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借著天生的美貌,16歲登上時尚雜志封面↓↓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生活》雜志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Vogue》雜志

因為天賜的藝術稟賦,無師自通,卻成為20世紀知名女權藝術家。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她就是妮基·桑法勒,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奇女子。

如今,她的藝術風格影響猶存。在最近的Dior秀場上,模特裙子的靈感來源正是她的作品↓↓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光環背後,這位藝術女神卻有一段左右她一生的痛苦童年。

1930年,妮基·桑法勒出生於法國巴黎。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妮基出生時,正值經濟大蕭條,父親的銀行破產了,全家不得不從巴黎搬到美國生活。

母親認為,妮基的降臨給家庭帶來了厄運。在後來的自傳中,妮基寫道,“懷孕的母親得知丈夫瀕臨破產,她哭啊哭啊……後來,她說,這都是我的錯,是我,帶來了災禍。”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情緒暴躁的母親,經常打罵妮基和弟弟妹妹。更加不幸的是,妮基的父親無異於惡魔,11歲起,妮基開始遭受父親的性侵……

地獄般的家庭,讓妮基形成了敏感抑郁的性格,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而弟弟妹妹的命運更加悲慘,成年之後他們相繼自殺,妮基成了唯一幸存的孩子

也許是為了永遠逃離可怕的原生家庭,妮基早早結了婚。18歲時,她嫁給了美國作家哈利·馬修↓↓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婚後,他們的孩子很快出生,妮基成了一個年輕的媽媽,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盡管婚姻生活平靜而安逸,但妮基發現,這不是她想要的。“男人每天早上8:30吃了早飯離開家就自由了。他們過著兩種生活,家庭的,和家庭以外的。”

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妮基喘不過氣,童年的陰影也不斷襲來。終於,她在平靜之中崩潰了。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妮基開始嚴重地失眠,精神緊張時,脈搏甚至能達到160次/分。她不得不開始電擊治療,而病情仍然時好時壞。

一次,醫生給了她一個新的建議:不如畫畫吧。於是,妮基試著拿起畫筆,開始在畫布上表達自我。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雖然從未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妮基卻在畫畫上表現出過人的天賦。因為不受制於任何風格派別,她的作品不拘一格。

1956年,妮基在瑞士舉辦了第一次畫展,她的畫作開始得到藝術界人士的關注。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繪畫上的成功讓妮基倍感欣喜,但很快她又一次面臨了來自家庭的壓力。那時,妮基剛生下第二個孩子,本就精神敏感的她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壓抑與絕望。

妮基創作了一幅名叫“一個女人”的自畫像作品↓↓這幅畫由陶瓷碎片、玻璃碎片、咖啡豆拼貼而成,仿佛象征著她支離破碎的生活與內心。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做一個母親還是一個畫家?“我也想要家庭以外的生活。我很早就知道,權力只屬於男人,但我也要。”

最終,妮基與丈夫分道揚鑣,而她的藝術之路也走向了一個極端:槍擊繪畫。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槍擊繪畫”是妮基發明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她將顏料袋吊在畫布上,舉起來福槍,將顏料袋擊穿。

隨著一聲聲槍響,顏料在畫布上四濺而出,形成色彩斑斕、獨一無二的畫作,

“我想讓畫流血”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而妮基心中的苦悶似乎也隨著槍響煙消雲散,她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洩的快感。

妮基把畫布喻為帶有宗教意義的聖壇,而射擊則代表著挑戰權威。通過這個近乎暴力的藝術創作,她把童年的陰影、家庭生活的束縛、傳統觀念下的女性角色……一一擊碎。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槍擊的感覺無比美好……不僅興奮,性感,而且充滿悲劇的意味——我們見證了生與死的同時存在。”

妮基的“槍擊繪畫”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當時一些好萊塢的明星也被吸引。“槍擊繪畫”成了一件時髦的事,所有人都在她的畫布前端起槍。

然而三年之後,妮基卻停止了射擊。“為什麼要放棄槍擊繪畫?……我需要新的創作方式,新的,或者干脆什麼也不做。”

也許可以理解為,妮基通過這樣極端的方式,治愈了自己,因為她接下來的作品都異常明媚。

受到某個朋友懷孕的啟發,妮基創作了著名的“娜娜”系列作品。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娜娜”(Nana)在法語裡,是女子的俗稱。妮基的娜娜們沒有臉龐,沒有苗條的身材,她們奔跑著、跳躍著,仿佛有著用不完的能量,和無盡的歡樂。

妮基將它們看作女英雄,“世界上的女英雄不夠,需要更多,所以我就開始夢想自己做一個女英雄。”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後來,“娜娜”作品成為80年代女權運動的象征之一。

妮基的作品也逐漸被公眾所接受,它們作為公共藝術作品,開始出現在很多城市的街頭。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紐約市公園大道上的三座“娜娜”雕像

而妮基最出名的一件公共藝術作品,位於法國巴黎。

在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噴泉中,有一組別致的雕像↓↓這組雕像是受到法國前總統密特朗邀請,由妮基和她的第二任丈夫讓·丁格利一起設計的。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讓·丁格利是一位瑞士藝術家,妮基的藝術之路也與他密不可分。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1966年,妮基與丁格利及其他藝術家,共同創作了巨型雕塑《她——一座大教堂》

↓↓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這件長28米,寬9米,高6米的藝術作品,裡面包括一個畫廊、一個電影院和一個小型酒吧,觀眾可以進入“她”的體內。

這件作品一經面世便收獲巨大反響,也讓妮基收獲了更多的名氣。

而她與丁格利雖然在感情上分分合合,直到1971年才正式結婚,但在藝術創作上的聯絡從未間斷,兩人也愈發有共鳴。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但很可惜,妮基沒能與這位知音攜手到最後。

1991年,丁格利撒手人寰,妮基不得不又一次孤獨地面對這個世界。

在最後的歲月裡,妮基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建造屬於她自己的“塔羅花園”↓↓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這座花園坐落於意大利西部,靈感來自塔羅牌,是妮基為自己修建的童話夢幻世界。

繁復的顏色,充滿幻想的造型,這些作品中藏著妮基對於生命和世界的領悟:

魔術師與女祭司↓↓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魔術師象征敏捷的思考,而女祭司代表女性直覺的力量。

皇後↓↓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這個皇後的肚子裡還裝有臥室、客廳和廚房,包容一切。

皇帝↓↓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皇帝象征著充滿男性力量的權力。

戰車↓↓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妮基獨辟蹊徑,將塔羅牌上原本坐在馬車上的男性形象換成了女性。

死亡↓↓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在妮基看來,死亡既是結束,也是全新的開始。

帶母親參觀塔羅公園,是妮基未能完成的心願:

“媽媽,每個女人都會成為你,我不要。我拒絕你的價值體系,我要創造自己的。我要當個女英雄。我不會像你一樣……真希望你還在。讓我牽著你的手,帶你去看看塔羅公園。那樣你還會討厭我麼?

妮基成了自己心中的女英雄,卻無法得到母親的愛,這也許是她永遠的遺憾……

2002年,妮基·桑法勒與世長辭,享年72歲。

出生時被視為厄運,幼年被父性侵,她自學作畫,卻讓作品遍布世界

妮基的一生經歷了抑郁與憤怒、痛苦與彷徨,但她用絢爛的藝術作品,把心中最美好的角落留給了世界。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