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鄰居綁架,卻因一句話而喪命,究竟如何提高孩子安全意識?
最近看了一則新聞,直到現在想起來依舊覺得心驚膽戰。
在河南新鄉的一個小村莊裡,游手好閒的胡某看到了一個7歲男孩買餅干。
剛好最近有個家庭出10萬打算買個男孩,受到金錢誘惑的胡某決定對孩子下手。
首先他假裝好意地跟孩子聊天,
“你去哪兒呀?是不是要買餅干?”
“到叔叔家裡來,叔叔家有從外國買的進口巧克力餅干,可好吃了”
因為平常胡某就跟孩子家有來往,孩子也沒多想,馬上就答應了。
一回到胡某家,胡某原形畢露,孩子突然大哭大喊大叫地救命,胡某怕驚動鄰居就塞住了孩子的嘴巴。
因為7歲孩子這樣不配合的舉動,胡某害怕那家不會收,又動了歪心思,打算直接綁架勒索。
本來剛打好勒索電話,對方也願意付錢,胡某想著拿到錢就放了孩子。
但是當他把孩子嘴裡的布給拔掉後,這個無知的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孩子居然說:
‘我回家後一定要告訴爸媽是你這個壞蛋綁了我,我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讓你坐牢!’
胡某突然慌了,這時候孩子突然掙斷了被綁的布條,要往門外跑。
胡某氣急敗壞的就抓住他,在孩子拼命掙扎喊叫中,胡某情急之下就用一跟繩子勒死了孩子。
等孩子家人和警察趕到的時候,只能痛哭在地。
本來擁有了無數次生還機會的孩子,就這樣在無知莽撞中丟掉了性命。
經常會在媒體報端看到孩子上當受騙的報道。
這些事件不僅給孩子乃至整個家庭都帶來了沉痛的打擊。
甚至有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我一直在想,如果父母能夠教育這些孩子,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這樣的事情大概就不會發生了。
而我們這些沒有時間全天候陪伴孩子的父母,到底該如何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呢?
只需要記住這5個不要做的事!
1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錯的!
很多時候,父母會說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
可是陌生人這三個字對於孩子來說很難去鑑定。
-
什麼樣的人才算陌生人?比如那個鄰居,他算陌生人嗎?
-
如果綁架犯假裝跟孩子聊了十幾分鐘,成為了孩子的“好朋友”,那麼他還算是陌生人嗎?
-
或者說孩子要向別人求助,難道不能向陌生人求助嗎?
所以“不和陌生人說話”是錯誤的,父母應該替換成,對陌生人說不。
教會孩子學會拒絕別人,給予孩子選擇不的權利。
不僅要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還要告訴孩子能做什麼。
比如如果有陌生人向孩子求助,孩子應該怎麼做?
2
不要用恐嚇式教育!
很多父母會恐嚇孩子說,
-
如果你亂跑,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
如果你不聽話,就會被壞人抓走
-
如果你亂吃別人東西,你就要上醫院了
這些說法會讓孩子起到一定的恐懼,但是他完全不明白真正可怕的危險。
他只是害怕和父母分開,如果有綁架犯也恐嚇說,不跟我走就見不到爸爸媽媽。
你覺得孩子是會選擇走還是不走?
所以父母要多用積極性地方式,用孩子最喜歡的人物告訴孩子,那個人會做什麼!
比如,如果是美國隊長,他會怎麼做?
而且一定要用實例的方法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如果做了這些事情,究竟有多可怕。
有個網友分享了一個故事:
和孩子看新聞,裡面播放了一出交通事故,5歲男孩因為去街上撿球被車撞了,他的父母在醫院裡哭天搶地。
孩子突然說:“媽媽,我聽你的話,以後不上街去玩了。
平常怎麼說都沒用,結果一個新聞就搞定了。
3
盡量不要向老人和婦女求助!
據數據調查,在性侵案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43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在拐賣案中,婦女也是佔了極大比例。
告訴孩子,如果要求助,選擇3-5個人的群體求助。
求助的時候一定要從這些群體中,明確地選擇某一個人請求幫助。
當一群人面臨求助的請求時,如果他們發現周圍還有其他人,大部分會選擇旁觀。
如果能夠明確地在一群人中選擇一個人,在周圍人的目光中,他會更願意接受你的請求。
4
不要只讓孩子記安全小常識!
中國父母很喜歡什麼“這10條安全小常識,要讓孩子熟記”的看似有用的文章。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知識的灌輸只是很小的一小部分。
有人做過一個這樣的試驗:
-
讓陌生人給小朋友食物,小朋友謹記家長的話,堅決不接受。
-
但是這個時候只有陌生人和小朋友兩個人,小朋友除了拒絕以外並沒有做出其他動作。
-
因為她只知道,媽媽說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
-
如果此時陌生人直接強硬地把小朋友帶走是完全可能發生的。
-
小朋友本來可以在拒絕地同時跑掉,或者是向樓上的其他人求助。
所以,在給孩子灌輸安全知識的時候,要多解釋裡面的一些概念。
還要多用畫面和場景給孩子最直觀的的印象,比如視頻,動畫,繪本等。
5
不要直接教孩子應該怎麼做!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給孩子的安全教育基本都是否定式的。
不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禁止做什麼。
然而在這樣的否定中,孩子只知道自己不能做的東西,卻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
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直接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做,卻從沒讓孩子思考,如果是孩子,他會怎麼面對這些情況?
有位網友分享了一個故事:
一個家長給孩子做的教育,他說如果我們小區有壞人拿著砍刀要襲擊我們,你會怎麼辦?
有幾個地方可選,一是門口的小賣店,二是不遠處的金拱門(麥當勞),三是銀行,你會選擇躲在哪。
孩子回答選擇金拱門(麥當勞)。
家長就說,你的選擇不對,你應該選擇去銀行,有保安又有報警。
如果聽孩子的想法,孩子會說,因為我對麥當勞熟悉,我從正面進去,側面有個門我還可以跑出來。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危險真正發生的時候,他還是最可能去金拱門(麥當勞)。
因為這是他自己的下意識反應。
所以我們要多問孩子,多傾聽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修正下意識的錯誤。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潛在危險的。
爸爸媽媽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中將安全意識一點點地灌輸到孩子腦子裡。
重復地,積極地進行心理暗示,教會孩子思考和自我保護。
希望以後能減少更多的悲劇!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