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農業靈魂,領悟文創生命」之台灣農業

台灣美食、台灣咖啡館、台灣動漫、台灣文創零售......隨處可見的台灣商業形態,風靡海峽兩岸。台灣的商業為何如此成功?究其原因,文創思維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在台灣農業中便有很好的體現。

從馳名國際的高山茶園阿裡山茶葉,到掌生榖粒的文藝入心,再到梅子酒莊的耐人尋味。

台灣農業具有心和腦的意識,“心”是對土地對環境的熱愛,“腦”是用文化用創業去改變傳統的農業。

不管從各種展會設計,包裝設計上,還是背景牆上等文案上,都明顯的體現出台灣農業的獨特性,感受到其領先的世界水平。

但你不一定知道,這首歌的真實寫照地,位於台灣嘉義縣阿裡山鄉樂野村的阿裡山鄒族文化部落,這裡有著海拔1300公尺左右的高山茶園——鄒族青年為了發展原住民特色產業而創建的文化部落,這也是台灣文創農業的典型代表。

這裡的每件物品,這裡的歌舞,到處都有著文創的影子。以茶文化為主導的體驗式營銷,成為鄒族民族文化部落獨有特色。

  1. 體驗式營銷,感受原住民特色。

拿高山茶園的阿裡山茶來說,“高山青,澗水藍,阿裡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裡山的少年壯如山……”,這首《阿裡山的姑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

這裡的高山茶園、文化體驗館,通過現場的體驗,大大提高了遊客的互動性和參與度,體驗形式豐富多樣。處處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人們在茶的體驗中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怎能不上癮呢?

販賣生活

“我們穿上了農業的靈魂,領悟文化創意的生命。”——掌生轂粒

追隨“掌生榖粒”的成長史,可以看到,其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探訪台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寫、用影像紀錄。

藉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掌生穀粒逐步建立起小小的農業品牌。

包裝

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追隨“掌生榖粒”的成長史,可以看到,其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探訪台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寫、用影像紀錄。

藉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掌生穀粒逐步建立起小小的農業品牌。

追隨“掌生榖粒”的成長史,可以看到,其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探訪台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寫、用影像紀錄。

藉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掌生穀粒逐步建立起小小的農業品牌。

在這個顏值當道的時代,包裝代表產品著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買或不買,皆在一念之中……不知你是否有被包裝上的文字吸引了呢?

文字的耕耘

在平凡平實平常的包裝下,文字蘊藏著的其實是台灣人的生活風格,雕刻著歷史的文化風霜、地理的風土條件、人文的感官飛揚,以及台灣人對待土地的友善態度。

“掌生穀粒是一句呼喚、一句祝福,是我們對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諾。”

“農作是大地的一場“偶然”,即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不會收成到相同的結果。”

這些與消費者的交流文字,滿溢著對土地的愛;其所有的符號呈現,均採用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表達。

向內深度探索,以精致且細膩的手法創造台灣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向外輸出文化,傳遞台灣在地生活的文化價值,它既照顧到產地的“生意”使之生生不息,又藉著傳播,提升產品形象、深化了產品價值。

其實,這亦是台灣農業與文創思維結合的一貫思路。

2.農業旅遊文化產業鏈產品成就獨特文化地標

“用文化和創意手段去改造農業,農業會把生產、生活、生態更加完美地呈現在你面前。”

台灣農業的創意還不止於此,它還將農業與旅遊產業有效結合在一起,你以為是農家樂?

nonono!此農家樂可非彼農家樂,而是發動民眾創新的力量,將農場改造成親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定位+創意

有別於我們對傳統“農家樂”的認識,台灣休閒農莊主題鮮明、個性突出,創新不斷,使遊客始終充滿新奇感。這點在有些休閒農莊的名字上即可很好的體現出。

如,如以香草為主的“熏之園”,以奶牛為主的“飛牛牧場”,以向日葵等植物為主的“青林農場”等,一看名字,就知道農莊的特色。

此外,台灣休閒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

因此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不斷融於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客人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文化+生活

此外,台灣休閒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

因此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不斷融於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客人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台灣南投縣信義鄉的“梅子夢工廠”原是單純的梅子種植產業,後其以文創思維成功轉型,發展成了包括梅子種植、梅子產品加工、梅子休閒觀光和梅子文化創意在內的新興產業鏈,可謂將梅子產品做到了極致。

梅子成了紀念品,梅子酒承載著各種在地故事,廠區成為休閒遊覽區,“梅之鄉”的梅子減產但梅子產業卻連連增收,“梅子夢工廠”一個品牌融合了多重產業,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經營收益,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信義鄉梅子產業文化。

3.文化帶動品牌成長

馮侖說:“我看台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責任、家庭,慢慢地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

她的端莊,不是張牙舞爪,是什麼事情都比較有次序、有規矩,她的嫻熟、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

不可否認,台灣是一個精緻生活締造的專家。

台灣將文創思維納入產品之中的商業精神,將產品背後那些充滿著感性、溫暖、人性的東西,真正值得我們重視和挖掘的故事,很好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成功的利用文化的力量,助力品牌的底蘊。

所以,當產品停留在缺乏想像力,不能展開創新火花時,就一定要想想中間還有哪些文化創意元素?還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文化資源和素材?還有可以打動人們的,感性的、溫暖的、人性化的東西?

中國當前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文創,給自己穿件最適合的衣服呢?這些衣服有可能是性感、溫暖、貼身或時尚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