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長大後竟有這麼大差距!真該好好看看!

前言:

關於什麼是見過世面,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她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我們誰都無法要求孩子現在就是這樣的人,但是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以後可以成為這樣的人。而最合適帶孩子增長見識的人,正是你,最適合帶孩子見世面的時機,正是現在。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長大後竟有這麼大差距!真該好好看看!

前不久,老家的一個親戚拜托我幫她兒子打聽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記得那個孩子當初考縣裡的重點高中差幾分,最後父母斟酌一番之後要他休學了。因為他們覺得:讀普通高中意味著考普通大學,畢業後怕找不到事做,反而用了家裡的錢,不劃算。

所以,盡管當時有不少的人相勸,但孩子仍沒有繼續讀書。

這次見面,他已經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漢了,身上透著一股跟年齡不相符的怯懦。說話時頭總是低著,而且眼神躲躲閃閃,不敢與別人有眼神的交流。

我說:“你這樣的話,找工作時怎麼跟人事主管交流呢?”

“不知道,我就這樣。”

他媽媽急了,“你就不能改改啊,見到你哥也是這副樣子,氣死我了。”

“我不想做事,沒什麼事能做。”他說。

“他人好,也不懶,就是沒自信,還說總覺得外邊的人在嘲笑他。”他媽媽又在一旁補充。

我答應她會幫忙留意這件事。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長大後竟有這麼大差距!真該好好看看!

後來,恰逢一個朋友的攝影工作室要招學徒。剛開始時打雜,給攝影攝像的一些師傅扛扛機器。要知道他們那邊有不少的拍攝師傅都是從學徒干起的,有天賦的人還真能干出一番名堂來。

我覺得這個活還挺適合他,於是興沖沖地給他打了一個電話,他支支吾吾半天說要問問媽媽的意見。

他媽媽隔了一天打來電話,說了很久,但還是委婉地拒絕了。因為她說這樣的工作兒子干不好的,而且也掙不到錢。她還是讓兒子去工地上做點苦力,雖然每天累點,但也能掙不少,干得好還能做包工頭。

我給她詳細地描繪了這份學徒工作的進階前途如何如何。可她已經沒有耐心聽下去,只能作罷了。

可我內心還是難以平靜。

朋友聽後跟我說:“你說的那些,她沒有見過,你們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她無法接受你的觀點,這很正常。而那個男孩,對父母一直唯唯諾諾,跟這個社會也格格不入,從這些描述裡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所以就是這樣的選擇和結果了。”

朋友之言在理,只是這個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懦弱如此,是誰之過呢?

父母的見識,往往影響幾代人。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透著他曾經見過的世面。

曾看到一句話:窮人為什麼總是窮,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窮人的命。就好像這個媽媽說的那樣,我兒子就是一個賣苦力的命,那些其他的活不適合。

只是你不去拼一下,為何就能肯定不行呢?

那時候如果她讓孩子去讀高中,努力拼一拼,何嘗沒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一番。而當這個孩子的學識和經驗都增加之後。他還會是如今的模樣嗎?

只是很多的父母只能看到眼前,無法看到更遠的地方。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長大後竟有這麼大差距!真該好好看看!

我的一個朋友,企業的高管,年收入80萬卻依然開著一輛20萬不到的車子;聚餐的時候常常一身運動服,休閒卻不追求奢華;也會常常和朋友去路邊燒烤攤吃串串,大快朵頤。他有很多朋友,在他眼裡,只有值得信賴和不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所謂的窮朋友和富朋友。

他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個國營企業的小領導。他說,他的父親非常刻苦,因為文革,只有初中畢業,後來恢復高考後,立刻去考大學。

他記憶裡,他的父親喜歡讀書,總是一個人在台燈下看書。後來沒有任何背景的的父親成了小領導,成了一家人的驕傲。

對於我的朋友來說,父親帶給他的並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而是他通過父親,堅定地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他的父親最大的特點,總是帶他去游山玩水。以前外出出差,總是會帶著他,給他和老師請幾天假,然後會和單位多請假一天,開完會之後,帶他去游玩。朋友說,那些年裡的日子,他覺得自己比其他孩子幸福太多,不是有沒有錢,而是看的世界多了,內心就會變得特別自如坦蕩和獨立,待人接物與認識世界的眼光會非常不同,也更加容易與世界融合和相處。

“到現在,我自己成了孩子的父親,我父親還是告訴我,作為父親,一定要足夠努力,給孩子優渥的環境,並且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一定要給孩子廣闊的天地,而不是永遠讀書不去走路。”

。可能父親給他的家境並不是最優質的,但他自始至終仍然抱有謝意,因為父母,讓他知道,從容地對待物質,努力地面對生活。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父母的格局,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長大後竟有這麼大差距!真該好好看看!

我們很多人所謂富養,其實更多的停留在物質上,是在極限的位置去拼命投食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結果,可能會讓孩子有一種感覺是,這個世界所有好的一切,都應該是我的。

而真正的富養,一定是一種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成長中,慢慢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可以對物質有不動聲色的淡定。而父母就扮演了這個傳遞者的角色。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同於有錢的父母。他們往往具備的是:努力,勤奮,以及以此拼搏而來的經濟基礎,有後天他人和自我養成的教養,最重要的,是擁有對萬事萬物的平和。

他們讓孩子知道,一個人非常努力,是可以有機會成功的;一個人不應該囿於江湖,而是應該走南闖北;一個人不需要為了物質而束縛自己,有更廣闊的天空可以去走。

很多人可能囿於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沒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也沒出去見過世面。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後都會有一種對生活的不安全,希望拼命賺錢,希望出人頭地,拼命通過買買買用物質裝點自己。

有見識的孩子,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欲望有天生的收斂,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我很喜歡一句話是,父母是孩子的終身相伴者,算不上導師,而是風雨前行的那個人。作為父母,和孩子走一路的時候,必須跑得非常努力,這樣,孩子也會努力跟上你的腳步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