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股災 專家教投資五訣

全球股災頻傳,投資人該如何趨吉避凶?銀行理專提出五大要訣,首先是在市場穩定前,把握「現金為王」概念,其次是選擇美元、日圓等避險貨幣,第三為加碼公債與可分散風險的基金,第四則是資產配置盡量多樣化,最後是伺機敲進高殖利率績優股

。近期不少投資人詢問銀行,股市一直跌,該如何制定新的投資策略?國銀理財專員建議,在市場穩定前,投資額有限的民眾應把握「現金為王」概念,一是避免在股價走低時被迫賣出,較有機會避過套牢,二是防止在急需現金時,因錯誤時機須承擔昂貴債務或被迫拋售資產。

在外匯部分,儘管利率偏低,但挑選具避險概念的美元、日圓,比亞洲新興市場高息貨幣好,因外資正在撤出亞洲新興市場,導致亞幣貶值潮,避開這些貨幣,才不至於籠罩在匯損陰霾下。

在商品部分,股市重挫有助債券價格上漲,同時也能獲得穩定報酬率,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以台灣公債而言,10年期主流公債上周五殖利率跌1.21個基本點,收0.874%,連六日下滑,為近三周新低(債券殖利率下跌等於價格上漲)。

另外,小額投資人也可根據自身需求挑選基金,分散投資風險。

另外,在國際金融市場充斥不確定性的時刻,理財專家建議,資產配置應盡量多樣化,避免孤注一擲,是比較安穩的布局。

元大全球靈活配置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陳品橋表示,全球市場不確定高,造成股市與債市明顯波動,在前景渾沌時,投資人資產配置更應重視「多元性」,以「多元化配置」,避免「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使風險過度集中。

最後,可伺機布局高殖利率績優股。銀行主管指出,股票買賣時機不易斷定,但股市波動之際,其實是最好的買進時刻,投資人平時就可多做功課,鎖定一些高殖利率、基本面佳的績優股,在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除攤平買股成本,還能放長線釣大魚。

此外,投資人也可善用反向ETF作為避險工具,當市場有突發事件,已預期將衝擊金融市場時,便可搭配反向ETF減少衝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