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帶來全新的身心境界 讓你不枉此生

文/陳兵

修習禪定中隨心意的寂靜,會相應地發生身輕安及呼吸、脈搏、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減慢乃至停息等生理變化,祛疾健身,是隨這些生理變化而來的附帶效應。

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方等、法華)三昧、非行非坐三昧,因禪定的作用,必然沒有諸病,一心修定必有自然治愈諸病的效用。

若進入初禪以上正定,能改變欲界離不開飲食、睡眠、性生活的生理需求模式,有減少睡眠、飲食,乃至多日不吃喝、不睡覺也仍然身體強健、精神飽滿。

禪定的生理效應

道教尤以行氣、守一等為祛疾健身、延命長生的要道。佛教顯教重在破除世人對肉體的普遍執著貪愛,不大講禪定的生理效應,但說修習禪定中隨心意的寂靜,會相應地發生身輕安及呼吸、脈搏、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減慢乃至停息等生理變化,祛疾健身,是隨這些生理變化而來的附帶效應。《摩訶止觀》卷八雲:因禪定的作用,必然沒有諸病,一心修定必有自然治愈諸病的效用。

禪籍中說,修習禪定者若證入初禪未到地以上的正奢摩他,因內氣之充盈流溢,能令“身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身輕安性即得生起”。身粗重性,指使身體感到粗重不適的一切障礙,包括疾病、亞健康狀態等,隨其消除,自然使人感到身體輕快、安泰、舒適,達到健康狀態。

若進入初禪以上正定,能改變欲界離不開飲食、睡眠、性生活的生理需求模式,有減少睡眠、飲食,乃至多日不吃喝、不睡覺也仍然身體強健、精神飽滿。

如《憨山大師年譜》載,憨山三十歲時在五台山參禪修定,食物僅有三斗米和麥麩,和野菜食之,半年尚有余。定中發悟後,變得精力超常,在募造轉經輪期間,他主持操辦,“經營九十晝夜,目不交睫”,而精力充沛,沒有睡意。起初主持做水陸佛事七晝夜,他於“七日之內,粒米不餐,但飲水而已,然應事不缺”,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生理極限。

關於在定心中能減少乃至完全不需要飲食睡眠和性生活的機理,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深定中,人能直接從宇宙中吸收肉體所需的物理能量,不必經過消化吸收飲食精華而將生化能轉化為生物能、物理能。

佛教禪籍中說,進入初禪以上,超出欲界,可離唯欲界眾生所需的吃物質實體飲食的“段食”;進入二禪以上,可離以吃感覺為實質的“觸食”;進入四禪以上,可離以吃意願為實質的“意思食”,唯需“識食”(阿陀那識的執受,生的意志)。

佛學還認為,禪定功夫深達一定程度或修某些禪定,有卻老延年之效。《阿含經》中佛言:比丘、比丘尼若修禪定,於第四禪基礎上修習成就欲、定、精進、觀“四神足”,可以隨意住壽一劫或一劫有余;《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菩薩便可住壽百劫,初地以上菩薩壽命地地倍增,長得不可思議。

藏密說依無上瑜伽修氣、脈、明點的禪定,當修到氣入中脈後,可以有身健、力大、容顏鮮澤、足捷、年輕乃至不老、長壽之生理效應,《恆河大手印》稱修欲樂定證得樂明無念,可以“長命黑發相飽如滿月,光彩煥發力大如獅子”。

據有關史料,長期修習禪定的僧尼,其平均壽命要比一般人高出好多,其中有些人如馬鳴、龍樹、慧昭、純陀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大大超過了現在科學家所說人類的自然壽命。

當代有些科學工作者利用腦電、心電等儀器,通過對照組觀測法,對氣功、瑜伽、禪定作了多種研究,其結果表明,當通過鍛煉入定時,人體新陳代謝、呼吸、血液循環、微循環、免疫功能、體溫、消化系統等都發生良性變化。機體新陳代謝的減緩和消耗量的降低,則可發生“節能效應”,使人延年益壽。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在修習禪定過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以後,隨著意念和情緒活動的放松、停息,可以令人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得到緩解,使被緊張和壓力導致惡化的生理機能得以自行調整,從而產生健身之效,一些以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為主因的疾病可能會逐漸自行痊愈。若修定者持有治病健身的動機,則可能加上自我暗示作用,使禪定祛疾健身的效用更為明顯。

修習禪定進程中,也可能產生有損健康的負面生理變化,引發生理性的“禪病”。因心意漸趨寂定,身體自行調整,可能使身中潛在的疾病外化,或引發宿疾,如《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六所言:“或本四大有病,因今用心,心息鼓擊,發動成病。”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禪修的初級階段,未必是壞事,多會隨禪定功夫的加深,不藥而愈,也可以醫藥治愈,用禪定方法對治。

修習中不善調攝身心息,也可導致種種禪病,如坐姿不正確會導致脊柱和背部、腰腿等疼痛,調息不當可導致筋脈痙攣或枯瘠瘦弱,系緣、觀想、用意不當會導致身中四大不調,表現為上火、身體沉重、頭疼、胸悶、浮腫等疾病,此類病用醫藥治療往往療效不佳,最好用相應的禪定方法對治,《摩訶止觀》、《禪門口訣》、《大乘要道密集》等禪籍中列舉有多種自我調整治療禪病的方法。

修定過程中若受到外界的聲響、噪音等驚動,或受人事方面的迫害、毀謗、辱罵等刺激,或生活中心理負擔過重,因而惱怒、驚恐、憂慮,也可能引發氣滿、腹脹、便血、肺脹、便秘、嘔吐、消化不良等心身性的禪病,此類病也宜於用禪定調和身心息的方法治療。

對各種禪病,應善知病因,及時對治,“如此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經久則病成,身羸病結,治之難愈”。一心修定,尤其是以正見修觀,是治療各種禪病的靈藥。《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卷一雲:“但系心在境(修定所緣境),不令他緣,病自差耳。”《釋禪波羅蜜多次第法門》卷四雲:“般若一觀,能治五病。”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