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沒興趣還是孩子有問題

最近一位媽媽問我:「帶孩子去上音樂課,他都玩自己的,很不受控,滿場跑,老師唱歌跳舞他會看,但就是不跟著做,明明就很有趣,其他小孩都可以,我的小孩是不是有問題呀!?」

現在也許生得少,不少父母在孩子還小時就幫孩子找各種不同的課程,像音樂律動、畫畫課、體操課、英文課或故事課程等等,除了希望孩子能學到媽媽教不來的東西外,還希望能讓孩子多一些團體的社交經驗,結果不如預期時,就讓媽媽很焦慮,到底是孩子有問題?還是課程不適合?到底該想辦法讓孩子適應?還是等孩子大一點再說?

人是群居動物,所以小孩適應團體是遲早的事?

這個答案其實是否定的,我在EQ的力量一書有提到,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會影響孩子進入團體的能力,一般而言,孩子無法進入團體,有以下考量:

一、社交遊戲能力發展尚未成熟

教育心理學家 皮亞傑,所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他認為兩歲左右的孩子(可能一直到四歲),是屬於自我中心觀的階段,凡事都只從自己的方向思考,因此這個年紀的孩子,當然在團體中,很容易就是他想幹嘛就幹嘛,不受控,也不容易遵守團體的遊戲及規範。

但,這並不代表這個年紀的孩子融入不了團體,大人就是放任等待,因為到了四五歲,孩子的價值觀會發展成,由同儕來肯定自己,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沒有朋友,被同儕視為搗蛋鬼、怪怪不配合時,孩子就可能衍生出更多的行為問題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所以,依據皮亞傑的觀點,若要從自我中心關進展到具有角色取替能力,是需要有人引導,仰賴與他人的互動發展的。

二、天生氣質影響

有些孩子天生活動量就比較大、比較不會看臉色、神經大條(如下述的反應閾高)、注意力分散度大,在團體中就會很明顯的不受控,這類孩子通常隨著語言比較成熟些,你會發現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會比較提升,而且你也可以觀察得到,在課程設計有比較明顯的動靜交替情況下,孩子參與的狀況也會比較好(所以太偏靜態的活動對這類的孩子可能就建議大一點再說),因此這類孩子,大人要做的就是先要滿足孩子的五感刺激,觀察大腦愈趨成熟與氣質收斂的關聯,如果到了四歲,依然故我,就建議請專業評估一下了。

例如你觀察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偏弱、模仿能力不佳、眼神交流或情感分享少、常搞不清楚狀況、你想教也都不容易教進去……等,這都是可能大腦發展不成熟的警訊,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就建議及早尋求專業評估。

加速孩子融入團體,你可以這麼做?

★針對遊戲互動能力

2歲的孩子能夠觀察環境,並對環境的刺激,包含老師的聲音、同儕的反應等等,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但表現出來的不見得是家長想看到的「乖乖坐在位置上」、「學習效率很好」。這年紀的孩子遊戲互動能力尚未成熟,剛進入團體課程無法馬上融入是正常的,不必過度擔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適應,也在平常引導孩子一起建立社交遊戲技巧。

以下按照不同年齡,提供一些訓練孩子社交互動能力的方式讓家長參考:

1歲半~2歲半

1.讓孩子練習輪流進行遊戲。

2.跟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加入想像的元素,例如:一起玩扮家家酒的遊戲

2歲半~4歲

1.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慢慢脫離自我中心。

2.跟孩子一起進行合作類型的遊戲,例如:一起完成拼圖。

孩子的互動能力隨著年齡增長、刺激增加會持續進步,但若家長發現2歲的寶貝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於其他外在的刺激毫無反應,建議家長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判斷孩子的人際互動發展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治療。

★針對氣質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有不同的特質,有的孩子總是哭得呼天搶地,有的則是安安靜靜的,即便是手足之間也有不同的氣質表現。氣質是與生俱來的,影響孩子對於外在與內在刺激的反應方式,兩歲左右的孩子通常按照氣質和環境互動,進入團體時,有些特質的孩子會顯得較難融入同儕,或者較難跟上老師上課的節奏,以下符合您家寶貝的狀況嗎?

氣質種類 容易影響孩子融入團體的氣質傾向
1.活動量 活動量大→整堂課滿場跑,無法靜下來好好聽老師講話。
2.規律性 規律性低→無法預期作息,可能上課上到一半突然想大便、睡覺,影響課程參與。
3.趨避性 內向→非常怕生,對老師或同儕難快速建立關係,進到新的教室也較退縮。
4.適應力 適應力差→面對新的人事物需較久的時間適應。
5.反應強度 反應強度激烈→對事物的喜惡反應明顯。
6.反應閾 反應閾低→對外在刺激敏感,容易因環境變動顯得很緊張。

反應閾高→神經太大條,老師或爸媽都變臉了還渾然不覺。

7.情緒本質 負向→總是悶悶不樂。
8.注意力分散度 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受環境的聲音、光線、人、事、物影響而分心。
9.堅持度 堅持度高→手邊做的事情沒做完,如果老師換新的活動就難以接受,一定要做完才罷休。

堅持度低→三分鐘熱度,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

孩子無法融入團體生活,怎麼辦?

「糟糕!我的孩子中了好幾項!該怎麼辦?」以下就來為感到困擾的爸媽解密:

活動量大:

1.避免攝取含糖及咖啡因類食物

2.理解孩子跑來跑去並非故意,多用鼓勵的方式

3.固定帶孩子運動,每天至少20~30分鐘

規律性低:

1.培養規律生活

2.上課前提早預告

內向:

1.漸進式提供孩子接觸不同人事物的機會

2.多給予稱讚

適應力差:

1.耐心陪伴

反應強度激烈:

1.家中長輩有一致的教養態度

2.訓練孩子適當表達情緒的方式

反應閾低:

1.確認孩子對哪些感官刺激容易感到不舒服,挑選感官刺激相對溫和的上課場所

反應閾高:

1.加強感覺反應訓練

情緒本質負向:

1.多引導孩子正向思考

注意力容易分散:

1.簡化學習環境,降低分心之刺激物

2.盡量讓孩子一對一、分段學習

堅持度高:

1.上課前事先預告,提醒孩子「當老師說要轉換活動時就要跟著轉換」

堅持度低:

1.教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需按照不同難度分段讓孩子挑戰

2.孩子遇到挫折時多給予鼓勵

雖然氣質是天生的,但後天的環境很重要,能夠讓孩子從原本常常把媽媽逼瘋的氣質,打造成貼心懂事的孩子!

孩子上課的地點五花八門,選擇專業的上課機構很重要,因為課程設計或老師帶領的技巧若不符合孩子的發展程度,孩子當然就會滿場跑!建議家長考量上課地點時也要多做考量喔!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