣的現象在我知道的美國大學都是相對比較少的。

  不過中國人最多的地方除了Chinatown就是商場了。倫敦最大的兩個商場被兩大客戶群體給集中罷佔,他們分別是中國人和中東人。在商場裡也經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中國白富美們(當然美國也是有的,只是沒有英國多得這麼明顯)。

  來英國留學的一大好處是,可以去歐洲各個國家走走轉轉。因為離歐洲其他國家都很近,簽證也相對好拿。放假的時候去別的歐洲國家旅遊絕對是在英國留學的一大優點。當然美國的同學也可以去美國境內或者南美國家旅遊。

  不過不管在哪個國家留學,學生都可以和教授成為很好的朋友,因為他們真的是非常樂於助人,而且非常親切。我在讀本科的時候,和兩三個教授的關係非常好。有時候教授會帶我出去抽水煙吃甜點,到現在也會給我發各種各樣他們生活的照片問我最近怎麼樣了。他們通常都沒有教授的架子,只要你肯找他們,不管他們的生活到底有多忙,他們一般都會隨時願意幫助你當你的心靈導師。這一點也是我非常感激的。

  但也有搞笑的教授。我的朋友近期和他在倫敦政經的教授一起出去玩,結果教授玩嗨了之後就想要在酒裡泡女生,最後還乾脆當眾抽起了大麻。這場面也是美麗地不忍直視。

  不過話說回來,教授也是普通人。有很多教授也很願意和學生做好朋友。

  我和本科時候的教授

  寫在最後:其實每個國家留學都有很多獨特的地方,也能體會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不管在哪裡上學,最重要的大概都是想要學習的心情。

  其實只要願意學習,想要好好學習,在哪裡都不會輕鬆,在哪裡也都可以學到很不一樣的東西。

  在哪裡讀書也都會是有利有弊。我在中東的時候經常會覺得社交不足,周圍的人經常很坑爹,生活也無聊(因為卡達沒有什麼娛樂設施)。但是我在中東的那段時間也得以更好地專心學習,更加別說我得到的那些非常難得的資源。這些東西都對塑造我現在的性格和機遇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天道留學君認為:說到底不管在哪裡讀書或留學,心態才是最重要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