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台灣綜藝天王吳宗憲曾經說過:“台灣藝人分兩種,一種是有大陸市場,一種是沒有大陸市場。”這句話道出目前台灣藝人的生存狀況,也反映出島內藝人不同的風格。有大陸市場的,如吳奇隆、蘇有朋、羅志祥、霍建華、彭於晏等人,他們的事業重心放在內地,賺得盆滿缽滿;而沒有大陸市場的,便只能在島內狹小的市場艱難生存,他們有如下特徵:

1、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戲劇演員

台灣娛樂圈的活躍度主要靠綜藝支撐,而綜藝又以低成本的談話性節目為主,由此產生了通告藝人(含所謂寫真女星與女神)的需求;通告藝人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在演戲、唱歌等領域並不擅長,只是循環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靠詼諧搞笑、胡扯亂吹、賣弄性感維持存在感和曝光度,大部分並不具備在內地發展的競爭力。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除通告咖外,還有所謂本土劇演員,如王識賢、李李仁等,他們活躍在SET、FTV等本土色彩濃厚的電視台,以拍攝閩南語方言電視劇為主,在內地知名度不高。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2、反復強調愛台灣、本土色彩濃厚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通常會強調自己很台,熱愛台灣這片土地。主要特徵有:在鏡頭面前頻繁使用閩南語、向媒體透露自己為島內事業推掉大陸天價邀約、造謠抹黑攻擊內地。這其實很好解釋,頻繁在鏡頭面前使用閩南語可以顯示自己的“本土性”,是“正港台灣郎”,宣稱推掉大陸天價邀約乃是為了自抬身價,極少數攻擊大陸的則是為了迎合島內深色彩濃厚的年輕市場,本質上都是因為西進大陸無望,與人民幣無緣。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3、收入相對西進藝人較低

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收入往往是在台藝人的十倍、百倍,一線的陳喬恩、吳奇隆、霍建華、彭於晏每年的收入估計有數千萬人民幣,其他哪怕就是在內地商演也比之高上許多。以島內現在人數最多的通告咖為例,通告收入其實並不能完全養活自己,必須依靠副業維持生存,而開設餐飲店是其主要的投資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飲料、雞排、烤肉、粉面等小店、當然亦有人從事販賣二手服飾物品、代購,不過普遍賺的不多。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吳宗憲曾帶手下幾個通告藝人在福建等地商演,後透露那幾個藝人一場活動酬勞比在台灣一年還多,hold住姐謝依霖在內地知名度展開,便不再從事島內通告咖工作,由此可見在台灣的收入的微薄。

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藝人:大部分為通告咖、本土色彩濃厚

有本事的混大陸,沒本事的想來也來不了,既然如此便只能多強調愛台灣一點咯!不過前段時間內地放開影視領域對台全面開放,准入的門檻降低,已經有不少強調本土的藝人登陸了,最終發展如何?有沒有競爭力?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