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這3個穴位,頸椎僵硬、肌肉疼痛均難逃走,健康之人常用

頸椎病的定義:確切的說,它是頸椎綜合徵,主要受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動脈受壓等病因導致,常見症狀均離不開頸項肌肉僵硬、疼痛。

頸項肌肉範圍:從頸部到背部的筋脈肌肉,這些部位疼痛因何而來?

中醫學將引起頸項肌肉疼痛的原因歸納為:

1.邪熱入內造成的津傷肌肉強直,只需清除火熱之邪、調養筋脈即可去除疼痛;

2.外感風寒,風寒之邪進入體內傷害太陽經脈造成氣血凝滯,氣血不流暢,筋脈拘束急繃,人體頸項無法動彈;

3.風濕之邪侵犯體表造成氣機阻遏,氣血不行,理同外感風寒,肌肉緊繃,久而久之出現疼痛。

打開這3個穴位,頸椎僵硬、肌肉疼痛均難逃走,健康之人常用

​如何自診

外感風寒:人體惡寒發熱,常為脖頸轉動不利,出現頭痛、身痛的情況,

外感風濕:症狀與外感風寒類似,但多表現為肢體酸楚感嚴重;

邪熱傷津:脖頸肌肉僵硬,人多出現高熱情況,心情煩躁;

按照不同的頸項肌肉疼痛類型,常針對使用祛風散寒、勝濕或去熱散結的藥物治療。

三穴齊用

打開這3個穴位,頸椎僵硬、肌肉疼痛均難逃走,健康之人常用

天柱穴:可通絡止痛,善治頸項肌肉疼痛,療效確切,按摩操作時常雙手舉起利用拇指指腹按摩。

大椎穴:主治熱病,尤善於治療骨蒸潮熱,邪熱入體導致的肩背痛、脖頸項強。其位置就在天柱穴以下,操作方便。

肩井穴:是防治頸肩酸痛的救星穴位,有祛風散熱、活絡止痛、消腫等功效;出現手舉不起,或舉臂肩背痺通即可按摩。按摩時力量確保均勻,以穴位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宜。

脖子粗未必是好事

頸部很少出現問題,但頸項粗大(俗稱脖子粗)的人也未必是好現象。脖子粗的人更容易出現痰氣鬱結、氣血瘀滯等情況。

打開這3個穴位,頸椎僵硬、肌肉疼痛均難逃走,健康之人常用

​可常按扶突穴進行保健,該穴有理氣潤肺、清熱祛火之功效,長期按摩可化解氣血瘀滯,解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