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老人在樂山大佛拍照,發現自然奇觀,89歲時索賠280萬元獎勵!

拍張照片能贏得280萬元的獎勵,看似不可思議,但這是事實。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東一位老人到四川樂山大佛拍了不少照片,他回家後發現一張照片上竟然呈現臥佛的奇觀,後經官方印證屬實,這一發現讓樂山大佛更加出名。 老人89歲時通過法律途徑同樂山市政府交涉,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 圖為從左往右看,樂山大佛所處的凌雲山和烏尤山的整體形狀,就像岷江上的一尊巨形臥佛。 (圖片來自東方IC)

拍張照片能贏得280萬元的獎勵,看似不可思議,但這是事實。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東一位老人到四川樂山大佛拍了不少照片,他回家後發現一張照片上竟然呈現臥佛的奇觀,後經官方印證屬實,這一發現讓樂山大佛更加出名。老人89歲時通過法律途徑同樂山市政府交涉,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圖為從左往右看,樂山大佛所處的凌雲山和烏尤山的整體形狀,就像岷江上的一尊巨形臥佛。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東順德縣63歲老人潘鴻忠到樂山旅遊,拍下了一張凌雲、烏尤全景照。 回家鄉後,突然發現照片上的山形宛如「臥佛」;遂寫了《樂山巨佛發現記》的文章,不久文章便在《四川文物》上發表。 四川省文化廳派考察組專程赴樂山考察,給予了肯定。 圖為坐落在凌雲、烏尤山間的樂山大佛。 (圖片來自東方IC)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東順德縣63歲老人潘鴻忠到樂山旅遊,拍下了一張凌雲、烏尤全景照。回家鄉後,突然發現照片上的山形宛如“臥佛”;遂寫了《樂山巨佛發現記》的文章,不久文章便在《四川文物》上發表。四川省文化廳派考察組專程赴樂山考察,給予了肯定。圖為坐落在凌雲、烏尤山間的樂山大佛。

隨後,《四川日報》、《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晚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單位競相報導,可謂「巨佛」出世,轟動一時。 慕名而來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讓樂山大佛名播海內外。 圖為四川樂山大佛,遠眺睡佛。 (圖片來自東方IC)

隨後,《四川日報》、《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晚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單位競相報導,可謂“巨佛”出世,轟動一時。慕名而來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讓樂山大佛名播海內外。圖為四川樂山大佛,遠眺睡佛。

經專家考證,認為臥佛頭南腳北,臥於眠江東岸,烏尤山為「佛頭」:山嘴是「肉髻」,景雲亭如同「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惟妙惟肖,最富神采;凌雲山棲鸞、集鳳兩峰為「佛胸」,靈寶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龜城山南坡則為其「腳」。 樂山大佛位於「肩」、「胸」內,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 圖為四川樂山大佛,遠眺睡佛。 (圖片來自東方IC)

經專家考證,認為臥佛頭南腳北,臥於眠江東岸,烏尤山為“佛頭”:山嘴是“肉髻”,景雲亭如同“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惟妙惟肖,最富神采;凌雲山棲鸞、集鳳兩峰為“佛胸”,靈寶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龜城山南坡則為其“腳”。樂山大佛位於“肩”、“胸”內,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圖為四川樂山大佛,遠眺睡佛。

隨後潘鴻忠老人所拍的那張照片被當地政府廣泛運用於對樂山大佛的宣傳,甚至被刊登上了郵票上。 潘老先生89歲時,想起當地政府對於自己的發現沒有給予任何物質獎勵。 通過走法律途徑,向政府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 圖為樂山臥佛局部。 (圖片來自東方IC)

隨後潘鴻忠老人所拍的那張照片被當地政府廣泛運用於對樂山大佛的宣傳,甚至被刊登上了郵票上。潘老先生89歲時,想起當地政府對於自己的發現沒有給予任何物質獎勵。通過走法律途徑,向政府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圖為樂山臥佛局部。

廣東63歲老人潘鴻忠到四川樂山大佛拍了不少照片,他回家後發現一張照片上竟然呈現臥佛的奇觀,後經官方印證屬實,這一發現讓樂山大佛更加出名。 老人89歲時通過法律途徑同樂山市政府交涉,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 圖為樂山臥佛局部。 (圖片來自東方IC)

廣東63歲老人潘鴻忠到四川樂山大佛拍了不少照片,他回家後發現一張照片上竟然呈現臥佛的奇觀,後經官方印證屬實,這一發現讓樂山大佛更加出名。老人89歲時通過法律途徑同樂山市政府交涉,索賠280萬元的物質獎勵。圖為樂山臥佛局部。(圖片來自東方IC)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