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媽媽生下5千萬分之1機率的罕見「五胞胎」超幸運,但五胞胎接下來的生活卻讓人再也笑不出來!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導,1934年一組五胞胎姐妹在加拿大降生,引發轟動。

「5個孩子,還是5個女孩,不可能!」父親奧利瓦·迪奧納1934年5月28日喊道。

圖為母親埃爾齊爾·迪奧納產後和孩子們在一起。

這在醫學界和社會上都是一個轟動事件:此前從未有過五胞胎出生後全部倖存的情況,再加上迪奧納五姐妹還是同性別。

圖為瑪麗、塞茜爾、伊馮娜、埃米莉和安妮特·迪奧納(從左至右)1939年4月的合影。

為方便區分,姑娘們穿不同顏色服裝並佩戴不一樣的頭飾:伊馮娜穿粉紅色戴知更鳥,安妮特穿淡紫色戴楓葉,埃米莉穿黃色戴鬱金香,塞茜爾穿綠色戴火雞,瑪麗穿藍色戴泰迪熊。

安妮特在1967年寫道:「我們像永遠都長不大的活玩具娃娃一樣接受人們的讚嘆。」

這張照片拍攝於1937年的聖誕節,小姐妹們當時3歲半。

為了保持「迪奧納熱」,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散佈謠言說,不孕不育夫婦應該來五胞胎的住所找一塊小石頭,作為幸運符帶回家。

安妮特說,很快,屋門前一塊石頭都不剩了──卡車每天早晨7點趕在遊客到來前,運來新石頭。

圖為伊馮娜和接生五胞胎的醫生艾倫·迪福。

報導稱,五姐妹出生後,這名醫生也一躍成為媒體寵兒。

母親埃爾齊爾產後感到無比震驚。

因為她和丈夫已經有5個孩子了,現在她不知道該如何養活這麼一大群孩子。

圖為迪奧納五姐妹3歲生日時在泳池邊合影。

每天早晨起床後會有人給她們捲髮。

遊客可以每天11點和15點兩次透過特殊玻璃板製成的走廊觀看五姐妹。

雖然她們無法看清來客,但姐妹們知道,她們在被人窺探。

被商業化的五胞胎有了一個綽號:「金塊」。

圖為五姐妹居住地附近的一家紀念品商店。

五姐妹在1963年出版的《我們五個人》一書中寫道:「魔鬼的名字叫金錢。我們身邊很多人都無法抗拒它的誘惑。」

圖為埃爾齊爾和奧利瓦·迪奧納與7個月大的伊馮娜在一起。

自然受孕產下五胞胎的概率極小──約為5000萬分之一。

不同季節和節日,報紙都會刊登相應的五胞胎照片。

圖為1937年11月,埃米莉和瑪麗和火雞在一起。

女演員貝特·戴維斯曾說:「五胞胎姐妹讓所有明星黯然失色。」

迪奧納姐妹出演過3部好萊塢電影。

圖為1936年4月小姑娘們乘坐雪橇。

16個月大的瑪麗和伊萬娜·勒魯在一起。

這位護士代替親生母親撫養孩子,因此成了姐妹們最信任的人。

這位年輕的護士後來與迪奧納姐妹的官方攝影師弗雷德·戴維斯結婚。

加拿大旅遊局曾如此比喻,五胞胎姐妹在30年代的受歡迎程度堪比尼加拉瀑布。

圖為等待進入五姐妹居所參觀的人群。

直到9歲生日前,她們始終被安排在這裡接受遊客「參觀」。

1935年1月,五姐妹之一在接受醫學檢查。

五胞胎早產兩週降生。

出生時身長僅有23公分左右,5人的總重量只有6670克。

負責接生的醫生艾倫·迪福說,她們看上去就像5隻「老鼠」。

醫生最初拒絕評估五胞胎姐妹的生存機率。

但她們全部挺了過來,被視為世界醫學奇蹟。

1934年9月16日,專為五胞胎建立的「迪福醫院」開業。

醫院以醫生艾倫·迪福的名字命名。

五胞胎的親生父親打算將她們帶到芝加哥世博會上展出,因此被剝奪了監護權。

5個孩子轉而由國家負責撫養。

在這棟建築裡,她們渡過了生命中的前9年。

五胞胎姐妹的生意非常賺錢。

據統計,1936年至1943年約有300萬人前往安大略參觀五姐妹。

她們為加拿大國庫帶來5億美元(約台幣150億)收入。

圖為五胞胎姐妹居所門前的停車場。

圖為1937年出版的一本五胞胎姐妹圖冊封面。

據悉,上世紀30年代,五胞胎的肖像曾出現在玉米汁、牙膏、洗滌劑、早餐麥片以及很多產品的包裝上。

通用汽車和雷明頓打字機也曾用她們打廣告。

1943年5月,9歲的五姐妹被帶到蘇必利爾,參加5艘軍艦的命名儀式。

安妮特1967年曾寫道:「作為『迪奧納五胞胎』,我們注定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展品。」

1939年,五胞胎姐妹來到多倫多,接待到訪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王後伊麗莎白。

據安妮特、塞茜爾和伊馮娜回憶,那是她們首次獲准離開那間專門為她們設立的醫院。

圖為父親奧利瓦1946年和當時12歲的五胞胎姐妹。

姐妹們必須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並儘可能在鏡頭前表現得無憂無慮。

直到很久以後,公眾才得知她們的父親總是強迫她們幹這幹那。

如今仍在世的姐妹塞茜爾和安妮特某次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童年如漫長冬季。」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