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由於不知道該寫什麼,又不想水《十二大戰》,只能出此下策問先知要了篇文章,內容有一點點刪減改動,以下是正文。

今天要探討一套比較複雜的問題,從涼宮、確切地說是涼宮的一張動畫截圖說起,直到一個你想不到的終點為止。這張題圖非常有名,以下為討論方便,將其簡稱為“天樹虛”。

討論名人名言而不結合具體語境的行為都是流氓,所以不管怎麼說,先看看原文的語境。我來手打《涼宮春日的嘆息》第三章選段。

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春日)“沒有彩色隱形眼鏡就不連戲了,怎麼辦?”

她似乎很認真地思索著,隨即好像腦袋裡閃過燈泡的光芒般彈了一下手指。

“對了,就設定變身之後的眼珠的顏色就改變了!”

“變、變身?”朝比奈問道。

“對呀,如果是平常就穿女服務生製服那也未免太不實際了。這一身裝扮就設定是變身後的模樣,平常就穿比較正常的衣服。”

我覺得想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照春日的意見聽來,就等於她自行承認女服務生是不尋常的。朝比奈也把頭前後用力地點著。

“好、好啊!我很想有比較正常的打扮!”

“所以,實久留的正常衣服就是兔女郎!”

在此段對話之前,涼宮在折騰大家拍戲,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奇怪的要求。在阿虛看來,其中大部分要求都毫無意義,只是為了符合涼宮心目中理所應當的真實感,就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假如把天樹虛的台詞換個語氣溫和的說法,大約就是“拍個戲還整這麼多名堂,你TMD不嫌麻煩嗎”。

然後,還有兩點要提起注意。

涼宮帶隊的這一幫人正在拍片,也就是說,她們是創作者。作為導演的涼宮能讓阿虛發出此種感嘆,恰恰表達了創作者想的有可能比消費者更深。

阿虛只是在想,沒把話說出來,因為他知道這種話說出來也沒啥用。

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其實說到這裡,已經可以讓涼宮退場了。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平時引用這張圖(天樹虛)來表達某種想法的時候,想表達的壓根就不是埋怨別人添麻煩、特別是添那種自己不方便拒絕的麻煩。也就是說在分析天樹虛現象時,谷川的本意並不太重要,關鍵的是其引申義。大家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想表達的一般是——70%“我認為你在過度解讀”+30%“我認為你腦子有問題”。

侮辱性的那30%先不管,下一個話題自然就到了過度解讀了。“過度解讀“一下“過度解讀”這個詞。“解讀”沒啥可說的,直接按現代漢語詞典就成。關鍵在於“過度”。度是什麼?怎麼著才算適度?過了多少就算過度?尤其是,這個“度”是誰規定的?不結合具體話題,這些都是糊塗賬。這就引出了天樹虛最淺顯的用法——以自己為“度”,只要別人想的比自己多,那就是腦袋有問題。在別人發表見解的時候,適時拋出一張天樹虛,可謂是簡明扼要,一針見血了。只不過這一針見的是誰的血,還真不一定。

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說到過度解讀,與之配套的概念自然是“不足解讀”,不過本文並不打算討論怎麼著算過度,怎麼著算不足,而是要討論更上游的問題:在一個特定的群體內,哪些人有規定“度”的權力,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假如不考慮其他任何條件,直接賦予某一個人以權力,那麼他自然可以指責解讀比他更深的人是“過度解讀”,更淺的人是“不足解讀”,雙面大斧兩頭開刃。與我之前在《日萌》一文裡提到的兩種優越感神似,解讀也有向下優越——“你們這都不懂,這都看不出來”,以及向上優越——“天樹虛,活在自己的YY裡”。優越感這種東西,人人都會有,適當流露一下是正常生理需要。但是對於一個集體,就很有必要對優越感加以約束,放任一種優越感暴走會導致集體變得偏執,兩種一起暴走就是內戰。我的網齡不長,但從三年前開始帶領創作團隊之後,對論壇、社群的(自下而上的)參與和(自上而下的)管理進行了一些思考。接下來從過度解讀轉進到社群的環境、特別是話語權上。

按參與社群的“資格”分類,大致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允許任何人進入,只要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通用共識,就可以隨意參與討論,比如知乎、大部分貼吧、各種門戶網站、一部分大型論壇、水群等,不妨稱之為“無錯不罰”類。另一種是僅允許有一定資格的人進入,不滿足資格的人會直接被拒之門外,這種“資格”包括但不限於提供某些知識、某種工作量、特定資源、人脈、錢等等,比如許多中小型論壇、一部分QQ群,不妨稱之為“有功則賞”類。當然這只是理想模型,實際情況肯定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比如很多資源兼討論類的論壇,雖然開放註冊,但提供不了資源的底層群眾基本只能喊666。不過我們為了討論起來方便,還是直接考慮極端(理想)情況。

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我現在直接管理的兩個QQ群,碰巧就是兩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一個搞遊戲mod的群,來者不拒;另一個書評組,必須寫書評才能進,而且會定期清退。近兩年,前者的規模從幾十人漲到幾百多,後者的規模從幾百人降到幾十人(笑)。有趣的是,在遊戲群裡,討論話題常常受限,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禁忌,遇到爭議時一般是由管理團隊強行裁決。書評組裡則是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狀,任何話題都能拿出來隨便講。雖然建立ziyouminzhu的過程中免不得要肅清兩三個完全無法溝通的刺頭,但我驚喜的發現清理掉極少數破壞者之後氣氛一下子就OK了​​。而遊戲群裡的幾百人,有一多半是潛水黨,日常發言的人數並不比書評組多多少。於是我提出猜想,准入門檻越高的社群,越有可能保持暢所欲言的和諧狀態。

這猜想應該不需要證明,幾乎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准入門檻直接影響社群人數,下一句話自然而然地就是“人口加倍,智商減半”或者“人數過萬,智商減半”了。不過不能停在這裡,繼續思考。先別管“智商”究竟指什麼。我認為,人數也好,准入門檻也好,都是表面現象,而背後的本質在於溝通成本。打個比方,當有人在論壇裡說“REC就是垃圾”的時候,別人能看出來他是在表達什麼嗎?

——可能是無意識的雙手隨機打字;

——可能因為大家說垃圾,為了附和大家;

——可能因為大家說好,為了反對大家;

——可能是自己看了之後未經思考的第一印象;

——還可能是認真分析之後得出來的結果。

認真分析?這還不是結束,只是麻煩的開始。假設REC只有一種分析的流程,如果沿著這個流程分析到30%的時候會認為她就是垃圾,50%時會覺得還不錯,想到80%之後又覺得垃圾,那麼大家並不能單憑一句話就判斷這個人究竟想了多少。何況對一個問題絕不可能只有一條通路,不同的通路走到不同的階段時往往會碰巧得到相似的結論,那麼大家連他是從哪個方向入手開始想的都未必能看出來。

類似情況在生活中挺常見。我這裡寫著好像超蛋疼,但實際遇到時反而沒那麼多麻煩,別人只需要問一句“為什麼”,看看他的下一句話,馬上就能排除上述的絕大多數選項。再多聊幾句,哪怕他的意見跟你截然相反也不會讓你生氣,當然對方性格欠揍的話除外。然而,很有可能你連問為什麼的機會都沒有,別以為一句話很短。像是動不動99+的大QQ群,氣氛比較尬的貼吧,新人不能隨意發言的論壇,作者和受眾不方便直接溝通的平台,你是可以抓住一兩個人問一下為什麼,但把每個人都問一遍是不現實的。此時面對滿坑滿谷的“垃圾”,根本看不出來誰是認真誰是跟風,誰是善意誰是惡意,你會做何感想?順便一提,我沒看過REC。

關於社群氛圍討論的雜談,從天樹虛到二次元社群環境

由此看來,與人數反相關的“智商”,不僅有客觀成分,還有主觀成分。就算大家每個人都有“智商”,但如果這“智商”無法在社群內部有效地相互傳遞交流,那麼個人的智商只會妨礙群體的智商。人數少、准入門檻高的社群,比較容易把彼此當作自己人,遇到爭議時坐下來交流也相對方便。而人多、門檻低並且能穩定存在的社群,就會發展出一系列發言規則,屏蔽一些話題與表達方式,避免誤會。而屏蔽所帶來的討論深度下降……用人數彌補唄。

終於又兜回了天樹虛。天樹虛本質上就是大社群使用的一種屏蔽操作,屏蔽對社群來說不必要的智商偏移——不論是往上偏移還是往下偏移。認清其本質,結合自己所在社群的性質之後,對於說出天樹虛的人,什麼時候必須抽,什麼時候可抽可不抽,什麼時候抬一手,大約也就有數了。要是對社群本身不滿,還可以跑路甚至自立嘛。

我想寫的內容比本文這些要多得多,估計寫成兩個5K左右的文章比較好,但暫時不知道該怎麼寫了。所以就先這樣,權當拋磚引玉吧,感興趣的可以在下面繼續交流。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