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教育老照片 (圖10張)

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正式開始。1895年7月14日台灣總督府第一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執掌台灣教育事務。他在設置台灣公學校意見一文中,建議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當時日本尚未實施的兒童義務教育。

1895年台灣總督府於台北市芝山岩設置第一所西式教育場所,也是台灣第一所小學(今台北市士林國小)。隨後雖發生六氏先生事件,台灣總督府仍於1896年設置國語傳習所,設置更多義務小學。

1898年國語傳習所於並升格至公學校,1941年再改為國民學校。1943年,全台灣小學共1,099所,小學生932,525人。台灣人民的義務教育普及率為71%,全亞洲只低於日本,已達先進國家之列。

日治時期的初等教育以種族分設學制,共有除了公學校、小學校、蕃童教育所、蕃人公學校。

中等教育方面,為普及教育需要的大量師資,日人採公費制的師範學校制度。除師範教育外,經濟考量的實業學校是日治時期中等教育重點,包含農工商漁都廣設實業學校,以求台人只需會技術但不須深造學術,便於管制。

在普通科方面,一開始僅供日本人就讀,1915年臺灣仕紳籌設臺中中學校,臺灣人才有就讀普通科中等教育的機會。日治中期各地增設,如臺北(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一高女、二高女、三高女、四高女)、竹中、竹女、臺中(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彰中、彰女、嘉中、嘉女、臺南(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高雄(一中、二中、一高女、二高女)、宜中、蘭女等。

女子教育部分,隨著教育政策的改變和社會的變遷,女子教學的內容日趨多元,但主要目標仍是期望女性成為「良妻賢母」,而非訓練女性能自立更生。1896年後「國語學校」以手工藝為號召,正式成立女子分教場,而後從初等教育發展出中等女學校,但直到1930年代之後,女性受教育的情況才逐漸普遍。

早期並設有預科性質的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是進入帝國大學唯一的途徑,現改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28年設立台北帝國大學,若無法於考入台北帝大就讀,日治時期台灣人僅能負笈他鄉至日本留學,1945年統計,曾留過學的台人,共計20萬之譜。

雖然日本在台灣執行義務教育,後期甚至施行皇民化運動,傳統的私塾仍偷偷存在,當時很多漢人父母也讓小孩仍趁著課餘時間到私塾,跟著漢文老師學習四書五經、作詩寫文,要他們不能忘本。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曾於3~4歲時定居台灣。兩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久保亮五、小田稔畢業於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現址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

============

1/10 日本人對台灣的教育不遺餘力。

2/10蕃社教師和學生。

3/10教室後面的世界地圖很顯眼。左邊的孩子在習字,右邊的在讀書,應該是一間教室兩個班。

4/10圖為角板山地區。

5/10 兒童課間遊戲。

6/10 空間操,教師戎裝打扮。

7/10 台南師範學院陸上運動會。

8/10漢字顯示:進化蕃人家族。

9/10 女子裁縫學校。

10/10 孤兒學校黑板上的字:上欽崇天主,忠君愛國,下懷恤眾人為一生安全之首務。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