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出行車追尾,寶寶傷得最重,只因媽媽抱他坐在這個位置!
臨近年關,西安普通的一家人開著車去走親訪友,媽媽抱著2歲的寶貝壯壯,坐在了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壯壯媽本想可以和老公說說話,解乏,也能讓孩子欣賞汽車前景的風景。沒想到路途還沒到一半,後面的一輛車因為路滑,直接撞到了壯壯家的車尾!一剎那,汽車的安全氣囊“砰”的一聲像炸彈一樣彈出,壯壯媽甚至還來不及反應,氣囊就已經重重的砸到了壯壯的臉上,孩子的臉馬上變得又紅又腫。
出了這樣的事故,壯壯的父母都沒受到什麼大的傷害,反而是壯壯傷得最厲害。一家人趕緊去了醫院,醫生診斷壯壯後表示,孩子兩頰、上下唇、頦部及頦下等多處頜面部軟組織挫傷,因為損傷面積過大,隨時有可能影響呼吸,病情十分危重。
聽到這個消息,壯壯媽慌了,想不通怎麼會這樣,安全氣囊不是為了安全嗎?怎麼還讓孩子傷得這麼重?
所幸救治即使,壯壯在多天的積極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療後,病情已平穩。不過但年幼的他至今仍然受到驚嚇,經常在睡夢中哭醒。
其實寶寶坐汽車,最好的方式還是坐在安全座椅上。壯壯媽就是犯了這個錯,以為手抱著寶寶很安全,但其實真正的事故發生,一雙手是沒辦法抱住寶寶的。下面育姐就來總結下其他常見的誤區,接下來走親訪友的日子,家長可別再這麼做了。
誤區一:只是手抱著寶寶,不坐安全座椅
不少家長都以為,用手抱著寶寶,司機開得慢一些就是對寶寶做好的保護。但就像上文說的,手的力量在巨大沖擊力面前,不值一提。
其實用一個簡單的物理公式就可以知道這樣的行為有多危險:若一個孩子重10公斤,車速僅為30公裡/小時,根據公式p(動量)=m(質量)*v(速度)計算,當遭遇正面撞擊時,由於慣性的作用,瞬間會產生300公斤的撞擊力。相信在這種情況下,大力水手都抱不住孩子,別說媽媽們了。
何況,真正事故發生時,安全氣囊還會彈出來。對成人來說這是一種保安全的設施,氣囊會在成人胸部方位打開,力量也可以忍受,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可是對於體型和年齡都較小的孩子們,他們的頭頸部很容易被氣囊直接打中,瞬間的撞擊力將遠遠超過孩子骨骼的承受力,有可能造成窒息和頸椎骨折等嚴重後果。
安全氣囊從彈出到展開只需要1/20秒,相當於以300km/h左右的速度彈出,所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公斤,這種瞬間的打擊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顆炸彈。此時如果孩子坐在大人懷裡,孩子不僅前方受到撞擊,後方還會受到大人慣性的擠壓,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因此,家長不要再抱著孩子坐在副駕上了!!!
寶寶正確的位置是駕駛座正後方的安全座椅上,發生車禍等緊急事故時,後排的緩沖區域較長,另外駕駛員會潛意識地躲避,本能得保護本側。
誤區二:以為安全帶能替代安全座椅
就像安全氣囊只是為了成人設計的一樣,安全帶也普遍只適合大人呀!它的寬度、位置都是以大人的平均體重和身高設計的。家長使用時,安全帶會繞過胸部進行固定。但是寶寶的骨骼脆弱,且身高不足,直接使用安全帶,安全帶王萬會壓在寶寶的頸部。當汽車發生碰撞時,孩子的頭和身體會往前,但脖子被勒住,可能導致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頸骨折斷等慘烈後果。
誤區三:讓寶寶穿羽絨服坐安全座椅
曾經湖南衛視就求真節目就為大家進行了一次實驗來求證此事。實驗中三個假人寶寶坐在遙控車裡,遙控車以最快速度沖到50米外的牆壁。結果車以每小時20公裡的速度撞了上去,三個假人寶寶都被不同程度地甩出。
真人實驗也是一樣,在長沙理工大學的碰撞實驗室,碰撞車在50米長的軌道上以5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碰撞,結果更可怕,假人寶寶直接金蟬脫殼飛了出去。對比試驗顯示,不穿羽絨服的假人寶寶只在座位上稍稍彈起。
長沙理工大學的碰撞實驗
美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的的安全座椅碰撞測試圖
看了上面這些實驗,我們就知道孩子穿羽絨服坐安全座椅,衣服被固定了,而孩子沒有。一旦事故發生,孩子就像剝殼雞蛋一般滑了出去,造成頸部、頭部各處損傷。所以下次一定讓寶寶把羽絨服脫掉,搭在安全座椅上面即可。
看完上面這些規矩,你明白給孩子買安全座椅的必要性了吧,別說安全座椅貴,和孩子的生命比起來,哪個更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