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電影直指社會問題,幾次被封殺,卻被譽為國寶和國家的良心

他的電影直指社會問題,幾次被封殺,卻被譽為國寶和國家的良心

文張弘

1月19日,《摔跤吧!爸爸》上映半年後,又一部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在中國上映。《神秘巨星》講述了14歲少女尹希婭突破歧視與阻撓,堅持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

飾演尹希婭的是《摔跤吧!爸爸》裡的二女兒塞伊拉·沃西,阿米爾·汗則飾演備受爭議、個性乖張的音樂人。

阿米爾·汗是公認的印度國寶級演員。在不少觀眾眼中,他的名字幾乎等同於寶萊塢。有一事例很能解答阿米爾·汗是個怎樣的演員這個問題。拍攝《摔跤吧!爸爸》時,阿米爾·汗51歲,他要飾演19歲、29歲、55歲三個人生階段的角色。

他瘋狂增肥,狂漲60斤,先拍55歲的既胖又喪的大叔。後又花5個月瘦回原樣,再拍29歲的戲。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折騰,為什麼不直接拍完29歲,再去拍55歲的戲。他說:“那樣我就沒動力瘦回去了。”

他的電影直指社會問題,幾次被封殺,卻被譽為國寶和國家的良心

《摔跤吧!爸爸》時期的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是不少中國人認識印度的窗口。中國觀眾將他視為“印度劉德華”、“印度徐崢”、“印度吳彥祖”,意思是阿米爾汗是一個在印度擁有天王地位、具有票房成績,同時顏值也很高的男人。

阿米爾·汗第一次為中國人熟知是《三傻大腦寶萊塢》。電影講述三個性格迥異的大學生的校園生活。44歲的阿米爾·汗在片中飾演22歲的大學生,游刃有餘。

《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嬉笑怒罵間控訴印度模式化、功利性的教育。男主角蘭徹慫恿好朋友掙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尋找真正的興趣所在。這個公然對抗體制的形像在印度贏得了年輕觀眾的喜愛和尊重,但對印度國內的教育界而言,這部電影讓他們難堪。

這不是阿米爾·汗第一次將矛頭指向教育。2007年,他自導自演了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也是一部抨擊傳統教育,鼓勵孩子、年輕人自由發展的電影。

有人形容阿米爾·汗為印度的“公民電影人”,除了商業上的成功,他時刻保持對印度社會問題的關注。

《芭薩提的顏色》啟發觀眾如何面對歷史,《自殺現場直播》(Peepli Live)揭露印度日益嚴重的自殺問題,他身為穆斯林卻拍了《我的個神啊》,在印度這個宗教國家,直接向宗教發問,又很中正地沒有對信仰的意義進行全盤否認,《摔跤吧!爸爸》則把印度的女性權益問題擺在公眾面前。

阿米爾·汗不只是一個演員。他曾說:“在我的觀念裡,電影最主要的責任是為觀眾提供娛樂。但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媒介,去教育,去激發意識,去鼓勵大家思考,增強全社會的公共意識。”

卸去演員的身份,他製作主持一檔尖銳揭露印度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節目反映印度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現狀和真實情感,將社會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燈下,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那個訪談中,將近一半的時間在描繪印度女性成長過程中遭遇的種種不幸:殺女嬰、兒童性侵、強姦、包辦婚姻、巨額嫁妝、家庭暴力……

其中探討虐待兒童單元播出後,阿米爾·汗邀請到國會作證,成功令國會通過保護兒童法案。還有一集,他與印度總理莫迪對話,可見節目影響之大。

阿米爾·汗也因此登上2012年9月《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時代》雜誌將阿米爾·汗評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並以他和他的社會影響力為基礎,撰寫了文章《印度的良心:一個演員能否改變一個國家?》。

2006年,阿米爾·汗公開反對印度古吉拉特修建水壩的計劃,聲援抗議活動,呼籲地方政府安置移民。因公開反對地方政府,他的電影《芭薩提的顏色》(Rang De Basanti)被迫提前下線,《為愛毀滅》(Fanaa)在當地遭到封殺,損失高達5億盧比。

他的電影直指社會問題,幾次被封殺,卻被譽為國寶和國家的良心

《芭薩提的顏色》劇照

阿米爾一再重申:“即使職業和商業利益受損,我仍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在與一個龐大的組織對抗。最終也許被撞得粉碎,但我不會退縮。當你拍攝了一部對自己國家有一定批判意義的電影時,這對國家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沒必要為自己祖國被放在聚光燈下而羞恥。”

後來,時任印度總理辛格站出來聲援他。

阿米爾·汗出身於電影世家,因為家庭原因,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出演過不少電影。但他真正的夢想是打網球,並獲得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網球冠軍。

直到18歲,身高永遠地停留在1.72米,他才覺得,這夢想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重返銀幕,他走得順風順水。在事業上升期,他接手了一部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的電影《印度往事》,講述本國村民與英國統治勢力抗衡的故事。

他決定自己做製片人,大膽啟用一位遭受票房失利的導演,對電影具有極大的掌控權。劇組中的英國女演員蕾切爾·雪莉(Rachel Shelley)曾在片場對服裝師大吼,阿米爾·汗幽默地為劇組立規矩:“沒有人可以在我的組裡大喊大叫,除了我自己。”

事實證明,阿米爾·汗從未讓印度人失望。2001年,《印度往事》在印度國內上映,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並且提名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印度時報》評價這部電影:“它打破了所有印度商業電影的既定規律,給不景氣的印度電影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紐約時報》評價:“《印度往事》打破了印度本土和國外的印度社群這個局面,它拓展了印度電影的傳播維度。”

很多人以為,阿米爾·汗將從政,以他在印度積累的名氣和所做的事,他完全有這個資格。但他曾公開表示:“我不會從政,我只是一個電影人,我所做的電影之外的事情只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做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