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員工最早辭職,辭的不是工作,而是愚蠢的公司製度

一家公司,吸引普通員工已經夠難了,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就更難了。員工會因為一些更好的、不可錯失的機會離開,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離開是因為公司的問題。公司一般都會制定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則來束縛員工,這些規則讓管理層感覺一切事務盡在掌握之中。但這些規則,壓抑了員工的創造性,使優秀員工變成了普通員工。

優秀員工最早辭職,辭的不是工作,而是愚蠢的公司製度

面對規則驅動的公司文化,最有才華、最勤奮的優秀員工通常是最早離開的。因為他們不缺工作機會,市場對這類員工的需求量也很大。而不願意離開,留在公司的就是一群平庸的員工,這些員工願意向公司的規則妥協,願意為了薪水留下來。但如果一家公司全是平庸的員工,做著平庸的工作,那這家公司肯定也是平庸的公司。

吸引和留住最優秀、最有才華的員工有一個簡單的原則:不再創建愚蠢的規則

那如何判斷制定的規則是否愚蠢呢?就看這些規則是否真的被需要。在本文中,我們將列舉一些常見的公司規則,這些規則很多都是愚蠢的。

招聘規則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潛在的優秀員工,可以申請一家公司的工作。

你潤色你的簡歷,寫一封引人注目的求職信,然後你就進入了一個難以捉摸的求職黑洞過程,從申請工作到被雇傭(或者收到未通過面試的官方郵件),這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冷冰冰的,沒有任何人情味。難道就不能建立人性化的招聘流程嗎?

根據應聘者的言語表現、現場發揮來直接判斷這個人是否符合公司用人要求,而不是僅憑簡歷就淘汰人。將整個招聘流程人性化,公司才能招到更優質、更有才能的員工。

優秀員工最早辭職,辭的不是工作,而是愚蠢的公司製度

審批流程

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他人批准同意之後才能開展,你的工作還有效率嗎?這樣死板的規定只會導致員工一事無成。你真的希望員工將大量時間花在審批流程上嗎?

如果是一個對公司至關重要的大項目或新程序,需要審批是再合適不過的,但大小事務都要求審批就很可笑了。這樣呆板的程序化流程只會降低工作效率,浪費金錢,並且讓員工覺得老闆不信任自己的判斷。

和自己的員工交談,參與他們的工作。在線調查雖然很快速,但是只會給你膚淺的回應。了解員工現狀的最好方式是進行誠實、坦率的對話,就工作進行有效討論。

關於休假

如果一名盡職盡責的員工感覺身體不適,讓他們強忍著從病床上起來去醫院開生病證明是非常不人性的。員工應該要有這種公司福利:當他們請病假時,可以待在家裡休息直到康復(這樣能保證他們不會傳染給其他員工),然後再回去工作。

如果員工想要一天私人假期,不要逼迫自己的員工去撒謊請病假。充分尊重自己的員工,相信他們會尊重自己的時間,也會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

給於員工休假的自由,不管何種原因。

優秀員工最早辭職,辭的不是工作,而是愚蠢的公司製度

員工反饋

我曾和那些對員工進行敬業度調查的第三方公司合作過,但老實說,我認為這些調查結果並不准確。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員工的情況,就自己親自去調研,和員工面對面地交流

與員工保持溝通,定期交流,參與到員工活動中去。一個快速的在線調查,結果只會浮於表面,了解員工工作狀態、工作意見最好的方式還是坦誠的對話交流。

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和員工對話交流,那麼公司肯定會遇到大問題。你需要做兩件事:

  • 一是放棄那些花哨的在線調查,直接與員工對話;
  • 二是給員工反饋的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找到核心問題。

限製手機使用

有些公司,員工在進入公司之前需要被要求檢查手機情況,以防止公司的機密信息洩露、文件被盜。這也是對員工缺乏信任的表現,員工擁有手機只是方便聯繫、交流,為什麼就不能信任自己的員工呢?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等級森嚴、規則眾多,尤其是有很多愚蠢的規則,那你最好考慮一下是否需要離職。

優秀員工最早辭職,辭的不是工作,而是愚蠢的公司製度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