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01

我的一個學妹,有一段時間處於焦慮迷茫的狀態。

她說,感覺自己就像上了發條的機器,疲於應付繁忙的工作,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性格越來越消極。

白天可以強顏歡笑,夜裡卻總是難以入睡,胡思亂想。

她無比惆悵,覺得社會太浮躁,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影響。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都會覺得身不由己地被生活牽著走,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往往把問題歸結於外界,而忘了更應該從改變自己開始,從改變心態做起。

焦慮時,試著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留出時間與自己相處,內心和生活都會輕鬆許多。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02

前同事薇薇,稍有不開心,就喜歡去逛街,給自己買一堆東西,即使有時候這些東西並不缺。

一開始,不斷增加的新東西、拆到手軟的快遞,確實能讓她覺得滿足。

慢慢地,她家的客廳、臥室都被物品不知不覺地堆滿。

而購物時的幸福感,也被隨之而來的空虛和迷茫所取代。

咬牙買下的包,因為不太實用,背過幾回之後,就扔在了箱底;

價格不菲的禮服,能穿上的場合少,沒穿兩次就掛在衣櫃裡徹底積灰;

囤積的化妝品快到保質期限了還沒有拆封……

直到一次搬家,薇薇不得已要篩選和捨棄一些物品。

通過這次物品斷捨離,把沒必要的東西都處理掉以後,她突然感到久違的輕鬆。

她發現,過多的物品,反而是一種負擔。

現在,薇薇對新東西的慾望在減少,她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物慾,並審視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看到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她還是會心動,只是會更加認真地思考,是否是必要的東西,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消費的慾望。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建築師凡德羅說:less is more

靠物質的囤積而獲取安全感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轉向減法時代

就像薇薇,一直以來,她都在給生活做加法,以為增加的東西越多,就能過得越快樂。

但其實,生活並不全然只有加法,適當做減法,才能活得舒心。

通過做減法才會明白,生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

《極簡》裡也提到,擁有更少物品的生活總能讓人感覺自由,給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人們充滿希望和目標

。它使人們在精神層面得以拓展,不僅僅是作為物品的累積者而生活。

海明威說,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試著對那些不需要、不合適的東西進行斷捨離,擺脫物質枷鎖,把省下來的時間和金錢用來投資自己,多讀書,多學習,進行自我增值。

長此以往,就能經濟充裕、內心充實,成為“少而富足”的人,這樣的幸福感才是真實而長久的。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03

26歲的姑娘周西,曾在《我是演說家》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在最好的年華,她等來的不是無限美好的未來,而是命運無情的宣判——癌症。

周西回顧自己過去一年的狀態:

這一整年我幾乎沒有在當天睡著過,熬夜一點兩點甚至到三點都成了我的家常便飯。我好像永遠放不下我的手機,關不掉我的電腦,丟不了我的工作。

沒日沒夜拼搏,在工作崗位上揮霍青春,收到黃牌警告的,還有李開復。

2013年,李開復突然對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成為“一個呼吸之間就會頓失所有的病人”,只得放下工作接受治療。

他誠懇呼籲,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身體健康,別等到生病才後悔。

想想自己,曾有一段時間,也跟很多人一樣,在作死的邊緣徘徊:

把熬夜當成家常便飯,不以為意地說,“敷最貴的面膜,熬最狠的夜”;

收藏轉發各種運動健身指南,回到家照舊能躺著就不站著;

喝著冰啤酒擼串,往杯子裡加枸杞,朋克養生怡然自得……

更可怕的是,看到年輕的生命猝然長逝的新聞,消停幾天後,又重新加入修仙行列。

現在想來,真是不寒而栗。

無休止的熬夜,不健康的作息,透支的不僅是我們的精力,更是我們的身體。你永遠都不知道,危機會在哪一刻爆發。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無論做什麼,沒有健康的身體支撐,都不可能實現。

所以,從現在開始,請自我救贖,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① 調整生活作息

戒掉熬夜,早睡能讓你看起來更年輕,這比敷再多的面膜,再好的化妝術都有效。

堅持早起,這能讓你一整天精力充沛,更高效地工作,從而有更多時間做其他事情。

②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首先,不管多忙,都按時吃三餐,什麼都吃點,什麼都不過量,做到飲食均衡。

還有一點很重要,遠離夜宵小龍蝦、網紅多醣奶茶等食品,管住嘴,少吃有害無益的食品。

③ 堅持適當的運動

拒絕“葛優癱”,堅持鍛煉,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又能讓你保持活力。

運動還是治愈煩惱的良藥,能讓你釋放生活中的壓力。

並且,當我們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就沒有時間花在無用的情緒上,從而遠離浮躁和消極情緒

起居有常、飲食有節、活動有適,時間久了,你會享受這種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自我克制,生活不走極端,不過度揮霍青春,該做的很自然就完成,堅持這樣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04

在現代社會,信息在不知不覺地侵襲我們的生活:

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點開晨間新聞推送,早知天下事;

午休時間,刷朋友圈微博,生怕錯過什麼,或者跟別人聊天時接不上話;

夜晚躺在床上,又鬼使神差地點開了昨天追到半夜的視頻,看到凌晨1點才睡去……

人腦中有個最原始的動力系統“獎勵中樞”,當它受到刺激時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正是在多巴胺的驅使下,我們欲罷不能,陷入放縱的漩渦,沉浸於短暫的快感。

然而,短暫的快樂過去後,我們會發現自己變得懶而焦慮,越來越空虛:

獲取了大量信息,大腦還是一片空白;

深夜不能自已地追劇打遊戲,睡眠質量在下降;

在高強度刺激信息的包圍下,也很難靜下心來,適應低刺激的學習或工作。

反而是那些不刷朋友圈、專注於實現目標的人,活得安心多了。

所以,如果你對未來還有期許,首先要學會拒絕過剩信息。

① 精簡信息輸入源頭

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少刷微博、朋友圈,減少關注與自己無關的娛樂、社會新聞。

關掉推送,只留下少而精的應用,避免信息騷擾。可以固定一段時間遠離互聯網和手機。

戒掉這3件事,你會活得更高級

② 給自己確定小目標

確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每天讀幾頁書,跑3公裡,每天花10分鐘閱讀詞條等,找到更有趣的事情,或者培養一項興趣愛好,自然就不會沉迷於無節制地獲取信息。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433:N階行動》裡提到了自媒體人Scalers的例子,Scalers從2014年1月起,每天寫一篇文章,推送到公號,進行了為期1000天的寫作訓練。之後,他能夠更好地編排工作、生活,此前的刷朋友圈、微博成癮症,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變得自由從容。

總之,在泥沙俱下的信息面前,

有意識地減少對他人的過度關注,才能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人和事上,焦慮和迷茫也會化解很多。

05

這是一個充滿危機感的時代,無休止的慾望、無休止的焦慮,是現代人的通病。

遠離焦慮狀態,就要學會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減去過多的物慾、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無節制地獲取信息,學會專注於最值得的事情上。

說到底,人生其實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做好減法,才能化解焦慮,輕裝上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